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应红 《教师》2013,(19):106-10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通过数学日记不仅可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他们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感兴趣之处。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进一步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评语中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肯定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要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要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变"看演示"为"动手操作",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数学实验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知识的乐趣,提升思维能力,并拥有创新的机会.数学实验是促进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超市"越来越得到许多人的喜爱,究其原因,也许在于它提供了许多选择的自由、自主的空间。在新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努力运用超市的特点构建自主、开放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能自由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给学生以"超市的自主与宽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快乐课堂,一起走进我们的数学"超市"。一、我们的"课堂超市"1.选择适切的学习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的,先后之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这不仅给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从数学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着手,重点探讨了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的学习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代教育的需求.现代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增进知识与友谊,提高对数学的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执行力"是指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通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体现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对教师解题思路的模仿和对数学习题的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具教学的运用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对学具的运用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怎样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发学生去主动探究,最终实现学生对教材的真正、完整地理解,就成为我们的任务,本文主要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中学生学好数学的几点建议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们提倡在生活中学数学。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就应不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我们还应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因为数学活动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通过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中获得体验与直接经验的课程。数学活动课的设置,能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应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提高自身解决数学实际能力。数学活动课有以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如果要用颜色来描述"数学",那一定是黑白灰,冷静而闪烁理智的光芒。而"绘本",那一定是丰富如彩虹一般。当"数学"遇到"绘本",无疑是给黑白灰穿上了七彩的外衣,所以数学绘本之于"数学",更绚烂;之于"绘本",更智慧。对教师来说,如果用好了数学绘本,那将为课堂添光彩,对学生而言,数学绘本会把他们带入不同于以往一板一眼的学习情境中来。现今,我们也在不断尝试,通过数学绘本的阅读和小学数学课本的结合,给儿童提供更多学习数学的体验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的实施,赋予了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崭新的面目,数学课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和"技能移植",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共同讨论、互相交流的学习来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内涵,探讨数学方法,利用小组集体的力量来完成数学的创造学习,扩大数学学习的视野,同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互助协作的精神,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习惯等非智力素养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改背景下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习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它是在不间断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的学习上的习性,它是逐渐养成的一种不易发生改变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就仿佛是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快速地解决和处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传统的讲解式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扎实牢固地掌握知识,却在应用的时候缺少灵活性,为此我们必须改善教学形式,寻找最适宜数学的学习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自主学习"理念在数学课堂中逐渐盛行起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知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改变原有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积极提倡做中学数学,探索中学数学。"自主探索"是新课程倡导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依据这一理念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以下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陈祥 《考试周刊》2014,(41):73-73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找、做、问、玩、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7.
冯回祥 《湖北教育》2007,(10):41-44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主动参与,关注的是改变学生单纯"听数学""练数学"的状况而实施"做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种学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尝试数学建模,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中完善数学模型,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也疯狂     
畏难、自卑、要面子等情绪阻碍了许多学生在数学道路上前进的步伐,我们能否也在数学上"疯狂"一把,让学生学得"乐","乐"于学呢?首先应该使教学个性化,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并尊重差异性,让学生在不同的发展中学习数学。其次兴趣是关键,从创设问题情境和建设"动"课堂激发学习兴趣,最后通过合理的小组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各自的个性、能动性,消除学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