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语人体隐喻化认知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体概念域到非人体概念域的投射主要是结构功能型的投射,英汉两种语言大致相同。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各自的语言形态等方面的不同。人体隐喻化认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呈现出不同的优势分布。英汉两个民族在认识自身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机制,经过英汉这两种不同语言的过虑,去认识世界时,便对世界做出了不完全相同的切割和处理。  相似文献   

2.
英语句子倾向于多用名词,汉语则倾向于多用动词。由于英语中的名词优势.句子多呈现出静态,而汉语的动词优势往往使句子呈现动态。动词与名词使用频率不同是英汉句子动静态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英汉句子动静态的差异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身的结构特点,也体现了英汉民族认识与反映事物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在传统项目上都有不错的表现,又力图有所突破.该词典在百科信息的提供上有重要突破.同时发挥英汉双语词典的优势,在例证的设置和翻译方面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搭配栏也颇具匠心.英汉版学生词典有自己的优势和前途,可以在这样两个方面有所作为:标注四、六级词汇,体现词语的文化义.  相似文献   

4.
马卓 《华章》2014,(28)
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英语语言的静态特征与汉语语言的动态特征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体现。英语中的名词优势,句子多呈现出静态,而汉语的动词优势往往使句子呈现动态。英汉句子动静态的差异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身的结构特点,也体现了英汉民族认识与反映事物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都追求音美、意美与形美,都是注重体现美感的语言。汉语在这三方面则体现得更为突出些。英汉互译时,在适当的条件下,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语优势,体现其特色,增强其美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英汉修辞格的对比研究,来分析和讨论英汉修辞的异同,其中重点讨论了英汉比喻.排比修辞的差别。通过对此研究找出英汉修辞格之间差异,有利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利用汉语的优势促进英语修辞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广告业的繁荣让英汉广告更为丰富多样,特别是各类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让英汉广告语更加具有表现力与张力,同时更能够凸显产品的特点与优势,最终达到引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从分析英汉广告常用修辞方法、双关语的使用入手,全面探析英汉广告双关修辞格的翻译策略,旨在为英汉广告翻译提供一些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丹尼尔.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理论,分析英汉同声传译单耳输入和双耳输入时译员表现的优劣。结果表明,单耳输入相对双耳输入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在译员偏好及信息输出的正确率两个指标方面,双耳输入的得分高于单耳输入,而在其他指标中,单耳输入也没有表现出优于双耳输入的结果。可见,在英汉同声传译中,双耳输入相较单耳输入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的精华,习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凸显着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对习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互译,更是文化背景差异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对英汉两国人文气息、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分析,讨论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的依据和方法,做到在英汉两国语言交流过程中,表达更贴切更精准。  相似文献   

10.
广告是一种销售产品的信息形式,是一种独特的语体。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英汉广告语言中也存在显著的修辞差异。本文主要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切入来探讨英汉广告语言之间的修辞差异。  相似文献   

11.
英汉翻译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也是英汉两种文化的信息传递。要想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翻译者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英汉习语所表达的意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翻译。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提出了英汉习语互译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运用对比分析理论,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可比性、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方向等方面加以阐述,从而论证了对比分析理论在现代外语教学中所起到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定语是英汉两种语言均有的语法现象。英汉定语各自扩展机制的不同造成了汉译多项定语中定语标记"的"字过度使用的现象。文章结合句法组合理论,探讨了限制"的"字数量的方法和机制,并提出用汉语"小句"代替"的"字完成其定语语法功能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译语优势,实现"得意忘形,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15.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 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 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文化孕育了各具民族特色的习语。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展示了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分析英汉两个民族的特点,加深人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英汉数词的文化差异和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本文从数词的角度探讨英汉文化差异和英汉互译。  相似文献   

19.
英汉习语的民族性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文化孕育了各具民族特色的习语。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展示了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分析英汉两个民族的特点,加深人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英语比喻句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段之一。文章通过对英汉比喻句的分析和对比.指出比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相同、相近及相异之处.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能正确地理解,使用和翻译两种语言的比喻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