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扩招后我国研究生入学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2008年<高校本专科生学业发展状况调查>和<研究生学业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对扩招后我国高校研究生入学选择及其入学动机展开了分析.分析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本专科毕业后表示读研意愿的学生群体的特性、研究生入学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生群体的入学动机及其结构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读研已成为扩招后我国高校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发展路径之一;2)毕业后选择升学和选择就业的两大学生群体,其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学业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差异;3)学生的个体特征、家庭背景、高校教学环境、学生学业参与、学业成绩和经济因素对学生选择升学都具有显著影响;4)研究生入学动机呈现多样化趋势.在保持学术研究兴趣的同时,强化就业竞争力、拓展社会资本以及荻取户籍等非学术型升学导向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中国的留学热持续升温,并趋于低龄化,高中生开始成为出国留学的主要潜在群体之一。那么他们将会去哪里留学?他们在考虑留学地的时候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回顾消费者选择理论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基础上,一项研究通过建构一个解释留学地选择的消费和投资混合模型,并应用中国高中生大样本调查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研究发现,高中生选择留学地,不仅会考虑不同留学地所能带来的投资性效用,也会考虑在不同留学地上学的消费性效用,并且不同群体选择留学地时,还会受到家庭背景、学术能力、个人特征等方面的约束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华裔学生群体已成为我国东南亚留学生的主体。文章从市场营销的视角,对缅甸华裔学生出国留学意向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留学目的地国家的选择、出国留学的动机和目的、以及获取留学信息的渠道等,从而为国内高校提供有关市场和目标客户的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4.
自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外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冲击。部分国家和地区收紧签证政策、国际航班数量大幅减少,在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大学生出国留学受到严峻挑战。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对后疫情时代影响中国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学生的家庭背景、学术背景、国内外环境、留学体验、经济条件等因素都对中国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出国留学成为继考研之后的学习深造的新途径,但也衍生出很多问题。本研究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设计调查问卷,针对有效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对近700名当代大学生就出国留学的态度评价、出国留学的动机以及对于出国留学的憧憬和担忧等方面展开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出国留学意向。调查发现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怀有外出留学的意愿,但存在着盲目、焦虑、依赖等诸多问题。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留学中介四个方面入手,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留学意向更为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我国出现了出国留学的热潮。通过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出国留学的概况,结合山东农业大学食科学院毕业生近年来出国留学的情况,梳理了出国留学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初步构建了出国留学大学生的学业规划教育与指导体系,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适应"出国热"的教育国际化发展形势和出国留学大学生的学业规划教育与指导工作实践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中国西部五省农村地区小学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增值性评价方法,构建多水平回归计量模型,研究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义务教育以"强制性"和"免费性"为特征的教育体制下,农村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对孩子教育成就的影响效应明显,家庭社会资本占有量越多、质量越高,其子女受教育状况越好、学业产出越好,也更能享受到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流动带来农村家庭社会资本的变化,并对农村青少年学校教育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及其实施过程中,社会管理和教育管理部门应重视家庭社会资本要素,根据农村家庭社会资本的现实状况进行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基于PISA2018我国四省市学生和学校的调查数据,在教育生产函数的框架下,通过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学生和学校特征在学业表现中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在学生特征方面: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课上学习时间在数学、阅读、科学表现中的重要性最突出,且学习时长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存在学科差异;学生职业期望在数学和科学成绩上的重要性较为突出;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及课上学习时长在高、低学业表现学生群体中的重要性均相对突出。在学校特征方面,弱势学生比例及教师数量在三种学业表现中都相对重要,且其在高、低学业表现学校群体中的重要性相对突出。此外,比较发现,在初中阶段,学校特征类因素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大。因此,建议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强青少年对基础学科的认同感;推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教育资源优越地区相对弱势学生群体的关注力度;调整初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优先保障对学校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网络学习空间中教师支持、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三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自编问卷对4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教师支持水平均较高;网络空间中教师支持越高,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也越高;网络学习空间教师支持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学习投入产生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网络学习空间下,应进一步加强教师情感支持,关注低效能感学生群体,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情感投入与交互投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留学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学生能否做出高回报的海外高等教育决策,与他们对海外高校质量信息的了解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利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2007年对全国东中西7个城市12961名高三学生所做的“留学海外高等教育的看法和意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高中生对海外高校质量信息的重视程度,以及可能影响这种重视程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学生普遍重视海外高校的质量信息。同时,在各种因素中,不同留学付费方式、留学国家和专业选择偏好,以及学生个人特征(如家庭居住地特点、学业自评水平)因素,对学生对质量信息的重视程度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专业的测评工具对山西省两所高水平大学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习适应及其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积极学业情绪高于消极学业情绪,结果定向情绪高于同一愉悦度下活动定向情绪;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验到较多的自主感与成就感,但羞愧、焦虑等情绪正困扰着相当部分学生。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总体状态较为良好,近三成学生表现出适应状态较差的情形。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模式与环境方面的适应状况较好,学习动机方面的适应状态最差。大学生的积极情绪越高,消极情绪越低,其学习适应状态越好。学生的消极活动定向情绪、积极结果定向情绪和积极活动定向情绪对其学习适应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国际化不断深入发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赴爱尔兰留学的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针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爱合作项目中准备留学爱尔兰的广西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研究访谈,分析了这一群体出国留学前的焦虑成因,提出了疏导心理焦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不仅引发高等教育机构类型的多元化,同时导致学生群体的异质性.与以往来自知识精英或政治精英家庭,以都市户籍为主体的传统高校学生群体不同,来自农村、父母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经历的弱势群体子女开始进入高等院校,并且其规模逐步扩增.本研究聚焦第一代农村大学生的升学选择、利用2011年首都高校新生调查数据,分析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在家庭社经背景、入学前学业能力等方面的特征,考察第一代大学生对于其高考成绩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路径以及最终升学院校.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江苏省2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分析了不同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表现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资本、学生籍贯及出生地会显著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奖情况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再生产理论和家庭与学校联合生产理论对这一结果的作用机制做了概要阐释,并提出研究结论对当前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留学目的地国家,其本土学生出国留学的数量却较低,增长缓慢,与输入学生数量差距悬殊,出国留学目的地和生源地分布不均,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差距较大.基于英国学生出国流动所存在的问题、服务"全球英国"大国战略以及进一步推进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英国相继推出促进学生外向流动战略和政策,扩展多样化留学路径.英国对于留学教育认知更加广泛和灵活,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体验和经验的获得,多主体参与主导外向留学行动,利用大数据加强出国留学状况的追踪调查研究,关注学生需求,为学生出国留学扫清障碍,关注弱势群体,注重留学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大学生学业拖延情况问卷》和《大学生学业拖延成因问卷》对7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按照年级、性别、专业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学业拖延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别,男生的学业拖延程度低于女生;整体而言,学生年级越高,学业拖延程度越高,大三学生学业拖延最为严重;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高于理科类专业学生;压力忍受、时间管理和苛求完美是认同度最高的三个学业拖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留学热的发展,学者们对中外留学现象也展开了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来留学政策对留学教育的影响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动机与特点研究,来华留学的结构、意向和趋向研究,中外留学的适应性问题研究,中外留学现状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但是,重复研究比较多,深入研究还不够,实证的调查研究尤其缺乏,提出问题的研究多,解决问题的研究少,出国留学问题研究多,来华留学问题研究少.我国有关留学方面的研究,亟须提高研究层次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本框架,把专业选择行为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选择,在高等教育这一层次上分析学生的投资选择行为。运用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的项目数据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大陆高中生留学专业选择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控制了高中生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后,留学预期收益率和预期海外就业前景等经济因素对我国高中生的部分留学专业之间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一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影响了学生的部分专业选择。  相似文献   

19.
当下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行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全球化中一个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面对大学生留学动机行为的思考态度和应对方式是:在观念上要对大学生留学动机行为给予更多的理解,从政策体制上要提供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因为从长远利益来讲,大学生出国留学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这有助于我国大学生在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逐步迈向成功,同时也能使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更加完善,促进我国教育的国际交流,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良性的环境下运行.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内容.本文利用2010年成都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对参保有正的影响,但当年龄增大到一定阶段以后参保概率开始下降;从事纯农业劳动的农村居民,参保的倾向更高;家庭外出务工人员越多,参保的可能性越大;户主的年龄越大,参保的概率越高.同时还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参保的概率反而越低;家庭规模越大,参保的可能性越小;健康状况越好的人,参保的概率越低.出乎意料的是,家庭人均收入和人均资产对参保并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性别、婚姻状况、党员身份、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户主性别等,对参保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对我国推进新农保工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