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V+D+N”的结构中,V代表单音节动词,D代表“的”,N代表名词。根据N的性质,V+D+N结构可分为两类:(1)V+D+Na,(2)V+D+N_(-a)。N_a表示能主动发出动作的对象,本文专指人;N_(-a)表示不能主动出动作的对象,本文专指物。例:(1)写的人,(2)写的文章。(1)式有歧义,(2)式没有歧义。本文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说的“V”不仅指动词,还包括充当谓语的形容词;“R”是指通常所说的介词,本文以“到”、“在”、“给”、“于”为代表;“N”代表“R”后面的词或词组。于这种结构的分析,语法学界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将“VRN”结构分析为V/RN,即关词R与N组成介词结构充当V的补语。如黎锦熙生生在《新著国语文法》里对“张先生送给  相似文献   

3.
“V的N”,“V”代表动词,“N”代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语义上,“V”与“N”间是述宾关系,“的”介于其间。具体地说,“V的N”是指下面三种句式中之述宾间加“的”。 第一种是问答句式,例如: ①谁引诱的我?是你引诱的我! ②他何时进的城?他上午进的城。 ③他俩在哪见的面?他俩在我家见的面。  相似文献   

4.
汤景鑫 《现代语文》2009,(10):46-48
本文从配价语法、语义指向和语音特征等角度对“N1+V1V2+N2”句式进行了分析,讨论能使其产生“致使”意义的制约条件,并分情况讨论了V1V2可能有的配价组合方式,得出了“N1+V1V2+N2”结构只有在V2是一价动词时才能够产生“致使”义。  相似文献   

5.
“动词+形容词+名词”(V+A+N)是一个有歧义的句法格式,它的句法层次可以是“V+(A+N)”,也可以是“(V+A)+N”,在两种组合层次中,句法结构表达的意义不同。“节律常规”即汉语音节组配的倾向性,它对“V+A+N”格式的歧义的形成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从“V+A+N”这一句法格式出发,讨论了韵律因素对歧义格式和歧义度的一般影响。  相似文献   

6.
●小引命题作文中有一种常见的典型题式,这就是“我最V的一XN”。其中的V和N分别表示动词和名词,X代表某一量词。例如,在文题“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中,V、N、X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考察湖南境内湘语九个方言点的“V+X+N(L)”结构类型和地理类型。湖南方言“V+X+N(1,)”的类型共有四种,除了普通话中常见的句型“在+N(1.)”、“V+到+N(1.)”外,还有“V+体貌助词州(L)”和“V+体貌助词+在+N(1.)”。  相似文献   

8.
动词的数量特征、名词的时间性是决定“V T (的) N”格式中“T”的语义指向的关键因素,章根据“T”,的语义指向将该格式分析为A:“V ←T (的) N”及B:“V T→ (的) N”两种类型,并着重讨论了将A式分析为述补关系带宾语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0 引言 0.1 这里V代表动词。N代表名词语。“来”是后附于一般动词的单音节趋向动词。复合趋向动词“起来”、“过来”等中的“来”不在其内。 0.2 如果一般地讲语言单位的排列,  相似文献   

10.
论同素逆序的"V的N"与"N的V"偏正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V的N”与“N的V”偏正短语中“V”与“N”的各自分布情况看,可以发现这一对同素逆序的倔正短语处在一个“V”与“N”构成的连续界面上,它们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1.
动宾结构“V+O”扩展成“V+N+的+O”有两种情况:一种是“V+O”的自然扩展式;另一种是“V+O”的强制性扩展式。本文分别对这两种扩展式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首先说明了“V+N+的+O”的句法特点及句法功能;接着分析出自然扩展式“V+N+的+O”充当中的“V”与“N+的+O”的语义关系,充当的语义角色为:准客事、受事、成事、位事和使事等;然后进一步分析了“N”与“V+O”的语义结构关系为:V+N属+的+O、V+N施+的+O、V+N受+的+O、V+N对+的+O、V+N自+的+O和V+N使+的+O,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此结构可能产生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12.
“V·N1·N2”结构中,“V’表示动词,“N1”指代名词或代词,“N2”代表名词及名词性词组。这种结构,汉语里面比较常见。这种结构,一般情况下能变换为“把”字句型和“被”字句型。从变换角度分别考察它们有何不同。为何不同,从而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便于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美妍 《现代语文》2009,(10):43-45
关于“V+个+N”结构中“个”不表示任何实际的量的情况,本文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从句法方面考察了“V+个+N”结构中“个”进入“V+N”结构的条件及“V+个+N”结构的句法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天气字谜     
《英语辅导》2004,(9):53-53
Try tofind the hiddenwords.砌砂maybehol,izon。talC~tg]or l·c,·ti(.“,艘∞J Blizzard,breeze,cloud,cold。drizzle,dry,fair,fog,frost,hail,hOt,humid,hU r riCane,Ijghtning,miId。mist,rain,shower,sIeet,snow,storm,sunshine,thunder,windyE EH NA VI JL JL EZ ZZ LS HR IH TJ NW VW●N D Y G J H O T E A MF A●R J D C O L D H R JA O V E T Z C L O U D E MY P E V S●A G V E G W RD R Y M●L D 0 E N N O OE N C J M T R F N A●H TZ R 0 B Q E A E●C N S SR P P D V S…  相似文献   

15.
我的DV     
(在黑板上写下“D V”):谁能告诉我什么是D V?吴思敏:D V是数码摄像机。主持人(在“D V”前添上“我的”):你们谁有D V?(同学们都垂头丧气,齐声答,没有)主持人: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D V。胡楠:我知道了,我们的眼睛就是D V。(主持人赞许地点点头,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主持人:用自己的眼睛作为D V,拍下生活中有意思的事,存在大脑里,写在日记里,永远都不会褪色!寻悠悠:前几天,我和同学到福利院看望住在那儿的爷爷奶奶。我们走的时候,听到老人们悄悄地议论:“这些孩子真懂事,真懂礼貌。”我听了,心里特别甜,为自己的行动感到自豪!主持人…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学界,"N1+V1+N2+V2"句式从名称到内部结构到涵盖范围一直都存在争议,与"N1+V1+N2+V2"句式有关的歧义现象,并没有被人们当作一种专门的歧义现象来加以分析。试图在描写此句式的基础上,讨论"N1+V1+N2+V2"句式中的歧义现象,并且从其中存在的歧义现象入手,探寻造成这种歧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动词作定语有“V N”和“V 的 N”两种结构形式。通过分析两种结构中V与N的不同分布条件、性质及两者内部结构的不同 ,可以发现两种结构中的V是两种不同的动词名化 ,在VN结构中 ,N与V同样起着主导性作用 ,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语义限制和语义选择 ;同时 ,“V 的 N”是一种组合式的偏正短语 ,“V N”是一种粘合式的偏正短语  相似文献   

18.
母亲节到了,怪怪猫在字母方阵里藏了四个和母亲节有关的单词,抓住时机对猫妈妈大献殷勤,要知道,“六一”儿童节可是不远了。想在“六一”儿童节让老妈好好款待一番的小朋友,也来字S F G D I K J Y T RP O R M O T H E R PL H D W W R l L U YR A V C W S J N U YF P C X M O P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句子:“N1 把 N2 V1 在 N3 V2 (N4)”。名词N2在深层语义结构上既是V1的受事,又是V2的施事;由介词“在”引导的介宾结构既是V1的处所元,同时又是V2的处所元,因而“N1 把 N2 V1 在 N3 V2 (N1)”是一种特殊的“把”字兼语句。对这种特殊句式进行结构分析时可采用双线索层次分析法,将该类句子中的两种兼属情况同时标示出来。  相似文献   

20.
据说,手势“V”是由一个叫Victor(威克特)的比利时人发明的。那是1941年,德国法西斯正疯狂地发动战争。Victor用手势“V”不仅代表自己的名字,还代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Victory)。很快,手势“V”的象征意义就流传开了。在20世纪50年代,“胜利”成为手势“V”的主要含义,就连英国首相丘吉尔也经常在场合使用手势“V”表示必胜的信心到了60年代,一些反对战争的美国人用手势“V”表示对野蛮武力的讥讽,于是手势“V”就包含了“和平”的意味。而发展到70年代,手势“V”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军事含义,成为人们相互问候、表译文:手势“V”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