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尊重学生需要”日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由于对“学生需要”概念的不明确和对师生关系的误读,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表面化、形式化的不合理教学行为,影响了教学实效性。本文对“学生需要”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学活动也要关注教师的需要和教师主导性,只有将“尊重学生合理的需要”与“合理地尊重学生需要”相结合,才能确保学生的需要得到真正的尊重与满足。  相似文献   

2.
人都是有需要的。中学生也有需要,需要是他们进步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理需要,并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具体来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存在、表现、成功、认可”四种需要。学生踏进学校就属于所在班集体。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存在需要”。要使学生...  相似文献   

3.
一当代中国的转型性学校变革,已在观念、制度和行为等不同方面,在国家、地区、学校和班级等不同层面开展起来。其中对学校日常生活的改造是学校变革的内核。在促进人之生命成长的价值取向指导下,学校日常生活的改造可以通过对学生“成长需要”的关注与研究,探索、创造一种新型的学校生活。[1]或者更明确地说:基于对学校生活中学生、教师的成长需要的合理认识,可以为新型学校生活的建构提供坚实的基础,为学校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合理的“实践起点”。而对学生成长需要的研究,无法全盘引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因为具体的教学面对的是具体的、综合…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学生需要’’概念的不明确和对师生关系的误读,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表面化、形式化的不合理教学行为,影响了教学实效性。本文对“学生需要’’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学活动也要关注教师的需要和教师主导性,并将“尊重学生合理的需要”与“合理地尊重学生需要”相结合,确保学生的需要得到真正的尊重与满足。  相似文献   

5.
谭斌 《教育学报》2005,1(5):32-4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广泛展开,“学生的需要”这个口号被用来作为许多教育改革活动的依据甚至“旗号”。本文就此概念进行了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指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伦理性,并不能简化为其主观的“我想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时代中国教育理论对“学生需要”的建构过程和建构逻辑。最后,本文将“学生的需要”与“生活世界”、“学生的经验”等概念作了必要的区分,并简要梳理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从“单纯地教”到“人格的塑造”、从“灌输现成知识”到“共同建构”、从“标准答案”到“合作探求新知”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诸多困惑。最突出的困惑就是:新课标下,我们怎么教?学习新课标后,我们反思过。我们的“教”,究竟是以“教材为本”,还是以“新课标为本”?究竟如何看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怎样才能摆脱课堂教学中的“尴尬”?经过反思,我们认为: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而教。一、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前的一系列预设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  相似文献   

7.
学生表达的需要=学生的真正需要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需要”成为各种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受到广泛关注。不久前有学者在学术争论中提出,学生的需要是有必要加以具体分析的,不能把学生真正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想要”混为一谈。学生的需要究竟是什么?怎样分析看待学生的需要?还有哪些有关概念需要澄清?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中,教师应怎样关注学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怎样的角色来关注学生的需要?本期特别关注,围绕“学生的需要”这一话题,呈现教师和研究者的一些困惑与思考,以期引起教师们的关注讨论。  相似文献   

8.
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对于建构教师素养框架、制定教师专业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理论模型”为框架,调查了解学生视角下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研究发现:学生认同教师需要具备七大素养,且认为自我素养和功能素养是最关键的素养,功能素养中“全人教育”素养更重要。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对于七大素养重要性的看法存在差异,学段越低的学生看法越“感性”,更重视教师的自我素养和社会素养,也更重视“育人素养”;学段越高的学生越“理性”,更重视认知素养,也更重视“教书素养”。建议可以将“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理论模型”作为教师专业标准修订的基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应凸显对教师自我素养与功能素养的要求,且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需求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向老师请教治国之道,问孔子:“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准备首先干什么?”孔子回答说:“那一定是纠正名份上的用词不当罢!”“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一向深得宠爱的子路对老师竟如是出言不逊。教育初创时期,孔子未必对教育心理深有研究,但他不计较不追究子路之“野”,为满足子路“奚其正”的需要而循循善诱,说了一通为今人所熟知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道理。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行为表现与思想认识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或“=”(全等号或恒等号)。学生行为发生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感觉——需要——动机——行为这几个环节。从“行为”分析“动机”时,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子路“行为”上的鲁莽,是迫于求知的“需要”,大可不必细究。八十年代学生的需要,带有新时代的影响,有其新的特点。学生对知识、成才、社交、友谊、美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有的学生活泼开朗,与教师、同学们的关系很密切,是班内的“联络员”;有的学生则不善交际,甚至离群索居,成为“独行者”。无论是“联络员”还是“独行者”,在他们的内心深入都有交往的需要,创造健康的心理扭转,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社会需要和谐,社会和谐需要道德。道德如何才能为人们所接受?理学家以宇宙的最高本体“天理”为建立社会道德的外在的终极的权威,以人的“本心”为内在的道德源泉,以“天人合一”即人的“本心”与“天理”的贯通,熏陶、约束和规范“人欲”,力图达到社会和谐、民富国强的目的。重新审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对其进行历史的、客观的考察和现代性的解读,对于今天我们开启道德源泉,构建和谐社会,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诚信机制建设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其中既有外部社会因素的制约,也有高等教育内在因素的制约。为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应构建以诚信教育为导向、以诚信管理为保障、以惩戒激励为强化的大学生“三位一体”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现代性问题实质的指认有不同的理解,但在马克思哲学的视野中,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与“资本逻辑”的扩张联系在一起的,说到底是资本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问题。这就决定了马克思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的辩证立场。而这一立场,对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建构,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结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积极的、中性的合理需要,也有消极的、不合理的需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针对其需求结构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在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着重把握三个问题:一是从大学生是人这个共性,以及当代大学生的特性出发,针对大学生思想问题产生的社会、心理、生理根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从人权思想和权利观念出发,平等地对待大学生,尊重、关心、理解大学生,把“情”、“理”、“法”结合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从升华和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角度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力戒片面性,既要重视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又要重视学校和全社会为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镜花缘》中的“君子国”,并非是通常所认为的是作心目中向往的道德理想国;作用辩证结构的艺术手法,在设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纠结、相进退的情境中,将看似赞美的“好让不争”,反向转化为争而不让,从而为我们在义利关系、道德功能、社会公正等一系列问题上留下深度认识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就教学理论的应用观来说,用"术"注重教学理论运用技巧、方法,讲求目的达成的效率;顺"势"依循的是教学的本性,讲求过程的自然而然,前者为末,后者为本。用"术"需要顺"势"之顺应本性的导引,而顺"势"离不开用"术"之积极态势的支持,故此,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契合过程中,用"术"与顺"势"乃本末共生、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三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农民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转型时期,其“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复杂性与不适应性,导致角色错位与冲突,造成诸多社会问题的频繁发生,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三德”教育是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而艰巨的难题,更是公民道德建设所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8.
和谐作为一个极富辩证法的范畴,在中西思想史上有其发展的历程。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它的发展有其根本的动力,它发展的动力就在于它自身的辩证性质,而这种辩证性质是基于对和谐的辩证认识的。当前,由于理论和现实发展的双重诉求,中西方哲学的和谐思想研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不断被发掘和应用。综合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的现状,对和谐作辩证的理解,认识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不仅将从整体上推进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且也将及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社会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欧洲教育》2013,45(4):58-76
Late in 1959,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blished a report on the situation of youth between the ages of 15 and 18. (89) The focus of the study, also known as the Crowther Report after the 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 authoring it (90), was the age group that was past the compulsory school age, a large segment of which was already gainfully employed with no further contact with formal education. The report, which contained important reform proposals on the organizational and curricular restructuring of the secondary school system, focused upon the following task, spelled out by the minister: "to consider the education of boys and girls between ages 15 and 18 in relation to the changing social and industrial needs of our society and the needs of its individual citizens, and in particular to consider the balance between these ages at various levels of general and specialized studies and to examine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education." (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