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水驱油剩余油分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油藏水驱油微观机理及不同井区的水驱油影响因素,将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和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对不同井区岩样不同阶段水驱油后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别对文昌区A、B井及涠洲区C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驱油前,小孔隙基本不含油,油主要分布于中等孔隙和大孔隙内;水驱油后,A井和C井驱油效率中等孔隙高于大孔隙,岩样表现为亲水性,中高渗储层非均质性强,使得大孔隙驱油效率低;B井大孔隙驱油效率远高于中小孔隙,注入水主要波及大孔隙,难以波及中小孔隙。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增加驱替速度可以增加采收率。长期水驱可以增加油藏采收率,亦可通过调剖、堵水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水驱油开发潜力。因此对于中高渗储层来说,通过对不同孔隙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注水开发方式,提高油田的动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该文设计了CO2-水注入驱替致密油的仿真实验,引入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水驱、CO2驱和CO2-WAG驱替纳米孔道内致密油的微观动力学过程,研究了驱替过程中的气、水、油的流动行为、所受阻力及各组分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分析了三种驱替方法的驱替效率、驱替速率和临界驱动压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本实验深刻理解了油气田开发的不同驱替方式的微观过程以及不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驱替过程的影响,掌握了研究油气田开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创新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家庄油田陈25块属薄层稠油油藏,由于原油黏度高,水驱开发后进行化学驱,但易发生指进现象,造成驱油效率下降。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优选了一种水溶性化学降黏体系。该体系与地层水配伍,在50℃时,400 mg/L药剂可使原油降黏率达99.5%,600mg/L药剂可使水的黏度提高6倍,600mg/L水溶液可提高驱替效率20%以上。在室内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现场驱油试验,对于试验井组,累计注入化学剂溶液1.07×104m3,处理半径50 m,累计增油363 t。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化学驱体系可降低油井含水,提高波及体积,改善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水驱开发油田是一个十分庞大和复杂的动态系统,其状态变化规律非常难以掌握。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油田,提高水驱开发油田的效率,在详细分析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内部因素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方法,建立以计算机技术支持的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实现方法,包括数据库设计、软件模型建立和图形统计报表输出等。研究和开发了以满足油田开发工程技术人员决策需求的智能系统。该系统能使油田企业决策者实时掌握油田开发效果,及时调整开发措施,确保油田水驱开发沿着高效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田普通稠油储量10.5亿t,以注水开发为主,针对该类油藏在水驱过程中出现的含水率上升快、水驱增油能力有限,水驱波及系数小、动用储量低、原油变稠、水驱后期增油困难以及水驱采收率低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阐述转换开发方式的必要性;通过对稠油油藏热采筛选标准、水驱后剩余油分布及现场开展的试验分析,证明普通稠油水驱转热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水淹层测井解释评价的关键在于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及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的可靠性,二者结合所计算的驱油效率或含水率是划分储层水淹级别,对水淹层进行定量评价的根本依据。目前水淹层测井评价精度不高,容易导致解释失误,采用新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势在必行。通过对新提出的使用径向电阻率比值计算储层含水饱和度公式在西北某油田开展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果表明,使用新的含水饱和度计算公式,能够解决油田水淹层的评价问题,根据建立的标准,可直接使用所计算含水饱和度资料对水淹层进行分级评价,不需要计算驱油效率等。水淹层解释符合率提高到85%以上,提升了常规测井资料在水淹层评价中的重要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油藏注水压力高,水驱波及体积小,效率低是制约采收率提高的瓶颈。降低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增加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是该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路径。选用牛庄油田牛25-C砂体的岩心、原油和地层水,在表面活性剂筛选基础上,从注入段塞、界面张力、注入速度3个方面开展降压增注试验研究,为矿场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港油田A区开展污水聚合物驱油试验研究,通过污水聚合物驱油体系的筛选和现场污水的处理,分别对五种聚合物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四大特性(增粘性、抗剪切性、稳定性、驱油性)。室内研究表明,污水配制聚合物驱油可有效提高污水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加入适量稳定剂、杀菌剂可提高聚合物的稳定性;污水聚合物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驱油效率。该研究成果在A区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增加产油量、降低含水、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同时可以节约清水,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注水开发油藏最终采收率通常虽然只有原始地质储量的30%~40%,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注水开发仍然将是油田开采的主要生产方式,因此提高注水开发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水在不同驱替位置的油相驱替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发现油相分布不同驱替效率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针对CO2在驱油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气、液、超临界等不同相态,常规经验方程很难进行计算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四种经典的立方型状态方程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了PR-EXP方法,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计算精度比单独使用PR方程和EXP-RK方程更高。对CO2黏度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吻合较好,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要求。应用SRK状态方程,对CO2的比热容,Joule-Thomson系数等热物理性质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相态变化对CO2物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体系加泡沫具有的较高流度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地封堵高渗透性地层,最大限度地提高波及体积,增加洗油效率,二元体系泡沫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微观仿真模型进行驱油实验,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二元泡沫复合体系驱油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二元泡沫复合体系驱油过程可以形成前沿、中部和后部3个明显的条带,前沿条带基本上没有完整的泡沫存在;中部条带和后部条带出现稳定泡沫,中部是三种渗流共存,后部是以泡沫渗流为主。泡沫在二元复合体系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挤压占据、选择性堵塞大孔道和剪切携带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然能量较弱、油藏渗透率低、能产低是油田在开发中面临的的主要问题,需要注水补充地下能量来继续开发,又因为地下有天然微裂缝存在,增加了注水开发的难度,所以油藏注水后见效、见水差异较大。为了提高驱油效率,有效地扩大波及面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改善驱替状况。分层注聚工艺主要可分为单管注聚工艺和同心双管注聚工艺两大类,单管注聚工艺主要有偏心单管、单管多层分注以及其它单管注聚工艺等。分层注聚工艺可以相应的控制层间聚合物溶液的吸收量和注聚剖面,避免聚合物沿高渗透带单层突进,使难动油层得到开发,效果好于普通注聚工艺。并且在矿场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地层特征对比提出在陕北地区应用分层注聚工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玉家湾油田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采取压裂方式投产,目前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通过分析该区的注水动态和驱油效率,对注水效果进行评价,及时掌握地下油水运动规律。最后针对注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调整方案,保证高产稳产,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评价一个人机界面设计的优劣,除了其功效性外,还要对其使用过程中人的因素加以考虑。利用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对人机界面评价中与用户相关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相应模型,对其进行合理评价。通过实例演算,证明所提供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分别研究了2010年数学建模竞赛A题问题2中储油罐体积与无变位高度的关系、变位后高度与无变位高度及变位参数的函数表达式,然后用数值方法求解变位参数等问题.给出了罐容体积表达式、变位高度表达式、变位参数的值和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10cm的罐容标定值.由于油的体积与变位参数无关,那么根据油的体积去确定变位参数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A 9-story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ponse of joints due to sudden column loss. Three different models are developed and compared to study the efficiency and feasibility of simulation, which include substructure model, beam element model and solid element model.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structure model has a satisfying capability, calculation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to predict the concerned joint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ubstructure model and a kind of semi-rigid connection for concretefilled square hollow section steel colum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es are conducted by the alternate path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 removal of the ground inner column brings high-level joint moments and comparatively low-level axial tension forces. The initial stiffness and transmitted ultimate moment of the semi-rigid connec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rame behavior, and their lower limit should be guaranteed to resist collapse. Reduced ultimate moment results in drastic displacement and axial force development, which may bring progressive collapse. The higher initial stiffness ensures that the structure has a stronger capacity to resist progressive collapse.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The technology of using waterjet for cleaning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engineering.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using waterjets for cleaning. Most of them are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ean-ing parameters and cleaning effectiveness (Louis and Schikorr, 1982; Summers, 1982; Liu et al., 1999; Taggart et al., 2002). However, few researches are related to the optimization of cleaning parameters to improve cleaning performance even if it is very cru-cial for fully…  相似文献   

18.
当憎水膜孔径小于乳化液滴的直径时 ,可高效分离油包水乳化液 .为此研究了膜孔径、膜厚度、透膜压力和乳化液组成对破乳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膜孔径和透膜压力明显影响破乳效果 ,而其它条件对破乳效果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乳化柴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柴油为原料,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醚(OP—15)作为主乳化剂,以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山梨糖醇酐单油酸脂(Span—80)为辅乳化剂,对掺水柴油乳状液的配制条件进行实验,确定了不同用量的乳化剂形成W/O型乳液时的最大掺水量,同时考察了不同的燃烧条件下掺水柴油乳液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