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学生的课程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师学生必须具备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 ,是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过程中 ,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有目的、有意义的反映及有方向、有层次的追求和探索 ;是教师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方案的内驱力。它是由教育信念与热情、教育知识与经验、教育眼光与智慧三个要素构成的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意识、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创新意识和课程评价意识。长期以来 ,我国广大教师只有教学意识 ,而没有课程意识。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 ,相当一部分教师感到有很多不适应 :(1 )过去教学参考书束缚太多 ,现在的课程标准要求教…  相似文献   

2.
一、实施新课程,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教师是实施课程的主体,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要有现代意识,即要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问题意识和发展意识。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是独特的且永远变化的。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新…  相似文献   

3.
赵显宁 《陕西教育》2004,(10):35-35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再造和课程评价的源泉、前提和保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意识。 那么,什么是课程意识呢?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它是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过程中,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有目的、有意义的反映及有方向、有层次的追求和探索;是教师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方案的内驱力。它涵盖三个要素:(1)教育  相似文献   

4.
试论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其培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意识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主要有:漠视教学目标,弱化课程资源,轻视教学过程,偏重量化评价。培植教师课程意识的四个基本策略为: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意识;以崭新的课程观替代狭隘的课程观;注重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拓展;自觉站在课程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教师课程能力是教师的系统性的实践能力,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课程技能的获得为基础,以教师的课程意识觉醒为前提。教师只有明晰这样的基本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通过与实践对话,运用哲学思维对实践活动进行思考,才能够不断地增强设计与实施课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面对学科发展的快速性和学科教育发展的滞后性,教师的课程意识对于开展学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化学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对于绿色化学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绿色化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绿色化学课程意识觉醒的意义是符合时代的诉求,是教师主体地位的提升和绿色化学课程行为的保障;绿色化学课程意识下的课程设计,主要包括绿色化学课程目标设计、结构设计、内容设计和评价设计.  相似文献   

7.
课程意识是英语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起着指导作用。英语教师渴望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希望参与英语教材文本的选择。英语教师在将课程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只有对自我有充分的认识,包括对本人的价值观、个性、工作与生活态度,尤其是教育理想与信念、教学思想和教学哲学等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诠释自己教学行为的目的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课程意识是英语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起着指导作用。英语教师渴望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希望参与英语教材文本的选择。英语教师在将课程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只有对自我有充分的认识,包括对本人的价值观、个性、工作与生活态度,尤其是教育理想与信念、教学思想和教学哲学等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诠释自己教学行为的目的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对学科发展的快速性和学科教育发展的滞后性,教师的课程意识对于开展学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化学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对于绿色化学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绿色化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绿色化学课程意识觉醒的意义是符合时代的诉求,是教师主体地位的提升和绿色化学课程行为的保障;绿色化学课程意识下的课程设计,主要包括绿色化学课程目标设计、结构设计、内容设计和评价设计。  相似文献   

10.
论课程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必须具有现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培育教学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实施课程的主体,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所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1.
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合理的课程意识.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但是这些意识在教师身上表现得还较为淡薄,处于待觉醒状态,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赋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以促进教师发展,最终促进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树立课程传播意识。课程传播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其核心是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教师的课程传播意识内在地包含主体意识、内容意识、过程意识、媒介意识及效果意识等。教师课程传播意识的培养与生成要求教师秉持宽泛的课程意识,树立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与技能以及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不仅意味着教师专业知识的重新组合,而且需要教师对课程文化的理解,对新教育理念的认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有专家认为,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是在课程实施中处理好执行与创生的重要条件。执行与创生相融合的课程实施强调师生通过充分的对话、沟通与交流形成对文本的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意义的建构生成。只有教师拥有了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确立了六大具体改革目标,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以往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它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促使我们必须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新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一、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新课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是多方面的,其核心是要求教师确立课程意识,从传统的教材教法走向课程,更新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把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作一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切实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树立课程传播意识。课程传播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其核心是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教师的课程传播意识内在地包含主体意识、内容意识、过程意识、媒介意识及效果意识等。教师课程传播意识的培养与生成要求教师秉持宽泛的课程意识,树立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与技能以及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高校教育中,课程意识是课程开发、实施、再造和评价的源泉和基础,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培养课程意识的重要意义及具体内容,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认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价值,并积极担负起身为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创造出崭新的教学天地。  相似文献   

17.
课程意识指教师对学科课程改革的理性认识.历史教师的课程意识主要有历史教育的功能意识,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地位意识及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辩证关系意识等.提高课程意识,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李姗姗 《教书育人》2013,(21):84-8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学能力关系着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者,课程意识"预设"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发生并内在规训着课程意义与价值的实现。因此,课程意识成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与优化的重要途径。一课程意识的教育诉求长期以来,囿于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鲜有完整的课程意识,多以教材意识或教学大纲意识为主,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对分离的个体,前者是教材、教育目标的文本性表达,主  相似文献   

19.
积极课程意识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课程角色的转变、教师主体意识的唤醒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它是教师以积极心理状态为依托、在课程领域内形成的专业意识形态,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系统明了的认知状态、积极的支持态度、较高的反思水平以及主动的建构精神,具有生成性、正向性、个体性、缄默性等内在表征,需要在“内化——接受”、“转化——理解”以及“外化——建构”的过程中逐渐生成。  相似文献   

20.
小学德育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课程意识、儿童意识。本文结合教研工作实际,从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内容、资源,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等方面,对教师如何树立课程意识、儿童意识来实施及指导德育新课程教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能为教师在实施德育新课程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进而切实提高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