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小人”人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判定一个人人格高下的重要标尺。以原型说和特征表说的研究方法探究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小人”人格依次为卖国求荣、不仁不义、祸国殃民、阴险狡诈、言行可憎、不讲信义六大结构。“小人”人格结构符合实际,富有时代特色,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摒弃“小人”言行,从而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理想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任何文化系统来说,对理想人格的设计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系统通过其对理想人格的设计,从人生远景上影响、观照、选择和塑造个体人格,从而使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获得普遍的心理认同,形成文化系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设计,其完备、其成熟、其发达、其历史之久远,其影响之深广,在世界文化体系中都是不多见的。这种情况与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完备、成熟、发达程度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概括、升华和结晶。  相似文献   

3.
儒家理想人格设计与当代德育庞学光如果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理想人格设计的嬗变进行一番较为深入地考察,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儒家的理想人格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理想人格设计的主流,它不仅贯之始终,而且日见昌达。由此足可见其生命力之旺盛。在儒学日益受到世人青...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146-151
博雅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广博文化知识与优秀人文素养的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人文素养养成更为重要。传统文化中,儒学理想人格中的修身律己、责任意识、通达智慧等,道学理想人格中的高扬人的个体价值、推崇超越功利倾向的自由人格等,是博雅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历史文化渊源。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成就之道中,儒学的拥有家国情怀、建立不朽的功德言行、怀有敬畏之心等,道学的实现清澈澄明的率真本性,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以及尊重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实践精神等,对于博雅教育的人格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人格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物质关系中的人,在自我意识和生存理念基础上形成的理想、道德、信念和价值等判断,并通过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来的主体的言行和行为方式的总合.大学生的人格主体独立性增强、主体的价值体系基本确立、形成了自尊、自强和自立的精神,个性的张扬和成就感突出.但是,大学生的人格现状也有自身的不足:有的人存在自我中心倾向、在金钱和物欲的冲击下人格的失落、在各种压力下降低做人的原则等等.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人格教育是当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从湍水之辩到理想人格的六种境界之说,孟子借助水,从自然、社会、精神三个层次上阐述其人格思想,构建由体认本源到固本充盈再到泽被万物的理想人格,最终生成观水以养气、治水以循道、濯水以净身的价值内核.对于孟子人格思想中的水象,历来研究者重宏观之水的积极色彩,轻微观之水的消极意义,缺乏对水功用、流向的探讨.厘清上述问题,对深入理解孟子的人格思想、塑造理想人格、求得当前社会生存焦虑问题的解决之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关系民族存亡、国家兴衰与社会进步,关系大学生人格完备、言行文明与事业成败。因此,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培养同时掌握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仝人格的“成人”。  相似文献   

8.
“娶妻当如薛宝钗”是不少中国男性理想的择偶标准。除了美丽、多才,薛宝钗道德人格的魅力究竟何在?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薛宝钗在言行和处世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准则,从而展现薛宝钗符合封建伦理的“完美”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9.
理想人格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这是由理想人格的本质规定性及理想人格与现实生活的内在统一所决定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必以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为前提,要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珠联璧合,必须处理好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和理想人格的层次性问题,理想人格的塑造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类变革对象世界的现实过程。只有投身于改革开放实践,才以塑造富有时代感的理想人格和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育有责任、有信念、有本领的青年一代,这其中蕴含了新时代青年真、善、美理想人格的价值优势。"求真"属于理想人格之根基,新时代青年要在求"理想""史实""科技"之真方面多下功夫;"向善"是理想人格最根本的价值优势,新时代青年应在向"以群体超越自我"之善、"以正义向导利益"之善、"以理性规避欲望"之善上花功夫;"臻美"是理想人格最本质的价值优势,新时代青年应积极追求臻"高尚责任感""发奋图强""全方位发展"之美,培育新时代青年真善美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1.
人格与政治行为是政治心理学领域中的关键词,然而政治学的一般研究往往忽视人的因素对政治过程的影响,因此,厘清人格与政治行为的关系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政治学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政治心理学的视角对这一关系进行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转型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压力和危机。“人格危机”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传统人格失效,现实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它引起了广大教育专家对现实人格的反思和对理想人格的探讨。本文拟从对现代人格的评价入手来探讨理想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理想人格在理论设计与具体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两极张力,即应然与实然的距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他律与自律的整合,社会导向与个人选择的冲突等。正是由于对此两极处理中的偏斜,才导致了传统理想人格的单向度和人格教育的片面性。要使理想人格具有感召力,必须保持适度的和必要的张力。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格重构应把握的原则是:理想人格的世俗化;理想人格的多元化;理想人格的人本化;人格教育的阶段性;找回榜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君子是儒家倡导的理想人格典范。《易经·大象传》共有象辞64条,释64卦之卦义。其中,53条象辞讲到君子,11条象辞讲到先王、后、上、大人,即君子之楷、君子效仿的对象。文章将64条大象辞进行分类,逐条进行解析、阐发,探讨古代君子人格和精英修为之道,即:君子之性、君子之基、君子之修、君子之为、君子之智、君子之才、君子之命、君子之志。  相似文献   

15.
屈原追求的人格理想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是“内美”,二是“修能”。屈原追求的人格理想充满理性与感性的冲突 ,这使他在内在精神满足以及外在实现人生价值两个方面都毫无所获 ,从而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屈原人格理想的幻灭 ,是一个在文化转型期无所适从的敏感诗人的悲剧 ,是一个先觉者的悲剧。他处于社会、文化的转型期 ,他以理性对感性现实进行了清算 ,虽然这种清算并不彻底 ,但这种清算昭示了社会文化转型期中先觉者心理冲突的实质 ,体现了从感性向理性的提升和超越。  相似文献   

16.
宗白华用他的"美学散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人格理想,而他对人格理想的思考不仅与其学术有关还与他的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宗白华的一生是他所建构的人格理想的最好注解。宗白华思想中体现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空灵"与"充实"的张力以及对美的和谐的追求既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一部分,也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吴通明 《铜仁学院学报》2008,2(1):92-94,104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人格渗透,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人,以优美的语言教育人,以高尚的行为打动人,以敏锐的思想启迪人,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格是一种历史范畴,个体人格的完善必须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相一致。现代编辑的理想人格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的德行人格、文化人格、审美人格的和谐统一与完美结合,“和谐人格”是现代编辑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现代编辑理想人格的塑造必须通过编辑自身人格的提升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正面影响这种双重路径共同达成。  相似文献   

19.
儒家的"理想人格"构想,是人类发展史教育史上一大进步,它明确了教育目的,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指明方向.儒家理想人格模式属"圣人君子人格型态","内圣外王"是其固有特质,礼仪教化与道德战履是其实现之两途,"学"乃是儒家通往理想人格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