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减"政策的落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生态的正向改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契机。"双减"是地理教育"双增"的开始,即增加地理跨学科融合的通识教育内容,增加地理探究性学习的劳动教育活动。文章以"垃圾分类"为跨学科学习主题,探索以地理项目式教学融合"双增"育人目的的设计思路,强调以实践获得地理真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更好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玥 《文教资料》2020,(4):133-134,14
培育"德技双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我国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短板,以"立德树人"为背景,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养,整合教育资源,强化自我教育,实现多元评价等方面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能有效提高职业素养的培育水平,更好地回应国家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3.
"变革文化"是决定学校变革能否持久、深度推进的重要影响力量.培育"变革文化",需要明确变革的核心价值观,强化变革中的情感与专业支持,在变革过程中提升"变革文化"的深度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4.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障。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须结合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从改革用人制度、完善培育机制、健全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新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5.
做好课后服务,有助于"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注重提升课后服务的品质,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加强师资建设为抓手,用优质的延时课程服务学生成长,用课堂的变革延展学生的有效思维,用"师心"优化和"师能"强化实现"教育即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6.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正确阐释"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及"培育路径",谨防以下偏见:一是认为新型职业农民较传统农民更有经济理性。实际上,传统农民也极富经济理性,他们虽有若干有悖于现代化的特征,但非其本性使然,而是制度与环境改造的结果。二是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所从事的农业职业一定是大农业。孰不知,"大"总是要以"小"为基础的,大、中、小型的现代农业从业者都应该是新型职业农民。三是简单地认为只要给农民提供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就能达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该观点忽略了制度变革的作用;变革相关制度不仅可以让农民蜕掉"农民身份"之皮,更是引导农民自主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越来越被国家所提倡、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实施的当代中国,培育"双创型"农民已经成为进行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双创型"农民的培育虽然正在逐步展开,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本文将分析"双创型"农民培育的现状、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双创型"农民培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选拔和培育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现代学徒制有效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现实困境阻碍了"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在诠释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职教师资培养的经验,从政府、学校、企业三个层面构建"双导师"的培育、选拔、保障机制,有利于吸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投身于职教事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落实"双带头人制"面临着教师党员对政策不了解、难以处理好教学科研与党务之间关系、符合"双带头人"条件的党员不多、落实"双带头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实证调查及分析,加强教师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双带头人"责任担当、完善"双晋升"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建立阵地培育"头雁"是落实"双带头人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作为高等院校的中坚力量,其水平直接关系到"双一流"建设的真正成效。"双一流"建设既为地方高校带来了崛起的希望与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变革的压力与动力,以及高校发展模式的转向,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通过分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的机遇,探寻地方高校崛起的出路,指出地方高校的崛起,离不开系统的顶层设计,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要以优势学科、一流学科培育为抓手,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及交流,创新管理制度,重塑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电子书包进入课堂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教与学的方式,而电子书包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与传统课堂相融合,超越与变革现有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本文在论述电子书包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双课堂"理念,构建了云环境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思考,以此探索如何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2.
"众创"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并产生了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高职院校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模式具有"以完整项目为载体,强调项目的创新性""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指导为辅助,强调指导的差异性"的特征。在未来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应改革"双创"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双创"合作、优化"双创"师资队伍,以及打造"双创"校园文化方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10-12
"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具备并践行非功利的科研精神。当前高校科研精神培育的主要障碍是功利主义的影响。我们要在借鉴主要发达国家科研精神培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模式,在科研工作中去功利化,完善科研体制机制,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坚持立德树人,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时代命题,各种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虽然取向、路径不同,但对有效教学与学习的研究无疑是核心。"高阶互动乐学"阅读教学是培育学生良好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有力抓手,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人才,就是"人"与"才"的有机合成,具体表述为"人才:健康人格 高创造力与高技能".教育的现代发展取向与变革正是围绕培育"人"与"才"而展开.成人成才需要做人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国家变革分析模型研究国家变革问题。国家变革分析模型能促使人们从多个方面研究国家变革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的"颜色革命"。同时,通过对国家变革分析模型的研究将会发现其对分析国家"变革"有许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优质学校是能够与时俱进地获得变革理念,提升变革能量,促使师生持续发展的学校,是通过过程"增能"与"进步"实现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学校。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是上海基础教育实现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众所周知,公平、均衡、优质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关于义务教育,上海旗帜鲜明地提出:"让所有孩子获得公平及高质量的教育。"坚持公平优质的价值取向,提  相似文献   

18.
“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作业改革的与时俱进、信息化技术赋能成为诸多一线教育学者重点研究的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现作业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作业改革进程的持续前行。基于此,在分析了“双减”下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中的应用价值后,探寻“双减”下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中的有效策略,旨在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进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性变革教育的作用,为推进“双减”的高效落地提出智慧解决方案,着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协同创新视角下"双创"基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逻辑分析,探讨了协同创新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成效,发现"双创"基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协同培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提出可以通过强化协同创新理念,明确"双创"基地建设目标,完善协同组织体系,规范"双创"基地运行及借助"双创"基地提升协同实效,来强化"双创"基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  相似文献   

20.
《莆田学院学报》2019,(1):93-96
阐述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学校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指出转型中高校在"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师资引进渠道单一、缺乏有效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提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以促进学校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