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政府主导下的合规格性单向度质量观"向"多主体介入表达的合需要性复合质量观"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演进路向。单向度的质量观与我国社会整体的精英主义制度化有密切关联。并且,标准单一的、精英主义的制度基础与市场结合产生的实践机制进一步诱导了质量的趋同和单一性。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席卷而来的市场力量以作用于基层教育组织上的"体制性的市场化逻辑"深刻影响着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同时,由"客体性"合规格质量观走向"客体—主体性"合需求性质量观的发展态势也很有可能预示着高等教育质量的制度基础正在发生着潜在而深刻的"复合效应"。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又能在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劳动力的供给方面,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动力,协调发展。本文结合云南省实际,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云南省情、教育规律和教育体制改革等5个方面,分析了云南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质量观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得到很好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发展下的多元化质量标准,促进个性化发展;追求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质量,使学生享受快乐和幸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变以传授知识为主为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变被动听讲为质疑批判;变仅重书本知识为同时重实践、实验;变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学科化"为"基础性""综合化";变"大一统"的教育为"个性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适应与发展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必备素质。文章在介绍适应与发展的涵义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完善自我和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教育就其行为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主体性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观的发展,经历了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和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除了社会时代背景和高等教育质量两方面变化的原因外,还主要源于评价的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的评价标准的作用。高等教育质量以思想、兴趣、个性、发展和公平等为取向,而不是主体之外的其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无止境的,教育是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不断实现和完善人的主体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 讨论了高等职业教育合发展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需要性的"四合"质量观.  相似文献   

7.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教育教学普遍面临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危机。创新高等教育质量观成为防范人才培养质量危机的关键。建筑类高校要适应时代对于建设领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正确选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关键环节人才培养改革、构建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建筑教育质量观的新突破,推动建筑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时代的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现代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现现代学校体制建设的进程中,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巨大的变革,尤其需要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等方面来思考现代学校人才的管理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质量观本质上是一个高等教育哲学问题。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奉行学术至上的质量观。随着高等教育哲学由认识论逐渐向价值论转变,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合多样性与合需要性的统一。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必须为政治服务,高等教育奉行的是一种合规定性的教育质量观。当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面向市场后,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面向市场的高等教育奉行的是合满意性与合适应性相统一的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  相似文献   

10.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引",更需要学生自己去"悟"。教师要深度挖掘、合理提取教学材料,用好、用准学生思维发展的生长点,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觉地思考与探究,自发地质疑和思辨,自主地实践与反思,从而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质量观本质上是一个高等教育哲学问题。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奉行的是一种学术至上的质量观。随着高等教育哲学由认识论逐渐向价值论转变,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合多样性与合需要性的统一。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须为政治服务,高等教育奉行的是一种合规定性的教育质量观。当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面向市场后,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面向市场的高等教育奉行的是合满意性与合适应性相统一的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161,自引:8,他引:153  
中国高等学校注册的大学生,在绝对数上,即将突破700万(包括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不包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非学历培训),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在相对比例上,不但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高等教育的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势必影响经济、科技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持续发展与提高的后劲。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也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提高文化科学水平的需要;还为了当前提高人民教育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  相似文献   

13.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高职院校要树立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型高职教育人才观和人才质量观,立足于高职的发展前景和职业定位,致力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技术型技能型的国际人才、多元化个性化的独特人才,着力于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人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特色人才,以质量和特色树立高职教育的品牌与形象,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使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传统期刊|的一种,内刊同时具有传统媒体与内部媒体两种属性,是一类独特的媒介形式。媒体融合背景下,内刊单位需要通过准确定位、专业运作、内刊形式电子化和网络化以及成立内刊专业委员会等多个方面、多重形式的努力来不断适应新形势,发挥自身价值,并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演进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因时演进,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回顾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演进轨迹,总结演进的历史经验,对新时期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念,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定位观与质量观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各类高校的共同努力。各类高校都要下功夫培养人才,培养一流人才需要集中有限的人才、财力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同时,各类高校都要抢抓机遇,各安其位,有所作为,这需要各高校树立正确的定位观和质量观。  相似文献   

17.
陈嘉怡 《时代教育》2012,(23):218+224
高等教育的质量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等教育的质量高低不能仅仅以人才培养质量来衡量,需要综合各方面来认识.多样性与发展性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本质特征与表现.高等教育质量观在现阶段的转变,要求我们科学地把握其多样性与发展性特征,协调好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关系,统一和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目标,使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文章通过研究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以及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来探讨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为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9.
蒋甜甜 《教育探索》2011,(12):32-33
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在分析本地高职院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经济战略,要与产业结构要求相适应,要以经济为导向,要实现专业和人才培养错位发展,等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推进,研究生教育在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导师队伍建设、合作培养等方面都不断革新,赋予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的契机。为更好地抓住机遇,着力创新,科学契合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必须发挥理论先导的作用,给予研究生教育结构质量观、人才质量观、评估质量观、导师质量观与合作培养质量观新的内涵,促使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