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是教师知识范畴中讨论的重要知识之一。PCK的背景、内涵及其演变对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促使我们重新认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基础;推进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的深化改革;促进“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建立一种新的教师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
斯朦豪斯的课程观视“课程即研究假设”、“课堂即实验室”、“教师即研究者”,倡导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凸现了教师“专业主义”的理论取向,提出了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及相关的知识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对我国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金星 《辽宁教育》2012,(1):49-50
对教师个人知识的研究是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当今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在理解教师个人知识内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师个人知识建构途径,对于帮助我们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教师个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个人知识建构的途径:通过学习建构个人知识;通过教学实践建构个人知识;通过教育研究建构个人知识。  相似文献   

4.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提出标志着教师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生产教育知识,解决教育实践情景中的实践问题;将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力量;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主体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教育理论研究大多只是一种“象牙塔”中的教育知识建构,是一种追求“普适性”的纯粹的科学主义的理性工具,忽视了教育活动中蕴涵着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个人生活体验;传统的教育实践研究中,教师往往简单移植和借用大量教育理论的概念术语,丢失了充满着个人体验的“真诚”的教育实践话语,阻碍了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必须在培训中反思个人的教学知识,尤其是缄默教学知识。适应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模式有“理论 反思”模式、“案例 反思”模式、“实践 反思”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询中国教师关于教育专长内隐理论之内容和结构。以五维度的教育专长初步概念框架为刺激材料,采取两种进路(因素分析和集贮建构测验)以诱发教师关于教育专长的内隐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师将教育专长理解为多维现象。在集体观念的水平上,教育专长由六维度构成,其中项目平均分最高的三维度依次为“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学互动能力”、“出色的教育教学表现及其知性、情感和意志基础”、“追求高标准和无私奉献”。在个人观念水平上,个人建构理论多数具有中等复杂度,并包含超出集体观念的新成分,如思维方式、创造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世界的讨论,促成了教育研究领域中关于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研究的兴起。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探讨日常教学生活与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养成之间的关系成为一项新的课题。从个人知识、个人观念与个人理论层面审视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养成,是一条可行而有效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与社会倡导教育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理论特征、表现形式、存在意义、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其联系则体现为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正确认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倡导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的教育理论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凌云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4):13-17,12
教师对教育理论应该具有一种“肯定性”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能力”。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实践性理论”,对教师个人教育信念的形成、专家型教师的诞生、教育学机智的获得以及“以理论为灵魂的”教育实践的实施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性的理论学习、系统化的教育学反思以及知识生产式的教育研究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意识。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螺旋式循环过程。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实践行为的实施以及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三个基本环节,各个环节分别有其独特的结构要素与发生机制,同时又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教师在其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个人教育知识是一个与公共教育知识相对的概念。教师个人教育知识可以从不同的维度理解为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等。这种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整合性、双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个体性知识的建构需要教师从改变自身内部环境做起:一是养成知识生产者的角色意识,完成从服从者向创新者、从教书匠向研究者、从孤军奋战者向合作共享者的角色转换;二是主动学习外界知识,通过理论知识的内在化和外在化,教育经验的社会化和个体化,实现外界知识向个体性知识的转变;三是培养反思能力,需要教师从多种视角并立足于实践进行反思以巩固个体性知识。  相似文献   

14.
A good teacher has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We can observe directly teachers’ behaviors or read their professional papers. However, the effective way is to have teachers tell their personal life history or educational autobiography. The personal knowledge of a good teacher will be revealed through the personal life history. According to numerous educational autobiographies, a good teacher has two characteristics: being kind to students and having passion.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学校教育及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教师个人教育知识的更新机制包括创新知识个体化,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互动产生知识更新,新近学习到的显性知识与原有显性知识相融合。教师个人教育知识的更新策略包括显性知识的更新策略——推论、应用、融合,以及隐性知识的更新策略——记录、交流、反思、写作、观摩、研讨。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基本理论问题:内涵、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教师有关儿童发展和教育过程及其规律的个体性看法;它的结构从各个观念来看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从观念系统来讲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具有个体性、内隐性、情感性、相对稳定性、情境性与开放性、实践性以及非一致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根据教师在此过程中认识对象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把握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以及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四个阶段。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其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地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Students' personal theories about education change as students gather new evidence about intelligence, learning, and knowledge.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college instructors' play a role in changing students' personal theories with the messages professors send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N = 162) and instructors (N = 15) of undergraduate-level math and science summer courses completed surveys assessing personal theories about education and the frequency of messages related to educational beliefs. Multilevel models found that both between-class and within-class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messages corresponded with students' personal beliefs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Instructors' personal theories were generally not predictive of students' personal theories, and students' initial personal theories predicted the messages they remembered hearing.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当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实践者,对新课程的成功实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很多学者投身于教师发展研究,但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在教师研究领域中长期遭到忽视。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与教师自身的经验密切相关,是一种宝贵的素材性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土壤"和基础。本文采用叙事研究,以一位大学英语教授为个案来探究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对深入研究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和教师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Yan Fung Mok 《Interchange》2002,33(2):115-138
Facilitativ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kills and knowledge training, and reflection upon experiences and beliefs are regarded as important in teacher development. The attainment of normative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dicates that a teacher has grasped the principles of skills, knowledge, and beliefs that govern teachers' professional behavior. However, what is neglected is the psychosocial process that brings about internal changes in teachers' growth.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soul behind teacher growth is the self-as-agent in directing a person's growth in fulfilling his or her own personal values and personality. Teachers with self-defining personalities search for congruent environments to nurture their personal values and they engage in generativity tasks to actualize those values. With the success and satisfac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ir personal values, teachers do not stop at a plateau but will keep pursuing continuous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