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西传统自由观都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中国传统自由观注重内在的精神自由,它与性善论相联系,强调道德自律,认为当人达到了求真、至善的境界,就不再受外在功利的诱惑,从而也就获得了自由;西方人的自由观强调理性,注重外在的物质自由,它与性恶论相联系,认为为了达到自由状态,人必须防止被他人强制。中国人由于对人性作了过于乐观的估计,而忽略了制度性构建;西方人由于被功利主义所诱导,而忽略了道德自律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得知,这两种自由观都有一定的真实性、客观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2.
从人性的角度看,道德根源于作为理性动物和社会动物的人的内在需要体系协调统一与全面实现的必然要求。纯粹道德是抽去了各种个体差异的“普遍人”概念的基础上得出的。它是道德普遍性的依据,也是衡量各种社会道德合理性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现代性的伦理辩护,哈贝马斯立足于交往合理性建构了其普遍性的道德原则,这种普遍性的寻求与获得的方式,为我们的伦理价值建构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他在为普遍性道德原则的获得提供新的社会学前提、进而回应韦伯隐忧的同时,力图重新确立规范的合理性基础,并寻求一种更高要求的伦理建构理路。然而也就在启示我们从交往互动的现实生活中累积理性道德原则的同时,又凸现了其伦理设计的局限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一元准则义务论伦理学是在扬弃斯宾诺莎理性功利论伦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斯宾诺莎关于道德的基础——理性、道德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道德可普遍化、理性功利主义应容准则义务论的思想虽然被康德所认同、秉承、继承和吸取,可是康德对伦理学的目的、出发点、价值取向、善恶之介定、伦理学之归宿的认识与斯宾诺莎有原则分野。斯宾诺莎和康德对道德判断、道德推理、道德行为路线选择、道德评价、道德原则、自由意志与责任、人生与幸福等问题的揭示,有其历史的贡献与局限。  相似文献   

5.
弗莱彻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基督教境遇伦理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他人的境遇伦理思想,系统阐述、论证了境遇伦理学,并喻之为超越了律法主义与反律法主义的新道德论。他关于道德决断要恪守道德的本质要求和宗旨、崇尚社会公正而不拘泥于道德规范,要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拓展人的道德决断的自由空间、强化人的责任意识,以及要富有理性等思想,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对我们道德观念的更新和道德实践的优化有一定的启迪意义。但是,其探索的失误和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的人,是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的有机统一。其中,社会人是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的重点。新制度经济学人性假设是修改了的理性经济人。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角度对新制度经济学人性假设进行反思。通过反恩,既说明了新制度经济学人性假设的合理性、进步性,也揭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考察西方企业经营者商业决策中遵循的功利、权利和公正等道德原则的理论起源及主要内容。在指出其积极作用的同时 ,详细剖析了它们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是国内外学界长期各执一端的学派,二者的矛盾等同于功利目的论与道德义务论的争辩。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道义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都被证实了其内在的不完满性,唯有将二者由分趋合,即承认“道德功利主义”存在的合理性,才可找到价值多元化社会中解决功利论与道义论危机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9.
试论无灌输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灌输道德教育方式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合理性在于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亲身道德体验为基本途径实现道德的实践化;局限性在于片面追求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易走向放任主义和相对主义。最好的教育方式应是无灌输与灌输的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秩序化的理性经济,道德伦理是其规范秩序的资源构成部分,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联的道德价值话动,它本身需要有其道德基础并使之为其发展提供价值导向,而这一活动的实现是现实行的。  相似文献   

11.
蒋业华 《高教论坛》2014,(8):124-126
传统意义的德育功利追求指的是德育为社会即时服务的工具性功能和德育过程中的急功近利,这对于德育无疑是有害的。而本文中德育的功利追求则从关注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德育的功利追求,它包括三个方面:注重德育的功用性价值,德育是一种生存性教育,德育的人性化理应关怀人的功利性。德育的功利追求是德育的一种合理性存在,是当代德育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更是当代德育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建设性推动,理应重视和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2.
作为moral reasonability的道德理性及其优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行的"道德理性"概念的所指及有效性并未局限在理论范围,还必然地延展到实践领域。对于其丰富内含,植根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reason和rationality却不能给予充分表达。基于这两个概念的一些西方传统道德哲学(如康德的道义论)看起来至高至远,其实并不具有经验或实践层面的可普遍化性,因而在实际生活中难免走向反面。研究发现,如果使用英文词moral reasonability来理解和解释道德理性,或可弥补上述欠缺。因为,相较而言,这后一概念蕴含有一种着眼于"探究原因、提供理由"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或"超底线准则",作为一种形式性的"前道德立场",它更易于落实到现实生活。这个概念不仅能够表达出道德理性中被前两个概念所忽略的含义,而且因为其历史特点具有优先性。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70年代,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研究立场发生了转变,宣告了现代普遍理性主义研究方法的失败。他跳出现代性道德概念的研究框架,以历史叙事的方法,转向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传统;进而提出道德文化传统多样性问题,指出道德探究传统各有其合理性,其合理性是在解决自身道德困境、应对道德挑战中表现出来的卓越能力;进入新世纪,麦金太尔叙事方法进一步发展,从历史叙事发展为对道德文化传统的理智探究与对个体道德生活的实践探究的辩证统一。麦金太尔叙事探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指出了一条美德伦理探究的新路,为美德伦理在现代社会找到了理论和实践根基。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是基础教育最具价值困惑与挑战的教学任务,在保持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与价值观念的同时,它还必须面对信息化浪潮下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事实以及这种事实背后的文化冲突。因此,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应仅限于道德教育如何对社会所提出的要求作出的回应,而更应从道德教育的内在属性出发寻找其变迁的动力与合法性基础,尤其要考虑道德知识性质转型与教师社会形象变迁条件下的道德教育之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人作为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生命存在,二者的失衡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生命困境和道德困境。对于当今时代而言,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的绝对主导地位已经导致人类处于“神圣遭劫”、物欲横飞的道德哲学困境中。从人的本性来看,儒家以情为主、情理统一的情理精神为我们超越现代道德哲学困境能够提供有益的价值启示:通过以“情”论“性”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系统,以道德之“情”构筑意义世界,以伦理之“隋”重塑人的“伦理整体性”。  相似文献   

16.
儒家道德哲学是一种以道德为入路的哲学,是以国计民生为其思考和行动根本出发点和主要关注焦点的哲学。以民为本是它的根本宗旨,道德本位是它的主要标志,经世致用是它一以贯之的精髓所在。由此而构建了宏伟的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哲学体系。儒家道德哲学的现实意义及其普世价值,在当前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背景下,凸显出重大的启发意义。对于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应该在批判中借鉴,研究中利用,而不能盲目照搬。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要与即内在即超越的儒家道德哲学结合起来,避免德育庸俗化和空泛化两个极端,以消解当前的德育危机。  相似文献   

17.
休谟在批判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情感主义伦理学。休谟认为道德评价导源于情感,情感通过同情心来传递,而理性不能单独影响道德行为。休谟在强调情感在道德评价中的决定作用的同时,肯定了理性的辅助功能,即理性作为手段能为情感指明方向。虽然休谟提出的“超功利”的情感主义面临道德标准缺失的问题,但他关于正义和共同利益感的论述已经暗示了一种前景,即把功利与情感结合起来。对休谟道德体系的改进在于,将其“以情感为主以理性为辅”的原则替换为“以理性为主以情感为辅”。  相似文献   

18.
德育目标论     
德育目标是德育目的向德育实践转化的中介,它的科学合理,是德育富有实效的一个基本前提,德育目标必须建立在对其定位,性质,内容,途径,结构,体系和依据充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新教伦理的“自制”是指主体对自己欲望和激情的一种理性的主宰。通过自制,逐步获得上帝的拯救。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自制”即“慎独”是指主体积极主动地用道德理性去约束和限制恶的欲望和感情,以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尽管二者都涉及到了理性,但他们对“理性”的理解是不同的。另外,二者在与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关系方面也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看,二者都是有缺憾的。  相似文献   

20.
真实的道德生活与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所回归的应是学生真实而非虚妄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实现“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突,所达致的是真情的道德体验。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以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为根基,选择并运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诱发学生切己的道德价值冲突,唤起其真情实意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