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一直是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小学教师的培养又是教师教育中基础性和关键性的部分,美国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都有各自培养小学教师的方案。波士顿学院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教育方案具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教育实习计划和教师资格认证程序,在培养小学教师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师专业与小学教育专业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出发,从专业的定义与发展特征着手,阐述了小学教师是一种专业,高等学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小学教师专业成熟的必要条件;并从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制度的发展出发,指出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是小学教师培养制度发展的必要要求;最后,从小学教师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专业特征方面,论述了小学教育专业独立设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一直是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小学教师的培养又是教师教育中基础性和关键性的部分.美国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都有各自培养小学教师的方案。波士顿学院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教育方案具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教育实习计划和教师资格认证程序,在培养小学教师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文章通过界定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分析小学教师的专业结构,针对影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及存在问题,提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对策在于: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实行专业化培养;改革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建设;加强高校培养小学教师的力度;培养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搭建合作互助平台,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培养"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是当代教师教育的公认取向.引导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善小学的教育实践.当前,我国小学教师与教育科研的联系正日趋密切,但问题也普遍存在,集中表现为科研观念偏差、科研能力不足、外部环境支持不力等方面.为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在教师教育中应注意以实践为培养的立足点;将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始终;突显理论在研究中的价值;既要传授方法,又要渗透方法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贵州省的义务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教育质量不高,小学阶段表现尤为明显;而教师素质则是制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须探讨建立什么样的培养模式。通过对贵州省目前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在生源质量、教学技能培养、职业认同感和学校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适应贵州省情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是指对已具有学士学位的学生进行教师专业教育使其取得教师资格的一种教师教育模式。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小学教育对教师素质的特殊需要。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师教育的现状和现行师范教育模式的弊端,用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李丹梅 《新疆教育》2013,(12):114-114
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是教师关于教育法律认识的心理、观点、思想体系和教育法律知识的总称。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素质的提高不但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知识欠缺、教育法制观念淡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倡导教师学法、懂法,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是我国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将小学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当代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小学教师教育应关注对小学教师特质的研究,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强调:在人格上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知识结构上突出综合性;教育教学过程强化技能性和艺术化;思维模式体现半童性等,从而初步形成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凝练为:综合培养、发展专长、注重研究、全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是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是高等师范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新型小学教师所必需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小学教师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师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培养的质量,解决培养质量的问题,是提高教师素质的瓶颈问题。一、历史回溯1.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新疆地区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经历了较长的历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教师也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质量维系着小学教育质量,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小学教师质量保驾护航,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为了大力推进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需要加强对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引领。在培养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方面,要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学科教学专业的能力,善于组建小学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勇于创新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农村小学教育改革之所以陷入困境,其重要原因在于小学教师培养出现了"去师范化"、"去农村化"和"去小学化"三重倾向,严重影响了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并逐步演变为拉大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一个重要诱因。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政策语境下,构建"本土化"取向的全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创新小学教师人才供给渠道可行的突破口。全科教师教育把小学教师视为小学教育的第一资源,可以优化小学教师专业结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缩小城乡师资差异,促进教育底线公平;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复兴小规模学校,弘扬乡土文明建设,因而成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及专业发展中存在的教师角色错位问题,剖析了其背后的原因——教师角色意识的缺乏。对此提出强化小学教师角色意识的三点建议:确立新型的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对教师角色地位的认识;掌握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准确扮演角色;培养教师对其角色行为及其结果的认识判断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5.
谈谈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结构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结构及培养□严文禄张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要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从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来看,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科研能力。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急需的动因是什么?特别是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又应具有哪...  相似文献   

16.
关于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小学教师培养现状,正视其存在问题,对于探索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明确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是构建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要坚持全科综合培养,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加强教育实践环节,这是提高小学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调查表明,安徽省S县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持续流失,调出人数大于调入人数,流失的多为男性教师,且多为担任主要学科或紧缺专业的学历较高的骨干教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进修难”、生活单调、向往城市生活、收入偏低等。解决农村小学教师流失的对策是:一方面,扩大小学教师培养规模,培养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评优和奖励政策向农村小学教师倾斜;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农村小学教师选录机制、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顶岗实习长效机制、综合利用选择机制等办法.不断向农村小学补充教师。  相似文献   

18.
核心素养一词的提出,标志着社会对以教师培养为首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更高要求。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是核心素养视域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抓手。在职前培养阶段,通过增加入学面试、设置教育类课程模块化、优化实践类课程实施、革新教师教育方式等方法,培养小学教师具备实践性知识,提高基础教育师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师公平素质的构建,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由教室外向教室内最后0.5米的冲刺,促进教育过程和教育活动参与的公平。小学教师公平素质包括小学教师应有的公平知识、公平意识、公平责任、公平方式和公平情感五方面内容。小学教师公平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应当从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培训与培养和教师主动潜能出发。  相似文献   

20.
忽视教师教育实际和小学教育实际导致了目前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对封闭.要培养高质量的现代小学教师,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一体化和小学教育实际这三大现实来构建和实施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