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开展“环境微生物学”课外实践小组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本身具有的学科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提出在环境微生物学教学中开展课外实践小组活动,介绍课外实践小组的特点、成立目的、组织实施和实施效果等。实践表明,课外实践小组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环境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对本科生微生物学(食品)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摸索,主要包括双语教学实践、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法研究、网络化、立体化、可编目和可检索的教学资源与素材体系的建设等,希望通过这些摸索,我们能形成一个新的微生物学(食品)课程教学模式,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进行徽生物学和食品微生物学学习的能力,能运用食品微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地学习和解决相关的专业实际问题,使学生成为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学实习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在进行微生物学实习时带领学生走出实验室来到生产单位进行参观实习,这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思想的转变。探索微生物学实习的创新方法,带领学生亲临生产第一线,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对微生物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生产工艺的掌握及对用人情况的了解。通过实践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素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针对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践,从实验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以便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作为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对整个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仅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微生物世界,还能让学生了解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一些普通验证性的实验,只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与理解,整个实验操作都是根据实验步骤来的,学生只是照着做,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样的实验教学已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因此必须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那么如何保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呢?本文主要从增加实验课时比例、改革实验教学方法、革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评价体系等方面谈谈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制药工程专业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及经营管理等.微生物学作为其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制药工程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结合微生物学的教学特点,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微生物学教学的现状,提出教学改革的有益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础-综合设计型微生物学实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基础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和基本的实验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实验知识及实验技能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学实验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文章主要介绍以MOOC教育资源为媒体、以课堂教学为引导、以实验课堂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新时代生物方面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相联系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训练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该文分析了当前高等院校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和总结了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所做的一些改革与工作尝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利用OBE理念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生实验成绩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不仅持续改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计算思维的方法以及国内学者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重新认识,提出了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融入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以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使计算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从而增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工科院校创新教育的观念转变与实施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科院校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观念的转变在于应认识到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而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具有创新潜质和能力,同时必须有创新型教育体系来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实施方面,要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创造创新人才成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传统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并实施了CDIO实践教学模式。结果表明:"CDIO实践教学模式"能够以接近电子工程实际所涉及的综合设计项目为主要载体,结合电子类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在CDIO的全过程中不断地在电子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4个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全英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引入虚拟仿真环境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全英教学改革。设计了课程改革方案、教学组织方式和虚拟仿真环境与教学内容融合。教学实践表明,基于虚拟仿真环境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成绩优秀的比例提高52.5%,不及格比例减少7.5%,平均分提升8.7分。虚拟仿真环境的引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85.7%的学生认为使用虚拟仿真软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开放性实验室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方针,针对学生设立的开放式实验室在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当中具有不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我院实施开放式实训室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及对改进开放式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通过改革措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理念下,按照“与当前工业主流技术相衔接”的原则,结合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和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宗旨,提出将3D打印实践教学与企业产品研发流程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首先,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建模和设备操作能力为目的。其次,根据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宗旨,结合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具体产品设计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设计创新。最后,打印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实体模型。让学生体会从设计理念到设计过程,从概念设计到成品加工的过程,达到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引导发现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还原了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取知识。高等数学(或微积分)是大学理工科、农科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将引导发现法应用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文章结合该作者的教学实践,对“一元函数的微分”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引导发现法教学。  相似文献   

18.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内容的特点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探索一些改革思路。并对该课程教材的选取和教学实验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教改,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师范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游戏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活动选材、计划编写、游戏准备、游戏组织、游戏效果评价的能力,从实习教学环节可以看出他们游戏活动选材"不好玩"偏多,游戏活动设计难以针对幼儿特点,游戏活动准备工作达不到要求,游戏组织不够精细,导致游戏实践活动效果欠佳。要提升学前大专生游戏教学实践能力,相关院校需要创设游戏课程实践性教学环境与条件,做好游戏实习与实践指导工作,通过园、校合作建设好实习基地,建设好"双师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本化学技术实验课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基本化学技术实验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