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机械类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以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开发了"VR+云平台",探索实践了应用"VR+云平台"的机械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了"VR+学习动机激励"教育理念,并重塑了"教与学"模式。通过将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虚拟仿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并超越了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激发教师教学活力,丰富实验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助力打造一流课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机电课程体系不完善,各课程的知识体系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与新技术脱节、理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与理念落后、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典型测控实验缺乏等问题,依照新工科对学科的创新实用性、交叉综合性与成果导向性的要求,借鉴国内外以项目为核心与导向、强调实验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成功工程教育经验,开展新工科机电课程项目引导式改革。以实现复杂机电控制问题为牵引,融合测控新技术,打破传统机电课程的知识构架壁垒,实现项目引导式机电课程体系建设与授课内容再设计;探索面向新工科能力培养的"课堂+企业专家+实验"的教学新模式,实现机电理论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面向新工科突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充分调研企业对一线技术工人所必备岗位能力的基础上,文章探索利用八个单元模块,十八个核心子实训项目来代替中职<车身电气>课程传统的"课本+课堂讲授+实验"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建立了在实际案例的实训过程中有机地融入车身电气必备理论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中职教育四专业课程改革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经过三年来的实践探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打造了一个能体现时代精神、浙江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新体系,形成了"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新思路,建构了"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专业课程的新模式.与原有专业课程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具职业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对于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效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实验课程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核电子学实验课程经多年探索形成了教学特色鲜明﹑实验项目丰富,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为满足社会需求,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改革核电子学实验课程的项目设计及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开展核电子学综合设计性实验,采用"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全程参与"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并以"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综合设计实验"为例,阐述该实验项目的 3个重要环节:实验设计规划、实验执行策略及实验质量控制。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及实践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将供给侧改革这一方法论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入手,系统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实验项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等多方面存在的供给侧问题,提出了4点对策,并结合课程改革进行了创新课程标准、新编《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学队伍、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五方面实践。  相似文献   

7.
数据通信与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据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性强、实践环节弱、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充分利用黑龙江科技学院通信网络实践基地的资源,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提出了"实验+实训+认证"的实践教学模式。该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对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动物繁殖学实验"课程建设与实践》工作的措施和成果。概括了三年来该项目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及成效。通过新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7):148-151
针对高职院校"网络工程"课程实验实训教学的特点,基于自主学习理念,提出自主学习模式下高职"网络工程"课程实验实训教学体系的重构,即:以专业实验室+自主学习中心的方式创造学生自主实践的环境与条件;以课内系部+课外自主学习中心的方式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以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方式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导来改变教学组织形式;以多元式+多主体尝试多元考核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伊始,我校在原有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借助德国劳技项目指导中心的经验,抓住新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机遇,开发校本化的"项目学习"课程,并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尝试、实验.  相似文献   

11.
结合高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分析当前高校开放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提出基于项目驱动的开放实验教学方式,并将其应用于"Photoshop入门到提高"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为其他开放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教学模式改革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核心内容,兰州电大在甘肃电大"4学"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提出了"三导四助"的教学模式。在总模式的指导下,本文主要总结了"导学+助学+督学"课程教学模式在《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中的实践应用情况,以不断完善该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项目驱动”的单片机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机电专业单片机类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不强的问题,以实训和开放选修实验等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为切入点,基于"项目驱动"理念组织教学,并重点就项目选择及其实施方法进行了说明。实践表明,"项目驱动法"能将机电专业单片机类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内容庞杂、枯燥,实验实训难以开展.探究了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下,如何进行工学结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验实训教学设计与改革,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需要.  相似文献   

15.
按照"一中心双融合三依托"的改革思路,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养成为中心,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并依托实验课程建设团队、企业技术团队和实验室管理团队,实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四化"改革,即实验课程体系分层模块化、实验平台建设发展基地化、实验课程教学实施类别化和实验项目建设前沿工程化。改革形成了一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提升了专业实验教学队伍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院目前"3+2"专业学生的情况,开展"3+2"专业实践实验课程建设,确定"3+2"专业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教师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得到应有的锻炼,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同时,为后续实践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以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设计了"强化项目背景工程性、强化知识应用综合性、强化实现方法多样性、强化实践过程探索性"的一系列实验项目,构建了具有"多知识点融合、跨理论课程知识融合、已有知识与拓展知识融合、课内实验与课外研学融合"特色的电工电子实践课程。通过案例分析、任务要求、考核规则及研学方法引导,使学生在自主选择任务要求、自主设计方案进程、自主构建实验平台、自主展示实践成果的实践进程中形成"创新意识思维、自主学习研究、项目组织规划、知识综合运用、研究探索发现、工程设计实践"的综合能力与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我国软件开发外包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改革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教学是当务之急。论文从制定教学计划和选取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实验教学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实践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而实验教学环节正是贯彻创新实践教育的有效切入点,从低年级开始实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出发点。该文以电路原理实验为例,介绍了课程建设的改革思路与培养目标,以人为本构建模块化实验组合项目、设计主线关联性实验项目、教学环节与SRTP项目紧密结合的教学实践及思考。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北京四中初中的课程改革进入到了第四阶段——改革优化阶段。同年,北京市开启了遨游计划实验项目,学校作为项目校,开始了"以多元的课程促学生多元的发展——北京四中初中三级课程整体优化和实验研究"。在本轮试验中,学校将着力点放在对国家课程的创造性、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高质量、精致化实施上。整合课程内容,开放课程空间,让课程从课堂走向校园,走向校外。引入社会资源,创新综合实践,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