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必修1模块中“对细胞质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实验为线索,以HPS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进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价值的回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分裂走向融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重视和普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既要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创新精神,也要注意与专业技能培养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3.
朱爱娟 《成才之路》2014,(36):37-37
小学科学教学注重实践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意识。但是这不是小学科学仅有的教育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其实,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能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使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完人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完人” ,而不是造就只有科学技能而缺乏人文素质或只有人文知识而不懂科学技术的“半人”。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导致科学教育的强盛和人文教育的衰微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又强化了这种重科技轻人文的价值取向 ,因而高等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上出现了失衡 ,成为一种培养“半人”的教育。要改变这种现状 ,实施完人教育 ,就必须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同时 ,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科学本身不只具有科学性,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教育注重其科学性,忽略其人文性,导致在科学教育中过分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在现代科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人文精神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体现,结合实际探讨了初中科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包括制订包含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挖掘科学教材的人文素材,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倡导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新《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把高中物理具体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即“三维”课程标准。同时要求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愿望的人才。而科学的方法是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的方法是思维、理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桥梁。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一理念准确地阐述了中学教育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中的核心理念。当前,如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中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育的文化回归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一种文化,其人文性是内在的。目前我国科学教育片面性的一个最重要表现就是其人文性的缺失,人们对科学认识和理解的肤浅、人们对科学实用价值单方面的强调以及人们思想观念转变过程中存在的惰性等是几个方面的重要原因。“整合论”建立在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基础上,预设了科学与人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实际上决定了科学与人文整合的不可能性;“挖掘论”视野中的科学仍然是学科意义上的科学而不是文化意义上的科学,局限于挖掘学科范围内的科学精神而不是更广泛的文化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因此,“整合论”和“挖掘论”都存在局限性和认识误区,不是解决科学教育片面性的有效途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科学的文化回归,在科学的文化背景下而不是单纯的学科背景下开展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文化回归有助于人们全面理解科学,是实施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前提,有利于消除全球性危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以科学的方法培育科学的精神--大学怎样进行科学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实行科学教育应当重视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形成研究氛围,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准研究状态;同时要在教学内容调整、科学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建构和问题情境设立等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挖掘科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及科学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代教育核心理念,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新课程学科教学所追求的境界之一就是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核心,以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职教育"重技术、轻人文"的现状,研究者提出"理论和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模式,通过建立由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构成的"三大教学体系"和人文教育团队、实践平台、人文职业校园建设构成的"三大保障体系",把人文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科学教育与人教育并非独立的两种教育,而是同一教育的两个方面,二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科学与人的含量不同。基于此认识,所谓“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整合”未免有失偏颇了。  相似文献   

13.
理工科大学生必须具备人文素养已成共识,而经济学思维则是人文素养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事”,人文素质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经济学教育就是教学生怎样“生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自2017年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健康中国战略。然而,现阶段我国诸多医药类院校和专业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无法最大限度地为全面达成国民健康大业添砖加瓦。在探讨医学人文和医学人文素养两大核心概念,并借由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展开现状探析的前提下,明晰了医学人文教育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欠合理,实践教学环节普遍缺乏、教学手段单一,医学人文教育形式缺乏创新、师资力量不足,等等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最终建设性、有针对性地提出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育管理、改进课程设置、营造学术氛围、推进师资建设、打造融媒体平台六大层面的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改革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大学理念、文化自觉、通识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灵魂"、"筋骨"和"肌理",完整地构成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一个完整"人"的教育。文章从文化自觉谈起,通过缩小文化自觉的外延,逐步分析文化自觉对于大学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意义。笔者站在文化自觉的角度,试图从高职教育的现状中探索出人文教育的筋骨和脉络。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求善、求美和求自由的精神.反思体育学发展中一直缺乏这两个根本的营养元素.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人本思想的回归,给体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体育学要想有较大的突破,改变目前这种举步维艰的局面,就必须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到体育学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在重庆举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众多专家围绕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这一主题作了报告。回顾2002年论坛主题"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阅读了会议资料"国际视野,中国道路——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回顾与思考"和多位专家有关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文章后深刻的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将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师范教育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外阅读是培养师范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参与校内外社会活动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本性区别及统一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文化”应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种种无根据地扩充人文精神意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本性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两种文化的统一必须立足于它们对人性的完满实现所能做的贡献,进而通过哲学的平台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最终在人性上实现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的古典教育在“一战”期受到人们的抨击,英国教育家利文斯通则认为,古典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理性和塑造国民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自由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仍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并应在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笔者认为,利文斯通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实践中的人文教育及其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特点,即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层次性和多元性;高等教育制度管理的科学化;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文关怀。文章认为,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经验,中国在21世纪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发展目标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的层次性、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高等教育管理内容的民族化;高等教育微观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