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明确我国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向度,对于推动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以21所职业技术大学为例,通过对其近4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分析发现:培养目标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但缺乏高端产业适配度,强调人才的专业复合性,却忽略了高层次的内涵;专业设置不断提升适应性,本科性有待彰显,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理实尚未一体化,“三教”改革注重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亟需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注重校企协同育人,但缺乏标准引领,“1+X”证书制度稳步推进,含金量有待提升;校内多级评价主体权责分明,企业行业地位重视程度不足,评价导向有所扭转,但欠缺职业特色。据此,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要厘清“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定位,彰显类型特色;坚持“技术导向”的培养过程,打造培育优势;深化“校企协同”的培养制度,加强育人保障;构建“知识+技能”的评价体系,提升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行业企业新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传统教材已无法满足职业本科院校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动态教材的建设已成为职业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教材改革的发展方向。文章阐述了动态教材的内涵,详细分析了当前职业本科理工类教材存在编写内容更新滞后、呈现形式多而不强、编写团队缺乏特色、审核模型过于单一等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职业本科院校应从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总体编排四方面着手建设动态教材,促进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3.
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问题是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逻辑起点。从职业知识论这一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职业本科教育“4+0”试点专业的个案调查,基本明晰了职业本科教育在本科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人才培养定位。在横向定位上,职业本科教育所传授的职业知识在内在属性上偏向于技术维度,在知识面向上偏向于中微观层面,在知识的主体构成上偏向于主观经验层面,在知识的建构逻辑上偏向于工作体系;在纵向定位上,职业本科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主要体现在职业知识中的理论知识占比提升,实践知识的内在结构更加复杂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范式呈现网络化趋向。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始终以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为根本遵循,以“技能精英”为目标开展校企定制化联合培养,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以质量标准为准绳推进多路径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时期,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举措。从宏观发展使命来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指向能够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和先进技术的需求。从中观发展战略来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多元协同共享”,指向形成由政府宏观指导、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监督等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的发展机制。从内部发展核心来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其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表现为以职业性、高等性、地方性为主的发展定位,以“协同共享”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以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从国家、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来推动并实现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联合培养本科”和“‘本科层次’四年制专科”以职业专科院校为实施主体,在全国范围广泛施行,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在职业专科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首先要区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类教育的差异,坚持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方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专业对接职业,界定职业范围,确定人才培养类型;按照职业能力分级定位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标准为引领,开发专科与本科能力贯通的课程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支撑课程和教学,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属性。另外,“联合培养本科”要处理好学历公平问题和不同类型教育培养方向问题;“‘本科层次’四年制专科”要处理好能力和学历不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和重大举措。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随后教育部批准15所高职专科学校升格为职业本科试点院校,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与普通本科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不同“教育类型”,其兼有“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职业本科教育的“双重”属性要求职业本科高校应区别于普通本科高校,构建起融合“学术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双重学位授予标准。职业本科高校学位授予的立法缺失是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亟需从国家立法层面确认职业本科高校的学位授予权、赋予其学位授予自主权、完善其学位授予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进而通过地方立法建立符合职业本科高校区域性、特色化人才培养需求的学位授予制度。  相似文献   

7.
培养一批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人才,是职业本科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职业本科院校培养的现场工程师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性支撑,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价值旨归,更是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职业本科院校要根据自身属性,将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规格定位为工程技术型、能力复合型和实践创新型。基于此,在实施策略上,需要研发专业认证标准,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聚焦工程实践问题,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融合多元培养主体,形成育人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知网检索的“职业本科教育”相关文献,围绕什么是职业本科教育,为什么要举办职业本科教育,谁来办职业本科教育,怎么办职业本科教育,如何评价职业本科教育等热点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立足“政策理论”解读职业本科教育内涵特征,立足“发展逻辑”明确职业本科教育价值意蕴,立足“地方试点”探索职业本科教育实施主体,立足“问题导向”厘清职业本科教育路径策略,立足“诊断改进”构建职业本科教育评价标准等主要观点,以回应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谁来办、怎么办、如何评等困惑,为职业本科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仅拘泥于技术能力取向层面,还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应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应从四大层面展开,即办学理念应提倡职业素质教育,以培养特定职业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课程设计应根据目标模式开展职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应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按照行动导向方式开展教学;评价体系应科学合理,评价标准应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蔡莹  李琼  张雨 《职业技术》2023,(6):36-42
推动职业本科教育被教育部列为2022年职业教育的重点突破工作之一,无论是专本衔接、联合办学、优质专业升本还是全面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都将是“双高”计划中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在新职业教育法的指导下,如何明晰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讨,其中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先分析了职业本科教育的内涵,再剖析了职业院校目前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模式,最后提出了职业院校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已经获得政策许可,亟待探究推动其从试点探索走向稳健落地的实践方案。经过近半个世纪努力,德国业已将职业本科教育建设成以实践为导向的重要本科教育类型,呈现由应用科学大学专门负责举办、与普通本科教育形成差异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具有上下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支撑、拥有不可替代的办学功能及根植于独特的社会文化土壤的主要特点,探索出在入学资格上强调实践经历、重视校内外实践课程安排、展开以实践性为导向的教学创新、推动面向实践的研究与育人相统一、打造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以认证促进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等方面经验。德国经验启发我国应沿着“实践导向的类型教育”进路推动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加强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建设,面向产业所需优化人才选拔,突出课程设计的实践导向,通过形式创新提升教学效果,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发挥优势办出职业本科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本科院校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科院校要明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人才目标定位,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构建育人新模式,培养具有信息时代互联网思维性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调整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探索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了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发展,创新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北京联合大学自2003年提出"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以来,积极开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应用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面职业素质教育为重要方面"为特征的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学校应用性教育教学改革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也契合社会大众对更优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执着追求;既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国家提供法律保障和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找准定位是关键,需要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类型性、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职业性、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性。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要处理好规模与结构的关系,促进纵向贯通和普职融通。实现职业本科教育稳步高质量发展,需要调动“双高计划”学校成为建设主力军,实行“双主体”育人模式、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以优质生源为保障、贯通融合培养,健全、完善职业本科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目标,而教学管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基础,既不同于传统本科院校,又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其教学管理模式应自成体系。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管理中人才培养计划制订、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研究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更是撬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新时代职业本科教育要紧紧围绕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开展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助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需要肩负起以下使命,一是扎根城市发展需求,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布局;二是丰富校企合作形式,提升我国企业的产业创新能力;三是开设紧缺性专业,加速建成中国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优化教育内在结构,稳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同时,为保障职业本科教育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愿景,还应该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首先,建立类型化的职教高考,保障职业本科教育招生的正义性;其次,制定严格的专业教学标准,保障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完善技术人才政策支撑,保障职业本科教育毕业生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进教育评价是地方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改革应树立更加科学的评价观,建立多元化的、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评价改革,回归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产业升级、创新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转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这一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要创新培养目标,确立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创新培养模式:树立“以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优化职业生存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平衡的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发展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双元互动的多路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实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业教育;创新培养制度,实行多元招生制度、“双导师”辅导制度、校企联合教学管理制度和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形成的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三种典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基于实力雄厚的院校而构建。对这些模式的借鉴和推广,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现实困境,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运行不畅,缺乏有效协调机制;创新创业课程供给不足,与项目“孵化”不匹配;创新创业空间建设不足,育人场景缺乏联动;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缺失,改革缺乏有效针对性等问题。以上述问题的解决为导向,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一体化”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成都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一体”的运行机制,建设“一干多层”课程“孵化链”,构建“一核三圈”实践平台,实施“一测双评”全过程评价,实现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在教育过程、教育场景、教育评价“三贯通”,形成了“一体三贯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该模式通过多年实践检验,较好解决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推广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可复制性,形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新范式,双创育人成效明显,促进了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本科院校健康发展、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关键路径。针对目前职业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学的现状,以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构建了职业本科院校、企业“双元主体”的育人模式以及“理论课+校内实践+企业实践教学”“三课堂”的课程教学模式,并以“OBE理念+”为指导,着力实现职业本科课程教育改革的四个转变,即:以“双元主体”课程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双元主体”教学质量、通过教学效果评价持续进行优化完善。这一探索研究旨在为职业本科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