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巧用课题,引发探究,培养梳理文章联系的能力 1.知蝙蝠 师(出示蝙蝠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生:认识。它是蝙蝠。(师相机板书“蝙蝠”,引导学生跟着书空。) 师:你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生:蝙蝠是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2.
一、谈话导入新课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我们上课,丁老师心情很激动。早上5∶00就起床了。你们呢?生:我也很激动,我是6∶00起床的。生:我是6∶30起床的。……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刻的?生:妈妈提醒的。生:自己看钟表的。……师:(投影出示各式各样的钟表)对,钟表是我们用来记时的工具。哪些同学会看钟表上的时刻?(许多学生举手)教师逐一出示表示2∶00、8∶05、10∶50、2∶55等时刻的钟面图,让学生试读。在读法有争议的10∶50和2∶55的钟面图旁画上“?”。师:这些时刻你是怎么看的?(…  相似文献   

3.
徐宁 《江苏教育》2008,(8):41-42
一、谈话导入师:最近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圆的知识?你对圆有了哪些了解?(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个圆,依次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周长)师:你们还听说过哪些有关圆的知识?了解它们吗?(学生回答:听说过圆的面积,知道有个公式能计算圆面积,很想知道公式是怎么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片段一:等一等,我会说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关于圆的哪些知识?生1:我知道圆有半径。生1说完后并没有坐下.似乎在等待老师对他回答的肯定评价。师停顿了一会儿.回应道:“还有吗?把你知道的关于圆的知识一次性说完,好吗?”  相似文献   

5.
犤教学过程犦一、谈话引入1.设置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单价吗?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的单价?生:我们还知道作业本、练习本、铅笔盒等的单价。2.记录信息数学书8.1元,作业本3.25元,练习本0.5元,铅笔盒6元。3.提出问题师:根据这4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买一本数学书和一本练习本共需几元?算式是:8.1+0.5生2:买10本数学书要多少元?算式是:8.1×10生3:一本数学书比一本作业本贵几元?算式是:8.1-3.25生4:铅笔盒的单价是练习本单价的几倍?算式是:6÷…  相似文献   

6.
实录一:师:同学们,看到《捞铁牛》这一课题,你会想知道什么?(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生甲:我想知道为什么要捞铁牛?生乙:捞铁牛会遇到哪些困难?生而我想弄清捞铁牛的过程,是靠什么把铁牛捞起来的?评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是其主动发展的心理基础e"你想知道什么?"这一问题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因为每个学生对新事物都有个人的想法,思维的空间很大。教学伊始,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望。师:怀雨和尚做的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生:怀雨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  相似文献   

7.
学习例2,弄清道理,掌握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买东西,看小明买了什么? 师按顺序出示(投影出示) 师:谁能完整地说出这幅图的意思? 生:小明买苹果花了3角钱,又买了3个梨,每个梨2角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要求一共花了多少钱?你是怎样算的?怎么列式? 生:先把小明买苹果的3角钱和买3个梨的6角钱合起来。列式为3+2+2+2=9(角) (师将图中的“?”角改为9角。) 师:谁还有不同的算法? 生:买3个梨,每个梨是2角,就是求3个2角,用乘法,列式为2×3=6(角),再把3角…  相似文献   

8.
刘艳萍  杜清 《湖南教育》2000,(18):38-39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生:我国有56个民族。师:不错,这些民族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出示版图),你知道哪个民族的人数最多?  生:汉族。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民族呢?  生:苗族、傣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学生说,教师出示各民族的小朋友画像)  师:其他的民族人数少,我们称它为少数民族(板书)。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你能说出几个节日吗?你知道有哪些习俗呢?  生1:我知道端午节,端午节有吃棕子、赛龙舟的习俗。  生2:我知道中秋节,中秋节有赏月…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8、79页例4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0~13题。【教学过程】一、提出猜想师: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哪些认识?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师:这些角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它们都是三角形的“内角”。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关系吗?生:三角形有3个内角,我知道它们的内角和是180°。  相似文献   

10.
师:老师手中有一些筷子,第一次给你8根,第二次给你10根,谁有办法把你手中的筷子平均分在两个纸盒里?生:充分发表意见。①1个1个地分或2个2个地分。②先把第一次的8根平均分在2个纸盒里,再把第二次的10根平均分在两个纸盒里,发现每个纸盒装9根。师:引导学生发现怎样分会比较省时、省力。生:如果先知道一共有多少根筷子,分起来就容易多了!先把两次的筷子合起来是18根,然后我想到乘法口诀‘二九十八’,知道18是2的9倍,所以每个盒里放9根筷子,就能很快分完了!师:同学们真聪明!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认识圆”。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圆,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生:我知道圆周率是3.1415926。生:我知道圆有半径和直径。生:可以用圆规画圆。师:你们说的的确都和圆有密切的关系。说到画圆的工具圆规,你知道圆规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大屏幕出示:圆规的发明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夏朝,公元前15世纪的甲骨文中就有“规、矩”两个字,当时所说的“规”即现在的圆规)  相似文献   

12.
案例:《西门豹》教学片段 师:“面如土色”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形容很害怕。 师:形容很害怕的成语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相似文献   

13.
案例:《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片段 师:说起“重阳节”,你知道哪些相关知识?(生自主交流。然后师出示)①我国古代把六叫作“阴”数,把九叫作“阳”数。  相似文献   

14.
你听过圆舞曲吗?你知道维也纳吗?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文章《维也纳生活圆舞曲》。知道什么叫圆舞曲吗?生:圆舞曲是一种交际舞。师:交际舞?圆舞曲是一种舞蹈?生:我觉得是一种交际舞的音乐。师:是的,圆舞曲是一种为交际舞伴奏的音乐。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华尔兹。听过吗?(欣赏音乐)师:听说过维也纳吗?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维也纳?如果能简单地介绍一下,那就更棒了。生:我知道维也纳是个音乐之都,还是花的天下。生:维也纳出了许多音乐家,他们谱的曲子很好听。生:维也纳人的生活离不开音乐。师:那里的人非常热爱音乐。生:我知道维也纳有金色大厅,那是很多著名音乐家向往的殿堂。  相似文献   

15.
陈新媛 《科学课》2009,(12):38-38
教学片段 (请学生朗读关于交通工具的诗歌,略。) 师:读得真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与第三句诗“交通工具”有关的知识。让我们乘上智慧的列车驶向“第一站:我知道”。你都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呢?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师: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你们知道哪些时间单位?生1:时、分、秒。生2:年、月、日、星期。……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还知道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生1: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生2:一年有365天,二月份只有28天,而不是30天。生3:一个月有的是30天,有的是31天。……师:看来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肯定还有不少疑问,谁先来说说?生1:一年到底有多少天?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生2: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生3:这里面有什么数学规律?……师:同学…  相似文献   

17.
一、复习师:同学们,大家知道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量距离时用长度单位,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生:米、厘米。师: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米分别大约有多长?(学生比划。)二、导入新课师:如果我们要量教室的长,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生:用米比较合适。师:如果要量课本的宽呢?(学生答用厘米。)师:要量橡皮的厚度呢?(学生答用厘米。)师:是吗?你知道橡皮的厚度在哪儿吗?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橡皮捏一捏。(学生捏橡皮。)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请看这是放大的橡皮(图略),从上边起量到下边的长度是橡皮的厚度…  相似文献   

18.
余莉 《江西教育》2002,(8):31-3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几百几十的加减法(2)”例9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的广告牌后(投影展示出下图),你首先知道的信息有哪些?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约几秒钟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首先知道了这几种商品的价格。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买一台复读机和一只书包一共要花多少钱?生2:我想到的问题是买一台复读机比买一台计算器要多花多少钱?生3:我想到的问题是买这三种物品一共要花多少钱?生4:我的问题是买一只书包比买一台复读机要少花多少钱?生5:我很想知道买一台计算器…  相似文献   

19.
一、检查预习情况。了解知识经验。引发质疑 1.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昨天大家回家进行了预习,请你告诉同学们,关于3的倍数,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相似文献   

20.
一回顾内容,聚焦重点师: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恐龙》一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恐"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下面"心"字底的卧钩要指向字的中心。我们一齐读课题———生:(齐)恐龙。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对恐龙的情况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大约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就有了恐龙。师:你知道了恐龙生活的年代离现在十分久远。生:我知道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在地球上就神秘地消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