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有一处疑似的理论盲点——《君主论》开启了以“新君主”为主体的新政治,但并没有讨论“新君主”如何通过继承让自己的新政治事业获得可持续性。这一困惑可以在《君主论》与《李维史论》的细致对勘中获得解答。马基雅维利从罗马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共和体制+帝国扩张的模型,提供了一种使“新君主”前后相继成为可能的政治形态。  相似文献   

2.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弗利提出了一套新君主理论。从意大利统一的现实需要出发,他论证了君主制的必要性。他认为君主的目的是保有自己的国家,围绕着这个目的,马基雅弗利设定了君主要具备的一系列主客观条件。这一套新君主理论体现了马基雅弗利现实主义的政治思维方式和不同于基督教的世俗伦理观。  相似文献   

3.
以罗隐《太平两同书》的政治哲学思想为个案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君主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哲学思想的实践主体,中国政治哲学家正是围绕着君主这个政治核心,展开了对国家制度与政治理念、修身修德与治理国家、君主与臣下的权力制衡,以及君主欲望与百姓利益之间的冲突与调和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使君王成为道德上的“圣人”和政治上的“贤主”,使国家“太平”。  相似文献   

4.
以往围绕康有为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是否扮演领袖角色的争论存在两个盲点:一是狭隘地把维新变法运动当作一场政治运动,未予注意这场运动在思想启蒙和社会革新层面上的意义以及康有为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和影响;二是局限于从康有为的具体职务和政绩来分析他的影响和角色,未能看到这场运动所处的新的时代背景,康有为已经学会了运用作为"第四种权力"的报刊媒体、建立政党性质的学会以及援引国际外交力量等现代政治斗争工具为自己的政治实践服务。这些新手段的运用有效地影响了现实的政治走向,是康有为在维新运动中能够扮演领袖角色的重要助手。  相似文献   

5.
明治维新不仅仅是一场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还在意识形态领域围绕神道进行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开始了对明治维新经验的研究。他所主导的戊戌变法,就是以明治维新为样板进行的。康有为关于日本经验介绍的著作或文本,很少着笔介绍日本神道,甚至断言日本神道乃“东夷之旧俗,无足观焉”。为何康有为会对日本神道做出如此评价,其背后又折射出康有为怎样的宗教观?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基于这一问题,梳理和分析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日本变政考》等相关论著中关于日本神道的言论,可以发现,康有为对于日本神道的理解既有与前人一脉相承之处,又带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时代关心。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是生活在十九世纪后期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康有为的哲学思想比较复杂,这给判断他的哲学性质带来一定困难。他的哲学思想和他的政治思想一样,以戊戍变法失败为界限,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  相似文献   

7.
老子君主论的核心内容是“无为”。君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消除有为之心,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老子君主论和孔孟君主论有两个形似神非。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是提出了“无君”的激烈主张。不过庄子的理论中又包含了对现实君主制度的妥协。散见于《管子》和《吕氏春秋》中的道家思想则主张君主应该用无为的手段,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把道家君主论改造成为一种高超的统治术。  相似文献   

8.
康有为的政治思想所包涵的三个特性或是要素。即可概括为:哲学的、科学的、宗教的这三个特性贯穿于其整个思想体系,是理解康氏政治思想的切入口。作为启蒙思想家的康有为是学贯中西,其学说也是承上启下的,即从传统治世理论资源中寻求外表,在近代科学中探索制度归口,在宗教信仰中集合大众力量,三管齐下,共同指向改制的大道,以致富国强民。康有为的思想理路及架构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承接今文微言大义,开创后世启蒙之风。  相似文献   

9.
为挽救四分五裂的国家,马基雅维利写作《君主论》,提出政治善与道德善两分,使君权摆脱神学,面向真实的人性,为现代政治学诞生奠定基础。此外,马基雅维利还从法律和军队是保障、人民是君主权力后盾、加强君主自身修养、以非道德手段对待非道德现实等方面,分析其对君主统治权术的构想。以上思想都暗含马基雅维利对近代政治思想实证主义的认知方式,从而首次将政治还原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试析都铎时期英国贵族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都铎时期是英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在经济和政治、王权和社会、主观和客观诸多因素的联合作用下,都铎王权与贵族的关系转变成为近代早期国家和贵族的关系,都铎贵族转变成为近代国家的“新贵族”。这一时期,贵族仍然行使着传统的军事和政治统治的功能,但贵族的权力性质不同于以前。他们代表的是国家的权威,行使的是君主赋予或者许可的权力。在都铎和贵族的关系上,都铎时期的英国贵族首先是都铎君主的臣民。其次,都铎贵族是都铎政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是都铎专制君主权力基础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中古时期,德国封建主义的发展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相对迟缓;二是不完善;三是土地因素重于人身因素。这三个特点对德国王权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具体而言,封建主义的缓慢发展,使王权失去了掌握主动的时机;封建关系的不完善,阻碍了以国王为顶尖的等级金字塔的形成;土地因素的重要,造成了采邑的发达,为诸侯对抗王权提供了物质基础。与西欧其他国度不同,德国的封建主义,对于王权而言,是一种离心的力量;对于诸侯而言,却是一种向心的力量。本应赋予国王以权力优势的封建主义,事实上却削弱了王权。这说明,封建主义在政治上发挥怎样的作用,并不完全取决于它自身,还要看现实的权力结构和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12.
略论梁启超对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认为中国君主专制非改不可。关于官制改革,主张仿行西方,用考试制度选拔官吏;基层实行自治,官由民选;为加强中央集权,应缩小行政区域;强调法治与人治并用,司法与行政协调;司法改用三级两审制。梁氏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集中反映了他对近代复杂多变政局的思考和对国家政治改革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遵宪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爱国诗人和维新政治家,他的君主立宪思想政体观是不完全等同于英日君主立宪模式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体模式。这种中国化特色是由黄遵宪个人才智和当时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它的合理内核和政治实践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思想史上产生过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冯国璋是江苏省的地方实力派。袁世凯推行帝制,遭到冯国璋的反对。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冯国璋经历了从保持中立到公开反对两个阶段。主要论述冯国璋对洪宪帝制的态度及冯国璋与袁世凯之间的微妙关系,探讨冯国璋反对帝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是中华帝制的缔造者,他创立"皇帝"名号,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主张以"法令"治国并且统一臣民的言行思想.秦始皇的政治思维以"一"为典型特征,秦制便是对"一"政治理念在组织制度上的实现.秦始皇推崇法家却未独任法家,他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先秦各派政治思想综合利用.从历史发展轨迹看,秦始皇是先秦政治思想和制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国自秦汉以降所通行的君主专制政体,通常被冠以"儒表法里"之定位。以新制度主义观之,所谓法里,即是指法家设计的郡县制、官僚制、成文法制、户籍制等制度,构成了君主专制的正式制度框架;所谓儒表,则是指君主专制以儒家思想作为意识形态基础。法家设计的正式制度框架与儒家意识形态相耦合,便构成了君主专制"儒表法里"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在中国传统时期表现出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只是到了近代才为其他模式的政治制度体系所取代。  相似文献   

17.
作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朱熹是君主制的积极维护,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他对君主专制政治常常持反对态度,却不大为人所知。他有许多反对君主独断专行、反对尊君卑臣的观念,他也有许多否定君主的神圣性、贬抑君统、格君心之非的言行,这些都具有反君主专制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戴克里先是继3世纪危机之后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他对行政管理模式曾进行过新的探索:初步确立了君主制、创立了“四帝共治制”、完善了官僚制度,其政治改革奠定了晚期罗马帝国的基本政治框架。戴克里先的统治标志着罗马帝国从元首制时期过渡到了君主制时期,成为晚期罗马帝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9.
杨度一生以救国为己任.在救国的名义下,他曾肯定“骚动”的进步意义,表露出某种激进色彩.然而他并不赞成共和革命,而是主张通过君主立宪,为实现所谓“金铁主义”即打造经济军事强国提供制度保障.辛亥革命之前,这种不乏爱国真诚的宪政主张大体属于正途.辛亥革命之后,鉴于时局变动,他一度拥赞共和.但因固守其原有立场,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他很快站到共和对立面,并以“君宪救国”为由,拥袁助袁,鼓吹帝制,从而导致其宪政主张与帝制主张趋同的歧变.  相似文献   

20.
落后的生产方式,保守的政治化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相继传入中国,在此基础上,进步的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政治民主化任务的完成,仍有待于封建势力的彻底清除和国民政治化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