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从符号理解、符号表示、符号操作和符号思考四个方面阐述了数学符号意识四维度,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包括挖掘生活经验,增强符号的亲切实用感;明确内涵实质,提高符号的理解能力;积累数学语言,提升符号的表达能力;解决数学问题,培养符号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并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感.  相似文献   

3.
<正>《标准》指出"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学生数学符号感,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符号感就显得非常之重要。要培养学生符号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数学符号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且经常用到,只不过并不知道其名而已。因此,在平时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变化的规律,并用符号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简单的符号之间的转化,能够解决用符号表达的问题。文章从唤醒学生符号意识、理解符号含义、深化符号认识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课例阐述了小学生数学符号感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杨云 《考试周刊》2009,(36):95-9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发展小学生的符号感,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标准》指出"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学生数学符号感,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符号感就显得非常之重要。要培养学生符号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数学符号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且经常用到,只不过并不知道其名而已。因此,在平时  相似文献   

7.
陈建钗 《教师》2019,(16):57-58
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符号意识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之前的“符号感”修订更改为“符号意识”中可见一斑。所谓符号意识,指的是能够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小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关系着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和生活。通过观察、思考和研究,文章提出当前在发展学生符号意识中教师、学生和课堂三种层面上的现状,并提出了三条有效策略:逐步抽象,渗透符号意识;丰富感知,培养符号意识;经历体验,发展符号意识。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感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并对符号感提出了综合要求,就是要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与变化规律,同时能使用符号进行表示;小学生应明确符号表示出的数量关系与变化,并且能够使用符号进行转换等.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符号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中的符号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符号教学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论述,旨在为培养学生数学符号化思想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数学新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 .“数感”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但“标准”第一次明确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 ,作为课程内容加强点之一 ,而且十分强调和重视如何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的问题 ,这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 .1 正确理解培养数感的意义1 .1 建立数感就是学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并在标准的各个学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可见数感的培养在小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数感,就是指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它是一种主  相似文献   

11.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将数学与现实联系起来的桥梁.数感好的人对日常生活中的数以及数的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刻画客观事物,善于捕捉事物中蕴涵的数学特征.数感奠定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数感常常被看做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潜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限定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目标范围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但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界定比较原则化,并没有突出小学生数感培养的重点领域,更没有从小学生数学思维特征的角度审视小学生的数感培养.因此,数感培养在普遍的小学数学课堂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是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提出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中的几个不同学习阶段都阐述了培养数感的问题。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是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提出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中的几个不同学习阶段都阐述了培养数感的问题。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徐加旺 《小学生》2012,(9):93-93
《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从而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数感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最后,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几点策略: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想培养数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操作实践数感;在指导学生交流汇报中通过迁移同化锻炼数感;在学生质疑中反思强化数感;在营造氛围中,通过师生评价加深数感。  相似文献   

17.
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理解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现实描绘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理念。本文依据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数感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玉煅 《福建教育》2007,(7):108-109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从而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第一、第二学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可见,教师理解数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与发展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学习内容中有六个重要概念,即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数感摆在了首要位置,数学课程改革为什么第一次明确地把培养学生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因为数在人们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在数学学习中贯穿始终,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数学的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因而,培养小学生数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项重要的也是崭新的任务。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其有效策略有:通过体验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能表示生活中的数,建立数感;通过学生间的表达与交流进一步形成数感;通过比较及时大数的估算加深对数的理解,使数感得到发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把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提出并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