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推进传统实验教学思想向先进的实验教学思想转变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对未知现象和事物的探究,也就是科学家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探索的途径去发现人们尚未认识的现象及其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没有科学探究就没有科学发现,就不能确认科学理论的正确性,更不能拓展和深化人们对自然、社会及其人类自身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本质就是科学探究,是不断追求真理、不断修正谬误、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推进传统实验教学思想向先进的实验教学思想转变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对未知现象和事物的探究,也就是科学家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探索的途径去发现人们尚未认识的现象及其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没有科学探究就没有科学发现,就不能确认科学理论的正确性,更不能拓展和深化人们对自然、社会及其人类自身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本质就是科学探究,是不断追求真理、不断修正谬误、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1 .《揠苗新说》唯物主义认为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 ,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改造 ,具有不可抗拒性。但是不能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漫画“揠苗新说”告诉我们 ,青少年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其受教育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这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家庭…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任意地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消灭规律,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是否喜欢它,它都存在着、都在起作用。但是,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们在实践中只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成功;反之,其结果将一事无成,并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政府及其部门要注意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这就告诉我们,在高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在我国和其它一些国家,以广播电视为主体的远距离教育得到广泛发展,远距离教育研究工作已初步展开。探索远距离教育的规律,是远距离教育研究的中心任务,同时又是我们电大办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所用“远距离教育”概念,系指现代远距离教育。分析、论述是以对现代远距离教育形态的考察为依据。 一、关于远距离教育特有规律的表述 远距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它必然受一般教育规律的支配。同时,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又有自己的特殊矛盾和特有本质,有自己的特有规律并受其特有规律  相似文献   

6.
职工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事业一样,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掌握这些规律,就必须研究它的特点。因为特点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本身的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就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特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矛盾论》) 一职工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教育对象不同。普通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7.
任何过程,都有自己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谓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的、普遍的、必然的、反复出现的联系。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基本过程。人们的意志,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但可以认识规律、驾驭规律。实践证明,在一切实际工作中,能否掌握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关系到工作的成败和效率的高低。因此,在学校里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德育,也必须按照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一提起相对真理,人们常常把它和“局限性”联在一起。认为其“局限性”表现在:一是适用范围的局限性;二是认识真理的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这种相对真理观,是要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就认识的主体来说,确定的认识个体的能力太有限了,不能揭示事物、规律的本质全体;就认识的客体来说,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但其现象与本质的联系极其复杂,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或者说,在确定的时空里,只能显露局部事态及在一定层次上揭示其规律;就真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一提起相对真理,人们常常把它和“局限性”联在一起.认为其“局限性”表现在:一是适用范围的局限性;二是认识真理的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这种相对真理观,是要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就认识的主体来说,确定的认识个体的能力太有限了,不能揭示事物、规律的本质全体;就认识的客体来说,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但其现象与本质的联系极其复杂,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或者说,在确定的时空里,只能显露局部事态及在一定层次上揭示其规律;就真理的应用来说,作为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应该具有普遍性,然而,由于前二者,真理的应用也就有适用范围的局限性.由此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真理都具有相对性的一面,因此需要发展.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任何具体的真理由于都有其相对性,因而是有局限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事物的特殊性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不了解各种具体事物包含有何种特殊矛盾,就无从区别事物,就不能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也就找不到解决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对照比较,是确定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逻辑方法。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要区分,首先就得对照比较。物理教学中的对照比较法,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列出同类、相似或相反事物的概念及其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一、预成性思维及其特征 预成性思维主要是指先在地设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按这种设定来认识和控制事物发展的思维方式.在认识上,预成性思维在事物之外预设事物的存在本质,在运动之先预设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认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其本质和规律的体现;在实践上,它表现为运用已经形成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控制和干预事物的发展,使事物按设想的轨道、朝预期的目标前进.其基本特征有:一是从它对对象的存在状态的观点来看,表现为实体性;二是从其对对象的运动状态的观点来看,表现为规律性;三是从其对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观点来看,表现为线性;四是从其对发展的关注点来看,表现为结果性;五是从其采用的认识方法来看,表现为抽象性.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一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为了说明相对静止在人们认识事物中有重要的作用,教材通过这样一个"相关链接"进行例证: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哲学史上一些哲学家因为不能正确对待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而走向了诡辩论。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相似文献   

13.
<辞海>中对规律定义是:"亦称法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反复起作用的,任何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能认识它,利用它来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并限制某些规律对人类生活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进行教育决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本文仅就教育决策中几个主要的哲学问题作一番分析。一、教育决策与规律规律是人们使用甚多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两点十分明确:其一,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其二,它指的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符合规律的东西不论人们是否愿意,都必然会出现。对规律的应用性理解是,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符合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用这种认识理解教育决策,无疑要求每一个教育决策者在决策时,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只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决策才称得上是科学的;违反教育规律的决策,只能来带失误。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事物的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特点和联系,一般不能被直接感知。人们需要通过对大量现象的反复观察,透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常常还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从事物所具有的某种性质的普遍性和规定性,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性质的普遍性,是指一类事物,从范围上讲,普遍具有某种性质,从过程上讲,在该过程中始终具有这种性质。(事物质的变化也是有的,这标志该事物的发展进入新的过程。)事物性质的规定性,就是说事物有了这种性质,就可以把这类事物确定为某事物,并可以根据这种性质,把它和别的事物区别开来。事物内部这种比较深刻、稳定,能够决定一类事物为某事物并区别这类事物不同寸:其它事物的根本性质,就是事物的本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是现代远距离教育的典范,研究和揭示现代远距离教育的本质,实际上也就揭示了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本质。下面就现代远距离教育本质谈些看法。一、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从教育学的理论来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关系过程。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  相似文献   

17.
客观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总体。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以外,同时,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呈显出自身所固有的属性、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而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性和关系的反映就是人们认识中的逻辑范畴。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主要的除了认识其规律以外,还必须把握它的各个方面、侧面,它的属性、联系和关系.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全貌。因此,在认识运动和逻辑思维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必须判明规律和范畴各自的特点及其共同点,判明两者的相互关系。本文除了主要是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同基本范畴的相互关系外,也将涉及到一般规律与范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谈物理课的对比实验教学方友武(南昌县渡头中学)事物的特殊性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不了解各种具体事物包含有何种特殊矛盾,就无从区别事物,就不能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也找不到解决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要区分,首...  相似文献   

19.
1.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 (一)原理内容:(见教材) (二)运用范围:根据这一原理,说明人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说明人们由认识事物的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为把握事物的本质创造必要的条件,人们还必须学习逻辑思维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人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原理 (一)原理内容:(见教材)  相似文献   

20.
序研究一个事物,首先必须确立一个体系,才能在一个体系内确立诸因素对所要研究事物(对象)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从而弄清研究对象(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长期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研究地球的自身运动及其一系列的地质规律,出发点都是就地球而研究地球,从而把地球自身运动的诸因素只局限于地球的本身,丢开了外界因素对地球的作用。因此,不能全面地把握诸因素(内外)对地球的综合作用,致使一些地球自身运动奥秘难以得到解答。地球作为天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又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自身的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