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妹妹在读博士,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妹妹曾经对我说:"姐姐,记得小时候你可用功了!你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背课文。你读两遍我就背下来了,可是你读了许多遍还是背不下来。你这样背课文,对我很有好处,等到我学这些课文的时候,我不用听老师讲就会背了。作为你的妹妹,我真是太幸运了!"  相似文献   

2.
今天考试的时候,我做错了一道附加题。在改错题时,它还是让我很伤脑筋。改完后,我交给老师看,老师说还是错的。我改了一遍、两遍、三遍、四遍……总算过关了。唉,下次要  相似文献   

3.
信任的力量     
杨梅 《甘肃教育》2014,(3):96-96
正从一脚踏进学校起,至今已有近二十年。二十年中,书教了一遍又一遍,书本知识虽类同,但遍遍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学生带了一拨又一拨,学生虽千差万别,但师生之间的那份感情却相似。2010年毕业的一个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正是从这个班的孩子的身上,我收获了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改变了我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我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的考试,此刻的我,心里非常委屈,只想大喊一声:"老师,你冤枉我了!"在考奥数的时候,安静的考场里,只有我们的笔尖发出"沙沙"的响声。我一直是班上的数学尖子生,做这样的奥数题也不过是小菜一碟。做完后,我在草稿纸上一遍遍验算,一遍遍检查。忽然,我旁边有个同学叫我,并挥了挥他手里的纸条,我摆摆手让他收起来,没想到他误解了我的意思,竟然把纸条扔到我身边的过道上,我赶紧弯腰捡起  相似文献   

5.
寒假前的一天课后,我发现陈坤同学手上有一本书——《帕夫雷什中学》。他说已读过两遍了。这部教育名著,十五年前我曾读过两遍,  相似文献   

6.
另一片风景     
车英 《中小学德育》2021,(4):77-77,74
对于从事特教工作的我而言,教师节和昨天、今天、明天一样普通,从不敢奢望有什么不同。而惊喜,在那个教师节悄然而至……我所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经常是刚刚教过的知识,过一会儿他们就忘得一干二净,更别提等到第二天了。于是我只能一遍两遍,成百上千遍地再教,可谓是"教你千遍"也不厌倦。有的学生今天犯错,给他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说听懂了,第二天同样的错误再犯一遍。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姿势     
在我的书架上,排列着许多期的《广东第二课堂》,她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欢乐时,她们与我共享;忧愁时,她们替我分担。里面有一期已经显得有些陈旧,因为有一个故事——《母亲的姿势》。它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相似文献   

8.
蔡英 《教育文汇》2010,(11):48-48
这几天,我和儿子共读了黄蓓佳写的《我要做好孩子》一书。这本书文字清新幽默,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仿佛再现了孩子的生活场景。儿子如饥似渴地看完了一遍又开始看第二遍,我笑着问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终结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阳牧村摘自《余光中诗选》)今生今世@余光中~~  相似文献   

10.
谢谢你的爱     
读者来信编辑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中学生时代》的小读者,我十分喜欢看你们编的期刊。每当期刊拿到手里,我总是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不知书里有什么好吃的把我迷住了。以前我最不爱查字典,《中学生时代》里有很多我不认识的字,但我很乐意去查,  相似文献   

11.
读懂母亲     
我和母亲间总是有说不清的矛盾,这让我苦恼极了. 那天,我又和母亲吵了起来,母亲生气地摔门而去.我真的不理一解,她为什么总是那么唠叨,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我实在无法忍受.  相似文献   

12.
有感而发如题这句话,是缘于近段时间和学生的线上交流互动。疫情仍在蔓延,假期延期。统筹考虑后,我在班级中安排了课内古诗文背诵活动,学生根据我的安排每日发语音供我评价。最开始的时候,可想而知,一些学习基础好的孩子自然轻松完成,而一些后进的孩子则真的彼此心累。他那里一遍遍发语音,一遍遍疙疙瘩瘩,我这里一遍遍收语音,一遍遍指导反馈。  相似文献   

13.
宽容的香味     
陈鑫 《青年教师》2007,(3):18-18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命的一种香味。”这句话虽然简单,却很美、很有诗意。我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着、品味着,我的心也被二遍又一遍地感动菁,凡十年来,它几乎成了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我想:每一个热爱儿童的老师都会有一颗宽容的心吧。  相似文献   

14.
假如我有一双神奇的翅膀, 我要飞遍全世界,去看遍美丽的奇观。假如我有一双神奇的翅膀, 我要飞到远古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假如我有一双神奇的翅膀, 我要飞到昆仑山看看女娲和她的哥哥结为夫妇时变成的彩云  相似文献   

15.
一、故事激趣师 :我知道小朋友们爱听故事 ,前几天 ,我读了《古今文人轶事》(罗启荣编)一书上赵树理“传经”的故事。今天我来讲一讲这个故事。(1951年秋天 ,赵树理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太行山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体验农村生活。村里有个小青年写了一篇文章让赵树理指导。赵树理看了一遍 ,说 :“你先改一次 ,明天让我看。”第二天 ,小青年把稿子改好 ,送给赵树理 ,他看了一遍 ,说 :“你再改一次 ,明天送给我。”第三天 ,小青年又把稿子改好了送来。赵树理看了一遍 ,说 :“我看你会改 ,再改一遍。”第四天 ,小青年再次将稿子送给赵树理 ,他…  相似文献   

16.
【案例】近日,我给学生听写了一些成语,其中有"金碧辉煌"这个词。批改之后,发现全班40个学生中有四五个学生把"金碧辉煌"写成了"金壁辉煌"。我也没当回事,就让他们订正两遍给我看。结果有一个学生,订正后还是写成了"金壁辉煌"。真粗心!我便让他细心地照着书再写两遍给我看。结果真让我哭笑不得,他第一遍写对了,第二遍竟然又写错了。我很奇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带学生参加县里的运动会时,我发现一位小学高年级女生利用比赛的间歇时间抄写英文句子。我觉得这个学生很努力,便走过去观察。她在抄一个简单的句子,抄了一遍、两遍、三遍,以致七遍、八遍还没有停止,她抄写时神情木然,已经近乎机械重复,手脑的联系全然失去了。我忍不住上前问她:“你写的句子已经掌握了吗?”她看看我,默默地点点头。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还抄呢?”她开始回答:“老师让我们抄五十遍。”我心里顿生烦躁,但嘴上还比较缓和:“抄个三五遍就差不多可以记住了,一边抄一边念效果更好。”我还想说些什么,但考虑到教学管理的一…  相似文献   

18.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很优秀的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自学成才,知识很扎实,亦很渊博,稍显遗憾的是他口才不是很好,肚子里的墨水“倒”不出来。上语文课时,他很少讲,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诵:一组一遍、二组一遍、三组一遍、四组一遍、男生一遍、女生一遍、全班一遍,诸如此类,不厌其烦。一节课下来,我们很少听到老师拓展的声音,也很少看见老师讲解的板书,有时能见的仅是刚上课时他写在黑板上的课文标题。  相似文献   

19.
记得小时侯,父母亲教我读骆宾王的《咏鹅》,让我一遍又一遍不停地读,背不来不准吃饭。上了小学,老师教我们一首古代诗歌,学完让我们默写,结果我没默写出来,老师就使出了杀手锏—罚抄。已经不记得抄了多少遍,只记得抄到电视节目结束,还没有抄完。童年的记忆让我对古代诗歌有了一种莫名的畏惧,到底他们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20.
给老师现在已经十一点钟了。这课文我刚抄了八遍;再抄两遍,也许已是明天……亲爱的老师——我多么希望您有一双千里眼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