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英命名方式差异的语言学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的主旨是从语言学角度对汉英两种民族的命名本质进行探讨,探索命名方式背后的语言类型学意义。全分4个部分:一、“取名”与“给名”。本把汉语的命名过程归之为“取名”说,而把英语的命名过程归之为“给名”说。这是两种语言本质上差异的反映,是两种语言基本构造元(“字”:“词”)的不同造成的。二、“述志型”与“标记型”。英语民族与汉语民族的命名取向有重标记型与重述志型的对立,这有其语言学上的原因。三、英名汉译与汉名英译。英名汉译时有择“佳名”倾向,而汉名英译时却只有音译一途。这也是两种语言字的不同性质造成的。四、商业性命名的不同取向。当前中外商标的命名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这也与语言的不同性质有关。章最后认为透过汉英两种语言的命名艺术与命名趋势,可以对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文言文中,有两种相对的修辞格:“互文”与“合叙”。如果不了解这两种修辞方法,往往会给阅读带来困难,甚至引起误解。如,《木兰诗》中有这么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里的“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互相渗透,互相说明,意义上是合指的、兼顾的。这两句的意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曹禺早期的创作实践出发,论述曹禺早期作品中“狭之笼”的总体意象,从场景和冲突揭示“狭之笼”对人的压制,并从“门”和“窗”的意象解释人物的精神突围。最后着重阐述剧作家的审美感受与“狭之笼”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这一意象在曹禺创作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昭君在马致远、郭沫若和曹禺的笔下分别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马致远的《汉宫秋》里,她是一位富有民族节烈光环的明妃;在郭沫若的《王昭君》里,她是具有叛逆意识的娜拉;而在曹禺的《王昭君》里,她又成了肩负民族和解使命的阏氏。这不同的形象,分别是作者所处时代的不同时代精神的映现。但这三个形象有一点相同的是,她们都是中国传统的“士”的精神的载体,不过这种“士”的精神只是一种守成性的,而不是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曹禺的剧作是“莎士比亚化”的中国式创新;认为曹禺剧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在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刻画的复杂性丰富性上;作者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曹禺剧作的情节结构特征和人物形象特征,深化了对曹禺剧作的美学探索  相似文献   

6.
张华 《学语文》2010,(3):39-39
曹禺至今仍被公认为“五四人物”,主要在于其早期剧作中奠定的对人之精神的深层关注。曹禺是现实主义的。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又突破了对历史与人生的纯现实观照。而常常指向作为存在的人生和“宇宙间涌动着”的种种神秘的生命情绪。四十年代。在曹禺积极热忱地运用话剧质询现实生存、呼应时代变革的表象下。  相似文献   

7.
苦闷与自责——对于曹禺及其作品的精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从基督教人文主义的角度,对曹禺主要的代表作品重新做了一次全面的分解之后,仍觉得有一种言犹未尽之感.因为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同时也揭示了创作主体自身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对于后一点,学术界几乎是一无所知,这无疑是影响曹禺研究走向深入的一个主要障碍. 一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种现象;在曹禺早期的几部主要代表作品中,被弗洛依德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的精神因素,曾做为他作品主要的情节成分多次出  相似文献   

8.
曹禺剧作中的悲剧人物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者及下层民众;第二类是统治阶级营垒中遭压抑、受毒化的人。通过这两类人物,曹禺既表现人的对于生命价值和起码生存权利的追求,更着重表现心灵的欲望和精神自由的追求。无论是“肉”的要求还是“灵”的追求,在黑暗现实的巨轮碾压下都遭到摧残和扼杀,被无情地毁灭了。“走向极端”的大悲大恸是曹禺对悲剧艺术的特定追求,他的悲剧往往着力表现具有深刻和普遍意义的大冲突和剧烈的矛盾。这种矛盾冲突具有极端尖锐、不可调和和折衷的性质,呈现出“雷雨”式暴烈激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异曲同工相得益彰──巴金曹禺创作之比较牛树青巴金和曹禺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他们之间的交往用“心有灵犀一点通”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而这“一点”不是别的,就是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两位文学大师从生活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各自不同的文学样式和创作个性为读者...  相似文献   

10.
屠国强 《考试周刊》2010,(16):59-61
按照专家们的解释,教科书的重要特点是“三线两结合”,“三线”是活动、文体和语体,“两结合”指活动与阅读、写作与口语的结合,其指归就是:亲近文本,自主学习。这是对新课标的很好诠释。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曹禺在《雷雨》中建构了具有双重功能的叙事文本;以“结局期待”为标志的、迎合读者浅层情感需要的阅读文本,和以打击这个期待为标志的,迎合读者深层情感需要的反思文本。本文试解读这两种文本功能,发现曹禺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今宵酒醒何处》是曹禺先生生前发表的唯一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首次使用“曹禺”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现在人们很少提及,如果我们不带任何偏见,“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并放置于作为剧作家的曹禺的创作中去考察,这部小说都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小说的成就与影响,就在于它的作者写作年龄和发表年代,在于它对五四启蒙精神的重估与再认识,在于它是作家后来创作各种技艺的“总演习”。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了其产生时代的风貌。《诗经·国风》诗中的怀“归”一方面指女子怀春思嫁,另一方面指出嫁女子思归娘家。通过《诗经·国风》中反映女子怀“归”情思,可以探知《诗经》时期已进入了以礼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礼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分析《诗经·国风》中的女子怀“归”情思,不仅有助于了解《诗经》时期的婚恋习俗和礼法要求,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诗经》“发乎情,止乎礼”这一抒情特点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接受视野中的曹禺剧作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曹禺剧作如何被“误读” ,二是造成这种“误读”的主客观原因。文章认为 ,对曹禺剧作的误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即来自内容方面的误读 ,来自表现技巧方面的误读 ,和来自剧场效果方面的误读。而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读” ,时代的期待视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看来 ,对曹禺剧作的“误读”虽然迎合了时代期待视野 ,有利于当时观众的接受 ,但同时也将剧本所包孕的丰富内涵简单化了 ,而且导致了主题的单一和人物性格的扁平 ,甚至扭曲  相似文献   

15.
论曹禺悲剧情节的分布程序与时间──因果联系胡润森一本文所谓“曹禺悲剧的情节”,大体上有两层涵义:一般是指他每部悲剧各自的情节,但有时也泛指其全部悲剧情节的构成体系。迄今为止,有关曹禹悲剧情节的研究似乎是不够深入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曹禺悲剧情节程序...  相似文献   

16.
曹禺的《雷雨》、《日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蘩漪与陈白露是曹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贡献。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更深一步探索曹禺女性形象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曹禺笔下的繁漪与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有惊人相似的方面:其经历、命运、精神、结局。其悲剧根源主要是清欲与现实、情欲与个人的尖锐冲突。这两位“殉情”烈女象天空中两颗陨落的流星,美丽的一瞬,却留住了永恒。  相似文献   

18.
曹禺笔下的繁漪与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有惊人相似的方面:其经历、命运、精神、结局。其悲剧根源主要是情欲与现实、情欲与个人的尖锐冲突,这两位“殉情”烈女象天空中两颗陨落的流星,美丽的一瞬,却留住了永恒。  相似文献   

19.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的作品。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开头至“吾亦爱吾庐”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写诗人的“归园田居之乐”;从“既耕亦已种”至结束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写诗人的“耕余读书之乐”。这首诗以“乐”字为核心,主要写诗人归隐田园之后归园田居之乐、耕余读书之乐,从中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人格和精神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0.
曹禺创作从前期悲剧转入后期喜剧涉及到他的深层精神立场。超越精神是曹禺悲剧的精神立场,实用理性是他喜剧的精神立场,《北京人》作为正剧是两种精神立场冲突的结果。由此可以深入地分析曹禺创作的内在理路,把握曹禺剧作的深层意蕴,并对曹禺创作道路及其所依托的精神传统展开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