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社会化是高等教育的目的。在当今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大学生能否实现社会化,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本从对人的社会化的界定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社会化水平的必要性,并从高校体育教学、高校校园体育化、高校体育运动竞赛和高校体育社会化等几个方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影响,指出高校体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传统体育教育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教学过程当中,体现出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而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充分弥补了这种缺陷.通过对体育网络信息与现实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着手研究,从高校学生个人的健身、健心,现代化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的建设,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影响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平台的功用.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促进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参与体育运动,通过联盟切实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覃少菊 《广西教育》2013,(3):163-164
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了可能,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娱乐价值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了保障,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精髓所在。因此,应加快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培育民族精神,提升爱国热情;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重视健康增强保健意识,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社会化、职业社会化以及智育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很多单亲大学生在成长进程中呈现出社会适应能力较弱、政治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扭曲、法制观念淡薄、心理素质脆弱等突出问题.从发展趋势上看,单亲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有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会得到增强,但心理压力会持续增大,心理素质会更加脆弱,在一定时期内违法犯罪率仍将处于较高水平.造成单亲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因素涉及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等多个方面,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主要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三个方面入手,将和谐家庭建设、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为单亲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化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的目标就是把自然人培养为社会人.教育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基本途径。高等院校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有效模拟社会角色的教育过程.在引导大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学习社会文化、培养社会角色、促进个性形成和人格健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体育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也必然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产生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大学生的社会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时,主要从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影响角度来分析。通过对体育文化和大学生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到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有着积极的影响,体育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增强和智力发展,影响大学生人格塑造、个性发展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本文明确界定了体育的教育价值观的涵义,阐释了体育在转变健康价值观、促进人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以及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价值.从当代中国体育的教育价值观来看,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全面发挥体育的健康促进价值和人文教育价值,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关注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优化和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是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所在,也是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入手,深入探讨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阻碍其进程的原因,最后从学校、社会、学生个人等几个层面阐述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不仅仅要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从素质教育和人的社会化等方面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的作用是教育功能与体育功能相互结合的体现,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突破口。学校体育的作用在反映学校体育自身特征的同时,对青少年在生活技能、创新能力、竞争意识、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社会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普通高校校内大学生体育竞赛的普及与开展活动中,大学生们既是竞赛主体,也是竞赛的受益者。其所表现出的内在价值主要包括教育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竞争价值、创造价值、终身体育价值等几方面;同时校内大学生体育竞赛也是学校组织管理的一部分,其外延性价值主要有促进校园文化的价值,引领高校体育工作的价值,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价值和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价值等。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 ,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要为人的社会化这一教育目标服务。每个人由出生到生命结束 ,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社会化活动 ,而青少年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时期。此时接受的以体育教学为基本途径和组织形式的体育教育 ,对社会化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雪 《教书育人》2012,(21):143-144
为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要确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编写适合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要求的体育教材,提高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教育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本质是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有效过程。高校体育是培养现代合格创新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大学生强健的体魄、完整的个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校内大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高校校内大学生体育竞赛的普及与开展活动中,大学生们既是竞赛主体,也是竞赛的受益。其所表现出的内在价值主要包括教育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竞争价值、创造价值、终身体育价值等几方面;同时校内大学生体育竞赛也是学校组织管理的一部分,其外延性价值主要有促进校园化的价值,引领高校体育工作的价值,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价值和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价值等。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化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以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为背景,对校园体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最具活力的校园文化之一,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产生的影响是积极而深刻的。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用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精神文化”感染和熏陶大学生,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消除认同危机,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学校消极因素及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非正式群体、学校风气等方面的消极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学校因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正确认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心理特点、加强对校园文化和非正式群体的引导、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助力于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培养。新时代背景下,亟需突破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力度不足的问题,创新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路径,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育实践的成效,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对此,本文立足于体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分析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的实践困境,并提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突破的方向、突破价值及突破的路径,旨在提升高校体育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化课程体系谈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是想从一种更实际、更现实、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看待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把价值教育和信任教育等“微型课程”的内容和文化中的游戏精神因素融入到学校体育的教育中去,为学校体育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力图使体育教学“生命化”,力求学校体育教学更具个性化,人性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上具有奠基作用,是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在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进程中,必须把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重要性的任务。从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劳动教育应遵循的理念和范式等三个维度阐述以学生为中心是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落点,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意蕴,并提出从全员、全程、全方位等三个方面实施劳动教育的原则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学习、经济信用、人际交往以及就业等方面。家庭教育的偏差、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乏力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构建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以及网络等多重维度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