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它围绕"高深学问"这一原点,构建了一个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内中理念对于当今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界享有盛誉.该书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巧妙地找到了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高深学问,提出了著名的两派高等教育哲学的分野--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采用了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法.但是该书并没有提供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而且将高深学问作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也不是十分准确,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实际并不完全适用.高等教育哲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其功能除了解释高等教育现象以外,更应当揭示高等教育规律,指导高等教育实践.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既要重视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启示,更多地关注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又要走出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误区,更多地关注人.  相似文献   

3.
周璐 《考试周刊》2014,(84):157-158
《高等教育哲学》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是布鲁贝克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整个高等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布鲁贝克认为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点是高深学问,并以政治论和认识论为线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方芳 《文教资料》2011,(11):115-116
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布鲁贝克以"高深学问"为基点提出两大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政治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两者从不同方面深化并发展了高等教育哲学,至今仍然是当今高等教育存在的理论基础。但高等教育哲学尚未获得完备的理论形态,尽管都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历史合理性,但具有各自不足之处。本文将"人本论"作为理论基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高等教育处于大变动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以高深学问为基点对高等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了系统阐述,澄清了人们心中的许多疑问。在今天看来,布鲁贝克的许多观点对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涵盖了布鲁贝克对高等教育领域基本而重大问题的论述与理解,其中包含了他诸多关于大学的理念。本文根据书中提出的高深学问背景,对其哲学基础、学术以及服务性质方面的大学理念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展开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研究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本质特点。故认识大学当从高深学问始,研究大学教学也要抓住“高深学问”这个关键。一什么是高深学问?目前人们对之还没有一个清楚的界定,大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对“什么是高深学问”引用最多的是布鲁贝克在他的《高等教育哲学》中对高深学问所作的说明:高深学问即是或者“还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交界处”,或者“虽然已知,但由于它们过于深奥神秘,常人的才智难以把握”的那些学问。布鲁贝克虽然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些学问的“高深”特征,但仍然认为“所谓‘高深’又是极为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从哲学理论上进行探讨.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作为西方第一部从哲学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专著,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如果从创作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视点对该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高深学问.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从哲学理论上进行探讨。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作为西方第一部从哲学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的专著,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如果从创作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视点对该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高深学问。  相似文献   

10.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澄清了高等教育哲学的重要作用,以高深学问作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以冲突中的和谐论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观,引出高等教育为谁服务,并阐明普通教育应与专业教育携手等哲学观点,为反思当下高等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但该书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并不完全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因此,要辩证地看待书中的观点,以更好地突显其内在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以“高深学问”为基点提出的两大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政治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在世界高等教育理论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至今仍然是当今高等教育存在的理论基础。但基于科技理性之上的这两种哲学在今天看来已经把高等教育引向了歧途,忽视了教育本职所在。在反思这两种哲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出高等教育应以人为根本目的,构建高等教育哲学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相似文献   

12.
时代的变迁不仅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重构了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基础。以约翰·S·布鲁贝克为起点,为知求知的认识论、为世求知的政治论与入世求知的实用主义认识论为普及高等教育合法性哲学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这三种论调都以高深学问为原点,并受特定理性指引。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方高等教育合法性哲学“理性三论”的“反理性压制”批判打开了普及高等教育合法性哲学的再讨论空间。在百家争鸣中,中国经由马克思主义启蒙,依循具体国情、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脉络,从以知渡世的实用主义政治论走向基于共同善而探究高深学问的共益论哲学,为普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共同体社会缔结教育契约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自从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提出政治论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后,该哲学基础一直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构的逻辑起点之一。从方法论、认识论及本体论三方面对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把"人"作为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的来源,以"生命论"来应对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对于了解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是对高等教育领域内存在的许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晶。他将西方高等教育哲学概括为认识论、政治论这两种内涵截然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并调和两者以达到最有效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布鲁贝克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其著作《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在这部作品中,布鲁贝克论述了学院或大学的一个重要传统——学术自治,他从哲学的高度出发,指出学术自治并不是无限度的。通过分析布鲁贝克关于学术自治及其限度,以及学术自治和集体谈判、学术自治和学生参与的关系,对《高等教育哲学》进行了解读。通过对学术自治的解读,能更清晰地了解高等教育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6.
大学理想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与哲学有着密切联系 ,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说 ,“哲学是教育的普遍原理 ,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① 同样 ,哲学也深刻地影响大学理想。美国学者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论述了高等教育存在的哲学基础。他认为 ,高等教育的哲学流派已经太多 ,现在需要将高等教育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努力寻求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这各种问题的主旋律就是“E调” ,Expertise代表专门知识、高深的学问。精深的专门知识本身就是问题和答案两方面的特殊部分。以此为基点 ,大体上 ,大学确立其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 …  相似文献   

17.
由约翰·S·布鲁贝克编纂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从哲学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著作,围绕高深学问这个基点详细阐述了有关高等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高等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从哲学理论上进行探讨。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作为一种学术价值观和大学制度的根基,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实践证明,大学的发展和进步既需要教授的创造力又需要校长的领导力,所以,“教授治学,校长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效模式,而实行“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的关键是实行政校分开,其基本要求是既要坚持微观搞活,又要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8.
由约翰·S·布鲁贝克编纂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从哲学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著作,围绕高深学问这个基点详细阐述了有关高等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高等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从哲学理论上进行探讨.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作为一种学术价值观和大学制度的根基,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实践证明,大学的发展和进步既需要教授的创造力又需要校长的领导力,所以,“教授治学,校长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效模式,而实行“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的关键是实行政校分开,其基本要求是既要坚持微观搞活,又要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析,结合我国基本情况,就高等教育中关于"理想的学术自由、自治"、"高等教育为谁服务"、"治学的道德"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来自己观点。  相似文献   

20.
杨琪  张怀英 《文教资料》2009,(8):102-103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是以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背景,对规模扩张时期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高等教育的界定、学术自治、学术自由、高等教育为谁服务等问题所作的哲学层次上的思考与分析。本文仅从"高等教育为谁服务"、"两种水平的教育"两个问题出发,深入探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以及从多元化视角寻求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