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特殊家庭的含义“特殊家庭”是指单亲家庭、父母双亡家庭、父母离异家庭、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父母把子女送到学校后即不闻不问的家庭等。  相似文献   

2.
《中华家教》2020,(4):4-5
特殊时期,当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射到家庭时,会发现这段时间父母与孩子在家庭内部相处的亲子时间极大地延长了。不但父母们被动居家,孩子们由于学校开学时间延迟、课外补习班停课、外出活动大大减少等原因,也都“宅”在家里。对于富有责任感的父母们来说,这种情况下除了做好卫生防疫.安排一日三餐保障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之外,还要面对如何做好特殊时期家庭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少年儿童研究》2009,(4X):64-64
<正>王金云教授撰文指出,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网络成瘾在性别上表现出很大差异。所谓特殊结构家庭,是指与一般家庭结构有别家庭成员构成特殊,缺少健全机制的家庭。出现父母离异、分居、再婚、死亡、父母犯罪坐牢等问题的家庭,属于异常结构家庭。目前,有的学者把  相似文献   

4.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开放"单独"家庭可以养育两个孩子以后,"二胎"就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要不要生二胎,如何解决由生二胎所带来的家庭格局的变化与家庭矛盾的产生等也就成了单独(双独)父母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第一胎孩子调查了解到,二胎父母对养育二胎比较乐观,但是问题也是非常多的,"二胎"家庭父母应该警惕比较心理,要给予孩子"退行"空间,留出与第一胎孩子的独处时间。要淡然面对争吵,把纷争变为发展社会性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正"特殊家庭"子女往往会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养成教育的缺失、情感教育的缺遗、学校教育的缺位和法制教育的缺少使学生产生自我认同感差、自尊心不强、悲观孤僻、交往容纳障碍大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矫正与否,不仅影响到"特殊家庭"孩子群体本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家长值得思考和关注的社会问题。一、"特殊家庭"心理问题归因1.家庭教育缺失。"特殊家庭"子女由于生活需要或家  相似文献   

6.
正"特困生"特指学习困难的特殊学生,特殊是指这些学生的父母离异、丧父(母)等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或者家长无暇顾及的留守儿,也包括自控能力差、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等.正是这些特殊的因素,导致他们的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困难,物理成绩不稳甚至很差.中考复习中怎样转化这些学习困难的"特殊学生",使他们通过复习能够跟上学习,进而爱学习,说实话解决这个问题很难,当初他一点一点地学没学会,而且是那么的厌学,现在指望他短短几个星期就学会又很乐学不是不可能,但也确实很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从而出现了大批无父母监管的孩子,我们形象地称这一特殊群体为"空巢"家庭学生.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空巢"家庭子女问题将长期存在,而对"空巢"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正>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重要他人"。父母在养育儿童问题上心浮气躁、极度焦虑,家庭养育内容窄化,家庭养育环境硬化,家庭养育方式简单粗暴、不科学、不积极等,都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当今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接触与思考,深深地感到,当今的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六不懂"。一、不懂让孩子吃"独食"的危害不少父母为了表示对孩子的疼爱或是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等,而将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使家庭系统面临巨大的压力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致使美国开始开展增加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技能、预防和减少家庭危机的系列研究与实践。以美国密苏里州为代表的"父母即教师"项目(ParentsAsTeachersProgram,PAT),关注孩子在校园的表现与家长参与的互动关系,通过丰富的项目研究实践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家长有效参与到孩子的发展中去。美国各州普遍实践的"父母即教师"项目的评估表明,参加该项目的父母在育儿技巧、参与的程度与质量方面有显著提升;孩子在认知与入学适应能力等方面也有明显提高。该项目尤其是对贫穷家庭的孩子和非白人家庭的孩子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逐渐成为年轻父母的主体,由于他们本身多为独生子女,且在城市中成长,因为形成了"城市新家庭"。家庭是早期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其中父母是最重要的教育者角色,"城市新家庭"的父母对此深感认同,但是在早期育儿方面也存在着盲目性、低效性及表象性的问题。因此,"城市新家庭"父母需要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做到因材施教释放儿童天性、注重规矩和爱的统一以及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的统一,才能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特困生”特指学习困难的特殊学生,特殊是指这些学生的父母离异、丧父(母)等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或者家长无暇顾及的留守儿,也包括自控能力差、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等.正是这些特殊的因素,导致他们的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困难,物理成绩不稳甚至很差.  相似文献   

13.
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留守家乡的孩子和父母亡故、家庭离异的中小学生一起被称为"空巢"家庭学生.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形单影孤,他们在思想、行为、心理上多有偏差,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难点. 一、"空巢"家庭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和行的脱节 目前"空巢"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知和行的脱节.  相似文献   

14.
正"特殊家庭"是指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再婚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有残疾的家庭和丧亲家庭。这类家庭学生的心灵上或多或少地留有创伤,普遍存在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一个班级中存在这类学生,班主任就要给予他们特殊的教育和帮助。笔者利用多年的从教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一、营造氛围,使"特殊家庭"学生受到尊重"特殊家庭"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家庭避讳不谈,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家境不好,说出来都是难堪的事,担心受到同学的歧视和耻笑。作为班主任,可以在《班规》中严明纪律,要求所有学生一视同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不完全家庭"学生,是指来自孤儿或父母离异、家庭长期不和等家境的学生。作为大学的管理教育者,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这类同学在违纪学生中往往所占比例较高,约为65%左右。并且随着市场经济对社会传统婚姻观念的冲击,来自这一特殊家庭的学生在大学中的比例还在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许多青壮年农村人口转移城市,而他们的子女也相应成为了农村小学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经历着家庭的"空巢期",他们失去了父母温暖羽翼的庇护,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顽皮、任性、逆反心理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所谓“破损家庭”学生,常指父母离婚、再婚,父母一方或双方去世,由父母一方亲戚、老人监护抚养的学生。“破损家庭”是一个社会问题。由于各种原因,近些年来,“破损家庭”的学生逐年增多,在小学已形成特殊的群体。由于学生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心理发展不健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性格趋于自卑、孤独、敏感、固执;对家庭、社会产生不满;学习成绩下降,成为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51):45-46
"独生父母"现象,是我国现代社会家庭问题研究的一项现实性内容,从计划生育时代到二孩政策实施的当今,独生父母的角色适应程度,与社会融入的强度,包括他们在家庭教养方式中自我角色的调整与适应,都成为研究我国生育政策实施背景、社会家庭组建模式、单位家庭风险承受能力、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这个阶段性问题不仅对留守儿童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有伤害性影响,而且这也将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脆弱环节。儿童对整个家庭来说是触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在"留守"以后所产生的后遗症也是未能全面预见和解决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也是家庭之所以成为家庭的必备因素。因此,父母监护的缺失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是应当引起重视的。  相似文献   

20.
离异家庭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心理的"疾风怒涛"和父母关系变化的双重压力,如果父母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他们则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单亲父母对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家庭离异的影响要有更多的关注。可以学习一些实用的应对策略保护孩子免受父母离异的伤害,这样孩子就不会被卷入父母的冲突中,更不会认为自己应该为父母的问题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