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Photoshop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在数字平面设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有必要对Photoshop软件进行学习以完成日后数字产品的设计制作。本文对贵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平面设计课程通过“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融入价值引领内容,形成对数字媒体专业具有示范意义的教学指南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属于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交叉的新兴专业,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多延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致使未能体现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设计课程应有的特点。本文对贵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信息的社会,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图形图像处理等数字媒体产业已成为信息化社会发展离不开的专业技术.从报纸到杂志、从电视到网络、从品牌到包装、从广告到形象设计,平面设计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放大,其影响力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方方面面.这使得图形图像处理等媒体技术的综合性人才越来越为社会各行各业所急需,计算机数字图形图像技术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如何抓住机遇,趋利避害,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平面设计专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杨哲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2):80-83
文章通过对我国102所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分析,发现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脱离学生实际、"万金油"式的职业定位、专业不专的学生能力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应坚持"面向数字媒体行业"、"技术或艺术取向"等两个原则,在培养规格中应强调"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类素质的培养,并设计与确定了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元时代的来临,催动了各行各业的转型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拓展新的学科,来为各个行业领域培养合格的人才,以迎合和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数字媒体艺术属于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较强的交叉专业学科,在21世纪后,随着国内数字媒体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提升,数字媒体艺术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与教育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置与数字媒体相关的专业,并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列入高等教育教学的重点专业,特别是理工类的高等院校,几乎都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发展至今,数字媒体已经成为当前各类教育机构以及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视觉传达是通过可视形式传播特定事物的行为,大部分依赖视觉,以平面设计、排版、绘画、色彩等二度空间影像进行表现。在国内,视觉传达设计被等同于平面设计,在高校专业划分里,视觉传达设计也就是平面设计方向的学科。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科学与技术大变革环境下,诸如动漫、数字媒体等新专业逐步拓展。这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的出现使视觉传达设计面临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要迎合受众需求就要走向创新之路,兼顾交互性、跨界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改革,迎合时代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满足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要求,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数字媒体专业的高质量教学在数字媒体行业发展迅速且人才紧缺的现状下,显得越发重要。作者在文章中以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为核心,探讨和构建如何运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来辅助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教学,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带动数字媒体课堂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招生源类型的变化,原有的色彩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非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和长远发展,必须转变教学思路和寻求新的适合非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在重视学生主体差异性的前提下,既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又要紧扣专业特点和要求,才能真正发挥色彩的效果表现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现状(一)专业设置PC时代特征明显2010年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修订版,在此修订版中,信息技术类专业主要有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等,体现了典型的PC时代特征。2013年行业指导委员会受教育部委托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方案中虽然对一些现在非常流行的技术有所涉及,但从整体方案上看,仍属  相似文献   

1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相融合的新兴学科领域,其目标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教学方式、方法,教材改革与课程优化,强化实践创新性,教学团队建设,考核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强调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应用性和改革的必要性,以期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余挺挺 《时代教育》2016,(4):152-153
数字媒体行业在信息化告诉发展的今天有着广阔的前景。我校自2011年起招收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由第一届不断退学的现象探索新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走在了专业改革的前列,为该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量开设,专业的建设亟须教学实践跟进。数字媒体艺术内容与形式并重,与动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动画专业转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要根据专业方向及时调整。基于这一现实,本文以动画基础教学为例,探讨数字媒体艺术语境下动画类课程的改革,并通过相应的课程实践,验证了保留动画创作相关课程优良教学基础的重要性,以及不断发展和扩充其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必要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建设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开阔的行业视野,让课堂与高速发展的技术和传播环境紧密接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数字媒体设计课程目前在高校中的教学状况的探讨,结合实际教学中的探索,认为数字媒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素描、构图和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上,而是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带给用户独特体验,满足用户期望的一种设计思路。文章提出在教学定位上倾向于将其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针对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在数字媒体教学上的实践,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建设、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教材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非艺术设计专业由于生源方面的原因,其素描教学模式和艺术类专业素描教学有很大差别。因此,非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应在重视学生主体差异性的前提下,既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又要紧扣专业特点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设计素描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价值化和Web2.0技术应用的双重背景下,威客平台应运而生。威客平台使全球创意需求与全球供给之间进行自由交易,也为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现阶段,数字媒体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其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学生缺乏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市场竞争意识薄弱;实践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落后于市场需求。本文从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和扩展教师实践内容两个方面,分析了利用威客平台优化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的可能性,并结合实践教学案例,探讨了基于威客的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流程,提出了两个实践教学策略:构建基于威客平台的实践案例资源库和创建教师指导的虚拟工作室。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成为时下网络信息传递的新宠儿,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声而出。在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属于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新兴专业,在其艺术课程中教学工作者多采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使课程未能展现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有的特点。本文对贵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类绘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外合作办学的数字媒体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以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特点为根本,适应中国国情及数字媒体产业发展需求。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科学课程体系、设置特色课程关系、拓展多样化教学形式、强化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发展数字实验室等一系列教学举措,探讨适应我国数字媒体设计产业发展的中外合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实现数字媒体设计专业人才素质和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设计及其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压力,同时对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数字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设计工作和学习的便利,同时亦存在着很多负面效应.在专业设计教学中需要适度把握数字设计和传统设计之间的关系,数字技术带给设计及其教学的变革也勿庸置疑,但无法替代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电脑只能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好帮手.我们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的设计修养,这样才能使设计者产生更多的新构思和新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