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苗瑷琳 《考试周刊》2013,(47):82-83
本文以人教版、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数学史的插入年级、侧重点和呈现方式出发对两个版本教科书中的数学史进行比较,得出两版本教科书数学史的编写特点,以期为小学数学教科书相关数学文化内容的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翻译批评呈现静态特征,无法从广度和深度上对译文质量进行客观评价.语料库翻译学的批评范式使得翻译评价呈现动态特征.在此翻译评价范式内对《海上花列传》英译本的标准类符/形符比、词表、关键词、逻辑连接词、可读性等进行量化分析,并和FLOB和Frown语料库中的小说子语料库进行对比,从而对小说英译本的译文质量进行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3.
教科书的空无内容与教师的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科书的空无内容是教科书中应该呈现却没有呈现的内容.教科书的空无内容有的偏于社会价值,有的偏于学生发展价值,有的偏于知识价值.教科书的空无内容主要由意识形态的干预、编审者的视阈局限和教科书更新缓慢造成的.教科书空无内容对教材编审、教材使用和师生教学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国际意识是社会科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并在一系列社会科教科书的编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国际理解教育的视角来看,教科书对异域文化的编写与设计既重视知识的呈现,更重视通过具体文化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文化识别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反思能力.教科书中的这些内容设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科教科书编写者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科书插图以表现形式、文化内容为标准进行分类并统计不同类别的插图数量。形式上教科书的插图主要为非卡通,在文化内容方面插图既有文化输入又有文化输出,插图传递的文化内容涉及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三类,且这三类文化主要传达真、善、美。通过研究得到教科书插图的呈现形式必须与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相适应、教科书插图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教科书插图体现了多地域文化交流和教科书插图传递的文化并没有表现盲目的西方文化崇拜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教科书的空无内容是教科书中应该呈现却没有呈现的内容。教科书“空无内容”形成主要原因在于教科书内容选择受国家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教科书内容更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科书编写者主观原因等。针对教科书的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应提高课程标准制订者、教科书编写和编审者的综合素质和学术境界,并广泛采纳社会各层的编审意见,建构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强化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促进地方和学校本位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教科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典型的输入性材料,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因此,改进英语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有助于克服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失语症,提升其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与能力。比较中日初中英语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后认为,我国英语教科书包括的传统文化应更加多样,分布应更为均衡;应增加显性的用英语介绍传统文化的内容;结合语言学习活动,教授介绍传统文化的方法;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表达和呈现方式应传递更为积极的价值取向。为此,课程标准相关部分首先应对传统文化给出更具体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科学本质教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教科书作为科学教学的核心课程资源,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内容分析法对美国《科学入门》教科书中科学本质观的分析表明,该教科书呈现了较为完整的科学本质观;突出科学的实证性、暂定性与发展性;为科学划界,区分科学与非科学;显性呈现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注重体现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影响;所呈现的科学观是实践优位的。该教科书呈现的科学本质观能够为我国理科教科书编写提供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学者对中小学教科书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的探讨包括教科书的功能和地位、教科书制度建设、教科书的结构以及教科书的评价等;微观层面的探讨包括教科书内容的社会学分析、教科书插图研究、教科书的话语呈现方式研究以及从文化角度对教科书文本所呈现的内容进行分析等。站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时空里,解读我国学者对教科书的研究,发现其中表现出一些不平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构建了高中物理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比较模型,并以人教版选修3-1和美国高中物理教科书holt physics中的电学部分为例,从章节安排、文本编写、栏目设计思路、插图设计及习题设计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美物理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特点和差异。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现行中学英语新教材呈现一纲多本,多样化的特点。它们从不同程度上折射了课标的课程理念并凸显了教材的情感、文化、策略和思维等方面的优势。而一线教师对教材隐含的思维因素还尚未有过多的关注。文章就以初中英语仁爱版教材为例,探讨初中英语教材的思维优势及在教学中应如何发挥这些思维优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多种大学英语教材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行的广泛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内容只注重英语语言的应用性及可读性。教材的编写思路应从以语法为纲,以语言为中心转向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主。教材应将语言知识、语言能力、素质教育和趣味性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感受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时,能更好地拓展知识面,提高整体的综合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伴随新课改深入实施,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使得英语教科书文化功能日益凸显。人教社在不同时期出版的初中英语教科书在中西文化、城乡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方面不断寻求突破和平衡以满足不同群体文化需要,力求完善英语教科书中不同文化内容配置结构,促进英语教学文化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今的外语教学中,联系文化学习语言这一命题,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缺乏对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会经常导致英语学习中文化干扰,文化休克的现象发生。因此,教师应把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当作英语教学的有机部分予以重视。鉴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西方文化基础薄弱,课时少这一特点,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讲授应遵循实用性原则,针对教材出现的具体的文化现象随语随文加以诠释,帮助学生尽快获得一种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对英美原文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5.
浅谈职业人格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人格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各类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一支主导力量,承担着培养职业人格的重任。现代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技巧的同时,还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人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校园文化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健康的职业心理教育,坚定的职业意识教育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的具有健全职业人格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言,中小学课本及文化品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本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文化的代表、标示与档案。因此,课本必需文字无瑕、细节完善、质量上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能,课本的影响力、作用力颇大。所以,编写、生产课本须用心、用力地反复审读、打磨。让课本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无恙是保证课本文化水平之本、之需。有效保证文科、理科课本的品质,要聚焦、完备文字、细部。编、审课本者当切实承担责任,生产课本的所有环节都应当严谨、苛刻与认真。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内的英语泛读教材偏重西方文化的导入而忽略中国文化,呈现明显的文化失衡状态。英语泛读作为语言和文化输入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双语文化能力,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文化的杂合、教材的编排上应注重科学性、教材的评价应坚持双向性标准。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英语语言的学习效果容易受到跨文化沟通因素的影响。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会提高旅游英语的学习效果,进而增强其职业竞争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升自身跨文化素质,注意语言教学中的非语言沟通,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敏感度。  相似文献   

19.
道德文化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特珠的意义,学生对学校有着审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识极组织开展道德文化活动、净化校围道德文化环境、规范师生道德文化言行等方面的期待。为了满足学生的期待,学校需要打造道德文化素养培养平台.科学编制活动的系列方常,重视生活细节的培养,整合学校的教育力量,提升教育和管理人员的素养,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意义日益提高,而中国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又日益凸显,由此有教育者疾呼应调整大学英语教材以增加中国文化渗透。而本文作者则认为这建议有不合理之处,首先,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根本原因是文化知识缺失,而非英语表达方式缺失;其次,在调整过程中,"具体选择哪些内容"和"具体在哪个阶段使用"这两个关键问题目前尚没有得到合理解答。同时,此类建议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效用并不大。因此,本文作者认为调整大学英语教材以增加中国文化渗透应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