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实现"培养完整的人"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能够弥补现代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中人文类通识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从学生需要、社会生活需求、学科知识发展以及学校发展需要四个方面分析人文类通识课程的目标,进而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以此优化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是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措施。在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设置理念陈旧;盲目模仿他国通识教育模式,忽视不同教育环境差异;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误区,通识教育效果不明显。立足于我国现实的教育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和思路为:重视通识教育,更新教育理念;理性思考通识教育模式,因地制宜推行通识教育;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提升通识教育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在国外大学已广泛开展,在我国却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外语专业教学中加强人文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是解决目前我国外语专业教育教学中所面临困境的创新之路。那么外语通识教育是否具有可行性,通识教育是否该本土化,如何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如何建立人文教学环境和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等是当前英语专业教育改革急需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大学教育实践。但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实施通识教育,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认为,可以通过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途径实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倪肠 《高教研究》2007,23(4):22-26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全人”的培养模式。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育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易于承担通识教育的课程,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介绍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英语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及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是如何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进而提出未来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全人"的培养模式。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育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易于承担通识教育的课程,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介绍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英语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及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是如何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进而提出未来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总结了三所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学改革中所进行的校际合作历程,指出应以现有的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为切入口,共同探索其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组织实施和课程质量评估,进而解决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完善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进一步概括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采取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高校在通识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误区,导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对高校现行通识课程定位,通识课程的设置,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其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区别于专才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通识课程的设置和改革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核心途径。就通识课程概念的界定、通识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及通识课程的改革思路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开展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教学改革、进行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设置通识课程,能够达到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者阐述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针对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开设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必须完善通识课程的教育目标、构建良好的通识课程模块、强化通识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扩大学生的选课自主权等。  相似文献   

11.
自国家及教育部发布网络学习、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文件以来,高职院校纷纷引入网络通识课程。网络通识课程的引入和应用情况成为高校、学者研究的关注点。本研究采用网络检索法和访谈法对山东省高职院校网络通识课程引入与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教务处是高职院校网络通识课程引入和管理的主要机构,引入的课程规模主要由院校实力决定,课程平台选择注重资源丰富、使用广泛;高职院校普遍会将网络通识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习形式和考核方式多样化,但教学评价环节普遍缺失。最后,对高职院校网络通识课程引入和应用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高校开设多肉植物通识课的意义,初步探讨了该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查模式等问题。本研究对高校多肉植物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该文阐述了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讨论了采用通识选修课的方式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问题.文中具体就采用选修课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可行性问题、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以及开展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实验室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实验室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已经制约了实验室的整体发展。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借助通识教育的优势特色,以“SW”模式构建实验室文化的通识课载体,作为实验室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结合学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实践表明,通识教育与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有益结合,可为实验室文化建设开拓新的视野,有利于实验室更好地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理念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从我国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静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1):145-14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教育教学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以服务于地方建设。英语专业是普通高校中最重要的专业之一,从专业课程渗透角度入手的适合一般本科院校英语教学的特色教学模式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言课程应该成为高等师范院校各专业的核心通识教育课程。语言的工具性及融生理、物理、心理、社会等学科属性于一体的本质特征,使得语言课程与其他师范专业课程具备了"通"与"专"和谐统一的特点。与基础教育相比较,知识性、学术性、师范性应贯穿于整个高等师范院校语言通识课程体系的始终。高等师范院校应以此为出发点,拟定语言通识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评价标准,进行教材建设与教师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学评价逐渐受到高校的关注与重视。文章分析了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进展与不足,并结合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关系,具体探讨了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内涵、功能及特征,对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商科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具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重较大、必修课的构成趋同、选修课的构成和修读方式趋向多样化的特点,存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自主设置权过窄、特色发挥不足,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过小,与商科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吻合度不够、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商科人才的素质、学校的特色和传统,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等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阐述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大学物理教学所具备的双重功能。即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和思想文化的功能,以及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