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受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做人,做社会的合格成员,做国家的够格公民。”就学生个体而言,学生成长的最终目标是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因此公民教育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而通过公民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逐步锻炼学生的公民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公民素养是学生终身幸福的基石。公民教育将带领学生顺利、和谐地走向社会生活,获得自身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因此,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提升大学生公民素养,大陆高校积极探索各种有力措施对其进行培育和引导。根据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实施的融渗式教学,探索台湾地区融渗式教学的开展背景、主要特征及基本做法。在特征分析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融渗教育体系;凝聚教师共识,推进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融渗教育实施;树立“以生为本”理念,深化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融渗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教师必须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知”“信”“行”三方面进行思考与实践,有效实现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的教育目标,进而培养有信仰、有理想、有尊严、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出,教育应把“提高高中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作为教学手段,而“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才是高中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把义务教育数学的总目标落实在提高公民的基本素养上,把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作为一项数学学科重要的任务提了出来.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从应试型向素质型方向的转变.标志着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成为民族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接触和认识媒介、参与和利用媒介的动机、目的和行为的总称。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有利于强化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公众的人文精神,为媒介环境的改善和传播效果的改进以及民主社会进程的推进起到积极作用。提高全民媒介素养,需要提高传播主体(“媒介公民”)、接受主体(“社会公民”)和“政府公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优化媒介生态,使媒介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面向信息社会的创造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社会里,每个公民是否适应社会变迁和科技、经济竞争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公民个体的创造性品质。公民的创造性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创造性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创造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实际产品,又能使学生精神境界升华,提高精神素养。  一、创造教育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创造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  科教兴国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广的要求,国要“兴”,教应“新”。教的“新”从何而来?只能从创造教育中来。创造教育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是对人…  相似文献   

8.
马素   《广西教育》2013,(42):67-68
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即人文化精神,其重要价值在于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与熏陶,使学生思想更健康,  相似文献   

9.
蔡惟一 《成才之路》2013,(29):82-83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把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与培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更是责无旁待。结合课程和专业,将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与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公民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通过已有的相关实证数据,分析我国大学生公民素养的现状与问题,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素养尚存在公民素养基本常识欠缺,公民意识没有转化为参与行为以及缺少有效的公民参与平台等问题。因此,构筑一个以学生、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参与为目标的公民素养提升机制,是公民教育实效性提升的重要使命和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化学 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终身发 展的重要基础。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 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化学学科 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解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与社 会责任”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是社会实践,将公民意识的培养紧密地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要在内容安排、方法选择、资源挖掘、机制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在“引领学生更好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坚持公民意识的教育,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成长作出更大努力。  相似文献   

13.
信息素养逐渐成为信息化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同时也是“终身学习”、“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必备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伟 《天津教育》2006,(6):53-5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中采用“数学素养”一词,就是出于对学生整体素质在数学方面的要求以及对这种目标的追求而提出来的,因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就数学素养的内涵以及数学素养培养的基本途径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也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的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如何真正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王银 《考试周刊》2014,(57):123-124
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人文素质关乎国民素质,培养人文素养,是整个社会,更是教育事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更有人文教育方面的优势,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历史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掘人文教育内容;创设情境,由境生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走出课堂,体验历史等途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1日,中美合作“公民教育”项目启动会在昆明召开。中美合作“公民教育”项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云南项目)是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Y AES)与美国加州洛杉矶公民教育中心(C C E)在云南省合作开发的学校教育项目。“公民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作为积极的公民和管理者的使命感;培养学生有效参与政府管理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能力和效率观念;提高学生对公民参与政府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公民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是编制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方案,并向有关政府和机构推荐该方案,使它能够成为立…  相似文献   

18.
正品德和公民教育在新加坡的教育系统中位于中心地位,通过品德和公民教育,学生学会对家庭和社区负责,理解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品德和公民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公民。品德和公民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学习态度的培养。品德和公民教育是21世纪学生竞争力和学习结果的核心构成部分,该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为:核心价值观、社会和情感竞争力、公民素养、全球化意识以及跨文化技能,这些因素对于品德和公民教育的形成起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公民社会逐渐形成、公民意识逐渐觉醒的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公民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一种建构能力,使学生能够建构自己的公民身份,进而能够建构公民社会,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成为公民的教育”是一种直面我国现实的、具有创生取向的学校公民教育新理念.“成为公民的教育”落脚于学校日常教育实践,创建班级公民武生活,让学生在班级中正如“公民”一样生活.“成为公民的教育”是在创建班级民主法治的公民式生活中完成的,即:通过班级自治与民主,实现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通过班级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通过参与班级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通过班级公民式生活体验,使学生自主养成公民能力.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见,人文性是历史教育的本质属性。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历史教育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