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和公共行政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和行为选择表现出明显的价值观念多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置身于价值引领的复杂境地。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国民教育内容的提出意义重大,堪为"意识形态本质"、"文化根本"、"兴国之魂",为多元背景下价值引领问题奠定了认识基础。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点,因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层次结构与教材体系结构、课程设置结构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思政课的政治属性进行价值共识引领,二是从思政课的综合属性进行价值多元引领,三是从思政课的设置整体性进行价值特色引领,四是从思政课的思想性进行价值建构引领,五是从思政课的应用性进行价值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的交织并存,不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新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催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法的深度改革。加强思政课研练式实践教学新方法的研究与运用,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的协同发展,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全员化与常态化,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艺术教育是实现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课题。"艺术兴学"办学特色的贯彻与落实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有力地促进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类期刊的办刊质量,2016年11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社共同举办"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与提升‘思政’期刊质量"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系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重任。当前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增强高校"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尤为重要和必要。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是客观现实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育人及高校"...  相似文献   

6.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以立德树人作为思政课建设的出发点,以深化实践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以增强实效作为思政课建设的落脚点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增强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公共必修课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兴趣度、教师成就感和教学实效性普遍"三低"的一门课程,据调查原因之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所造成。由于高校思政课本身的局限性、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及教师自身素质的缺失性等易使思政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我锤炼与调适以及思政课教师教育环境的优化等途径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是正确技能教育与德性教育的关系。技能之"器"与德性之"道"密不可分,"道"寓于"器"又超越于"器"。目前思政课的困境主要是市场经济的能力取向及思政理论的落后造成的。思政课改革的路径应当是道器相济、专兼结合、构建大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通过调研,发现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对思政课认知存在偏差、思政课与学生实际联系不紧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构成不协调等问题。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师生地位的平等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融合性、教学内容的方向性、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原则,在教学设施、教学数据采集、教学手段及过程评价等方面创新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借鉴"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寻其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应用的重点与难点,并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探索研究"五化一体"的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策略,为创新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提高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学习兴趣不浓。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倡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原则,积极探索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切实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践平台,但受传统的教学理念、手段、途径及评价体系的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高职院校思政课应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师魅力,从学生阅读与学习的角度加快教材建设,大力营造教书育人的整体环境,从而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被忽视,而把握好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不仅现实性强、针对性强,而且受益面大。但事实上,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却正遭遇着教学对象人文素质的低起点和思想品德认知的偏差、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人为冲突、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艰难困境。唯有深刻把握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通性、充分发挥艺术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思政课教学的难易度和方法、有机整合校内教育资源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合力,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才能收到更大的实效,更好地培出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11月14-15日,由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2015年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评选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通过说课、教案展示、专家评议等环节打分排名,我院思政课教师钱镜伊勇夺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一等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师。  相似文献   

15.
“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善用“大思政课”,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既要加强思政课主渠道教学改革的创新,也要扎实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合。要实现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标,则需要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不断推进二者在育人主体、机制、方式等方面的协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16.
李孟君 《成才之路》2011,(23):50-51
目前作为高职教育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探索改革方向。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必须结合高职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现状,结合高职"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在高职思政课中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常新何 《教师》2012,(21):62-62
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动教学、日常修身训练、小品表演、社会实践等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后,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对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阐释较多。正确认识高校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关系,对高校思政课学理性给出例证,并提出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熟悉思政课教材、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等增强思政课学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不能离开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既是思政课提升亲和力的出发点,又是思政课提升亲和力要实现的目的,更是思政课提升亲和力的标尺。实现政治认同与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和谐统一,体现在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师素质提高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在当今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探究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推进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必要。通过思政课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原有的单一的、平面的、直线性的传统高校思政课育人模式向立体的、多面的、循环性的思政课的育人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