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在确定民办教育重要意义的前提下,通过对中美两国民办(私立)中小学教育起源、演进和发展的历史分期考察,对中美两国民办(私立)中小学教育的产生动因、发展历程及互动关系作了纵向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是美苏两极格局下东西方冷战的必然产物。它不仅确立了亚洲的冷战格局,而且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1.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走向独立自主的开始2.中美两国无可回地走向了长达20年的敌对局面,中国失去了统一台湾的有利机会;3.中国长期被联合国拒之门外,并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销、包围与逼制从而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了巨大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开始的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先进中国人曾经最向往的国家就是美国。但在中国为建立美国式民主政体的奋斗过程中,美国并未帮助过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两国曾结盟抗日。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也曾兵戎相见,对立互斗达二十多年之久。此后,中国的外交战略又经历了从“一边倒“到“一条线“的巨大转变。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确立了同世界所有国家友好往来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政策。一百多年的中美关系史充分说明,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如何处理中美关系,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依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44):17-18
中国和韩国都非常重视历史教育。两国的历史教育中存在某些共同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因素。同时,由于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两国历史发展各具特色,对于学校历史教育作用的认识和历史教育目标的确定也不尽一致。本文以21世纪初中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就中韩两国历史教育目标的共性及差异进行概括分析,以期为我国历史课程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印度教育之比较:以比较历史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同属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因此从比较历史法的视角看待两国的教育,会让我们从历史角度对两国的教育有新的认识,了解两国的历史与现行教育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历史学科因其德育素材的具体性和生动性特点在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中美两国的历史教育对此都比较重视,但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经历,特别是价值体系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两国中学历史学科的德育目标在内容、形式、着眼点等方面虽有相同之处。也有诸多的不同。本文从分析两国制订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就其中德育目标的内容和实施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是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还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但是,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存在着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入手,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其中史义即是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存在着一些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历史三分法与中国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显示,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中国的历史哲学;史义包含“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的重大差异在于:前者与史事、史文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又以史义为体、史事为用,以史文传事载义,而后者是于史事、史文之外的注重对历史反思与批判的以期资治育人的哲学。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设社会科课程的国家,20世纪进入90年代,全美社会科协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推出全国社会科课程标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跨入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历史与社会课,走的是一条独自发展的创新之路。中美两国课程的比较研究,尤其是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能够找到两国各自的特点以及共同之处,并探讨综合社会科课程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 五、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性 比较中美基础教育.我们深知.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既有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有经济发展的支撑.更有制度设计的不同。与美国教育相比,中国教育应该更具有独特的政治与文化优势。但仔细琢磨.却又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从叙事学和教学论的角度对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共同编撰的《启蒙运动》一节内容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指出教科书内容建构要关注新课程理论的渗透;教科书内容建构取向要从讲授式转变为发现式;教科书内容建构要围绕历史核心知识概念进行。  相似文献   

13.
简介 欧洲委员会在历史教学领域的活动项目上有着较长的传统。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欧洲委员会的历史教科书促进了法、德两国的和好,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也被写进了欧洲文化条约第2条: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科书肩负着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及其他的教育使命,是一个国家史学界主流研究成果的精华。在中韩两国人文领域的合作中,历史教科书的交流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记录在韩国初中和高中教科书里的中国历史内容作参考,探讨韩国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叙述、叙述特点,在洞察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韩国人的中国观的同时,希望也能探求解决两国历史和文化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述中美历史课程标准概况的基础上,对中美历史课程标准在体系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四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得出对我国<历史课程标准>研制和历史教育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目标形成了清晰的历史演进体系。两国数学能力目标现状在整体范畴和具体内容上存在差异,相同的数学能力目标有问题解决能力、推理能力、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不同的是中国有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美国有数学关联能力和数学表征能力。中美两国数学能力目标的差异受两国的思维方式、教育体制及目标、教育理念、数学文化及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分析中美两国数学能力目标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对我国数学能力目标制定的反思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史义与中国传统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入手,提出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进而指出史义即是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本文还认为史义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并认为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存在着一些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滨州学院学报》2018,(5):51-57
影视媒体的发展使解读、重构历史有了新的载体,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对社会、历史的诠释方式。中美历史题材影视产品在艺术与历史真实统一性的表达方式、所传达的精神理念等方面有所差异。美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书写、重构、解构历史方面更多地融入了个人英雄主义意识、救赎意识,并善于通过"小历史人物"诠释大历史;而中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则更倾向于集体英雄主义的表达,在历史人物情怀的描述上更喜欢选取帝王将相或皇室宫廷内斗的题材,善于表达权谋。美国历史影视作品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受众多,更易跨文化传播。随着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成熟,历史影视作品也开始逐步在世界上产生一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拙文《看一台中国历史的大戏》(《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7期),主要谈了如何从“看戏”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历史。按在中国历史这台大戏中,最富变化与性情者,无疑是“演员”。如果不明个人与人群,不明家庭与家族,不明民族与民族群,也就不能明历史。所谓客观存在的“历史”,是人演出的历史;我们出于主观所研究的“历史”,当然主要就是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中美青少年人格教育历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青少年人格教育在理论基础、模式、内容、目标比较和实施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从比较的视角研究当代中美两国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借鉴美国人格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