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校肩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要责任。行业特色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招录拔尖学生难以获得社会认同、课程体系交叉融合有待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缺乏等困境。建议行业特色高校通过探索多元人才选拔方式、依托特色学科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内涵等措施,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实施"2011计划"为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契机。针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存在问题,论述了研究生协同创新之内涵与特性、构成要素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最近审批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运作特点,首先说明了遴选有创新潜质的研究生,进入"2011协同创新中心",从事研究,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该机制在培养方案、学术文化、资源共享、人才成长环境和制度改革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在团队创新作为和研究水平提升上的优势和实践价值;最后提出了实施"2011计划"、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抓起。为探究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对“钱学森之问”和国外开展的创造力培养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外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可归纳为七个方面: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创新型教师;改革课堂教学;训练思维方法;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强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建议以跨文化比较的视角,深入了解国内外培养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实践经验,为提升我国学生创造力、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创新计划”所包括的五大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保障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结构优化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程和研究生拔尖人才培育工程,以这五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围绕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多平台、全方位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形成了高校少年班、“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多项国家层面政策设计,高校层面形成了少年班的贯通培养、大师领衔的拔尖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的书院制、注重本科整体质量的“泛拔尖”培养等多种模式。但实践中也面临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选拔、早期选拔愿景与实际培养困难、国家政策目标与高校培养责任、资源投入需求和公众公平质疑等多方挑战和实施困难。在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法性、自主性和协同性,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认为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主体创新动力不足、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培养环境和育人生态有待优化等现实困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趋势,也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以“超限”理念全面引领育人创新,围绕理念引领、路径优化、实践育人、优化生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以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分析目前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高校继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应包括:切实遵循客观规律;进一步根据客观情况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促进教学互动、知行合一;加强制度创新,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变革;继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8.
资讯快递     
《中国研究生》2003,(3):1-1
江苏省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 江苏省从2003年开始实施以抓质量、抓内涵、抓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具体内容为: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全面改革培养模式,实施淘汰制、拔尖人才培养制、弹性学制、本硕连读制等措施;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培养单位、学科专业、导师互相结合,规范制度,各负其责。 (本刊记者采编)  相似文献   

9.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依托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研究生教育作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肩负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视角出发,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外部环境和培养过程三个方面,探讨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高杰 《教师博览》2024,(8):55-5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要求。由此可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有研究指出,学生的“学术志趣”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有一大批具备创新素养的教师。而提升教师的素养,需要明晰且不断强化教师的“学科志趣”,并将其作为专业素养提升工程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11.
拔尖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现阶段国家理科基地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基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目标和特点,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一直努力探索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机制、模式与途径。文章探讨了该校多层次、多平台、多阶段的科研训练体系,同时对该体系的不足进行了完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提升了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目标,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别出机杼的创新思维和游刃有余的实践能力则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尚人文、厚基础、强实践、理工医多学科交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培养特色,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优势,将大型仪器设备向本科生全面开放,激励学生接触前沿科学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结合实验教学中心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科教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助力新时代生命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重点,具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胜任力的教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国际上对教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胜任力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分析发现,这些挑战主要源于对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者的教师存在准入的优绩化认知、培养模式的技术化感知和对教师个体权益的忽视。专业资本理论的提出,为重构教师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者的胜任力提供了认识论视角。基于专业资本理论,提升教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胜任力需要跨越“能力鸿沟”、摆脱“技术胜任”与面向“个性重拾”。为此,需明晰教师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者的资本产权,构建专业发展导向的培养机制;夯实具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教师的供给基础,构筑教师内涵增长的保障体系;助力教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科学决策,构造教师反思成长的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14.
导师制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博雅教育理念施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科生导师制在以“一制四化”为重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综合环境构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针对当前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高校传统教学模式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不尽如人意,探讨了本科生导师制结合思政教育贯穿、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赛相长、科教融合及本-硕协同育人来助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回归与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竞争的加剧,高等教育已成为增强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中,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需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完善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积极推进研究生创新教育,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科研水平与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基于国内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教育实施过程,以“人才培养三问”为基础,提出了“过程式”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什么”→“用什么培养”→“怎样培养”→“培养得怎么样”为主线,回答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与培养质量的问题,基于“要素论”充实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具体从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内容与课程体系、培养制度与形式、教学实践、培养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为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培养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和构建中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并遵循“基础-专业-拓展”的人才培养路径,围绕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进行教学设计,构建了“三阶段”的多元化课程体系以及“3+1”多元化实验训练体系,并坚持培养过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增强人才培养的弹性,有效满足了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了我国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一体两翼四协同一目标”的拔尖研究生培养体系,并着重阐述基于优势科研团队的“四协同”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东南大学电机学科为例,介绍团队15年来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掌握的规律、形成的机制和取得的成效,以期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并非某一环节突击培养就可达成.美国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多的国家,但是它的研究型大学高度注重本科教育;我国有海外学位的学术精英大都接受的是中国的本科教育,以及在世界顶尖大学的研究生院到处可见中国学生,并不能充分表明中国的本科教育水平“并不低”.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没有高水平的本科教育,绝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如果一定要比较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何者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更为关键,那只能是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了关注的热点。文章结合研究生课堂改革和自己指导研究生科研训练,探索怎样的研究生课堂和科学研究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