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办学的根本宗旨和指导方针,教育界对这一方针理论层面的思索较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可以看到它在内涵上涉及三层关系,从宏观层面上看,它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从中观层面上看,它代表了高职教育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与办学模式;在微观层面上,它展示了高职教育的具体途径与方法,指向于认证教育和认岗培训完美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一般职业"导向性与"技术教育"的类型化;表现出高职办学层次的灵活性与多元化;它既是高职教育的指导原则,又是职业教育办学成果的衡量标准,具有二重性.对其自身进行深入细致的内涵、特征剖析,有助于在高职教育实践中正确处理好与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关系,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与特色办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与特色办学问题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探讨.宏观层面,从发展现状、政策导向和特色发展的角度,分析高职教育发展的背景;中观层面,从教育目标、职业能力、职教功能、专业设置的角度,研究高职教育的发展走势;微观层面,从技术特色确立、特色办学模式选择、教师岗位设置的角度,探讨高职特色的创建.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从宏观上来说,是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等外部发展环境变革的需要;从微观上来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既完善了中国教育体系,发展了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又解决了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之间的矛盾,深化了发展内涵,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开辟了新方向。但是,高职院校要形成办学特色,还要权衡风险与安全、代价与效益、僵化与创新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论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诸如:“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的办学方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结合”等等。但所有这些探索都是立足于高职教育的“外在目标”即功利的目标。从“办学”角度来说,这是高职教育存在价值所必然。但是,将这种价值观运用于教学论中就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从就业率看"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通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与办学模式的相关性分析,对“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五位一体办学模式与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五位一体”办学模式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进一步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的转变。本文就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从升学导向转变为就业导向、办学特色从学科本位转变为职业能力本位、办学方式从“单一制”转变为“双元制”、“多元制”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办学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中高职教育贯通具有思想更新、职教集团支撑、政策保障的特点。中高职教育衔接有效性内涵要素主要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包括思想观念、政策制度、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配备、资源一体化配置等。通过分析影响中高职教育衔接有效性的内涵要素,设计了评价中高职教育衔接有效性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评价方式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略论以通识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办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便成为高职院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以通识教育为契机,打造高职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应当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导向。必须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深入推进通识教育,才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袁俊 《成人教育》2015,(8):92-94
近年来,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合作缺乏有效性,低水平重复办学较为普遍,合作课程及外方师资质量有待提高;从学校层面看,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外方专业课程难以开展,学校对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及外方教师教学的监管乏力.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促使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职从诞生起就凸显了鲜明的就业特色,国家有明确的针对市场办学的政策,职业技术学院也多以“以就业为导向”为办学理念,但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实践中,应谨防三种倾向:即人才素质上谨防一次性倾向;学校定位上谨防应声虫倾向;教育实质上谨防急惊风倾向。高职与就业的联系也应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人才,面向就业市场,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出服务,与就业市场相结合,成为地方高新技术的孵化站和传统技术改造的服务站。服务就业,也创造就业;立足就业,又指导就业,这才是高职教育应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大学概念及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内涵为切入点,从理论上将大学办学指导思想自宏观到微观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作为教育价值观的办学指导思想,作为大学定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及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并从三个层面概览归纳了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最后得出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三个特点: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谈订单教育中校企结合的推进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它正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订单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新亮点。但是,尽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果,  相似文献   

13.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确定了高职教育办学的新定位,指明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就业率作为考核评价高职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不仅是一个标准和数字,而且反映了学校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从形势发展看,“以就业为导向”已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有关精神,已成为现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新命题。基于这一命题,笔者认为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系统设计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其内涵十分丰富,涉及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全面正确贯彻这一方针,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纵向上由学校办学、教育教学、学生就业三个子…  相似文献   

16.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笔者介绍了高职教育走产学研发展之路的几种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模式;“订单教育”培养模式;董事会合作模式;成立研发、培训中心合作模式;围绕优势专业发展校办企业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越 《中国考试》2004,(6):48-51
近两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以迅猛的势头飞速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日就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通过三年的高职教育,我们的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学生能否达到人才的培养标准.而这需要借助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监控。那么我们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教育的状况、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高职院校在实施订单式教育过程中要正确理解订单式教育内涵,要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内容与岗位需要有效地对接,更好地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为企业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高职教育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高职院校工作重心转向“做强”出发,指出高职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推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十年的高职教育办学实践中,基于服务宗旨,树立了正确的办学理念,坚持了科学的办学定位;以就业为导向,提升产学合作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了人才培养环境,增强了主动服务能力,丰富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连续4年3077名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达到9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