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英国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HEQ)是一个以学习成果为基础、将所有高等教育资格分为5个级别的框架。该框架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系统内部的沟通与衔接、加强高等教育与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以及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要建立高等教育资格框架,既需要制定详细的资格指标体系,又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2.
《成人教育》2020,(1):80-87
建立和改革完善国家资格框架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高质量、高水平人力资源、国际化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教育举措。泰国资格框架的变革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需要的结果。泰国国家资格框架的建立是基于高等教育资格框架和职业资格框架基础上,将各级各类职业资格和教育资格全部纳入框架体系中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发展保持实时、动态联系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资格框架建设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作为各国高教质量保障的一环,在联系国际间学位文凭互认中是很必要的。英国的高等教育资格框架是一个授予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学术资格框架。本文主要介绍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高等教育资格框架的形成机制与内容,然后举出其特点以期对中国在建立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框架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作为各国高教质量保障的一环,在联系国际问学位文凭互认中是很必要的。英国的高等教育资格框架是一个授予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学术资格框架。本文主要介绍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高等教育资格框架的形成机制与内容.然后举出其特点以期对中国在建立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框架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学历资格框架(DQP)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历资格框架(DQP)是美国新兴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工具,构建了针对三个学历(副学士、学士、硕士)有着五个共同的基本学习领域的、基于学习成果的学历资格框架,并在美国高等院校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实践。学历资格框架(DQP)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学分制改革以及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课程优化均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与非洲一体化的使命、非洲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的困难以及与其他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有密切联系.历经独立前至独立初期的萌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兴起、新世纪初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非洲高等教育又出现了新动向:重修一体化公约;建立非洲学历资格和学分框架;构建非洲教育质量保障框架;推进ICT建设;促进科研发展等.虽然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初显成效,但它仍面临教育体制难“协调”、质量“标准”难保障、信息资源“分享”不畅、行动“联合”不强等问题.我国可考虑采取多个方案参与推进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梳理了以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人高等院校教育、网络远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主要形式的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大系统所存在的体制不畅等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完全的学分制改革和建立综合性高等教育学历资格框架体系。针对学分制等体制的现状,作者又进一步给出了实施学分制改革和建立综合性高等教育学历资格框架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与实施积极促进了澳大利亚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设,成功实现了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培训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最终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等值的"教育类型"地位。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所蕴含的现代教育理念及其发展历程,对于我国构建实施国家资格框架具有明确的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南非高等教育资格框架自实施以来遇到了资格的包容性及连续性等问题,南非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从资格的类型、衔接路径、资格指标等方面对资格框架进行了修订。新版高等教育资格框架的实施将会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系统的连贯性和灵活性,为制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提供基础,增加高等教育资格的透明性。其经验对我国建立高等教育资格框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三大基本问题:(1)职教与普教等值思考:同层次不同类型。应构建一个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及其与之等值的学历(学位)资格与职业资格,包括正式或非正式学习获得资格的国家资格框架,并在此框架  相似文献   

11.
1995年启动的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实现了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和高等教育的沟通,使各种资格相互比较和衔接。通过分析资格框架类型、等级标准、学习期限以及相关政策,为构建我国职业资格体系,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国家资格框架构建需要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实现等值互认。身份文化的负面社会心理效应,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配套制度缺乏,国家资格开发课程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国家资格融通的困惑,提出塑构职业资格证书理性、开发国家资格融通课程、完善国家资格框架支持系统,以打破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双轨制",促进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帕累托最优实现。  相似文献   

13.
资格认可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基石之一.欧洲高等教育资格认可体系由三部分建构:一份法律文本——《里斯本认可协议》,一个工作平台——ENIC/NARIC网,一套认可工具——文凭补充、学分转换与累积体系、欧洲高等教育区资格框架等.欧洲高等教育资格认可以“实质性差异原则”为主要原则,具有完善的工作机制.该认可体系具有以质量为前提、以透明性为基础、认证程序与职责清晰等特征.认可关系着流动、终身学习、入学、就业,最终关系着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实现.该体系对于我国完善学历学位认可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争相规划、制定或实施国家资格框架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障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实现。通过引入通用术语、认可先前学习、搭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沟通衔接的框架,国家或地区资格框架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保障了学习者灵活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化学习的开展。从国际范围来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在建设中也遭遇一定的问题:框架使用的术语过于复杂;雇主参与的程度有限;拓展职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的通道可能与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发生冲突。要构建我国国家资格框架,需要分阶段构建融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资格框架;建立推进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的机制;制定与国家资格框架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分析澳大利亚资格框架改革我国职业教育证书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TAEE学院和私立机构)和高等教育(主要是大学)资格的一体化体系.这种体系对于澳大利亚终生教育与灵活的教育制度的实施,对于职业教育与其他种类教育的沟通均有积极意义.我国职业教育证书体系涉及种类繁多,而且证书管理部门多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以为,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内容及其特点,对于促进我国职教证书体系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边界高等教育及其资格认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全球化背景下 ,特别是世贸组织的发展 ,高等教育已越来越被视为一种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中的出口产业。各国积极谋求开拓高等教育的国际市场 ,吸引海外学生 ,在别国开办和接管高校 ,运用信息与传播技术实施远程高等教育 ,从而出现了无边界高等教育。无边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质量的保障和受教育者的资格认证 ,因而有效发展国际认可的资格认证制度 ,将是无边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澳大利亚成立了资格框架委员会,加强和改革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将部门分框架整合为有10个等级、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总体国家资格框架,体现了转向学习结果的新的学习范式,改革的目的在于顺应资格框架开发的国际发展趋势,促进终身学习和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8.
马立红在《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第8期撰文指出。2005年7月,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1992年成立)被废止。其功能转交给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澳大利亚新的国家培训体系开始运转。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构建我们的未来-2004~2010年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策略》中提出的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目标.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澳大利亚资格框架顾问委员会出版了《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实施手册2007》第四版.取代了2002年的第三版。第四版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包括15种资格证书,这15种资格(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和高等教育部门都可颁发专科文凭)根据部门的种类设置了每种资格证书的标准。新资格的变化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加拿大通过立法、绩效考核、会员资格、大学排名、专业认证与评估,以及学位质量保障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对高等教育质量实施评估和监控。面对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机遇和挑战,加拿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并努力构建"泛加拿大"的基本框架,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跨境高等教育背景下的质量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越来越朝着跨越国界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或留学海外,或在本国就读于其他国家的教育项目或教育机构,或只是通过因特网等学习其他国家院校的课程,甚至在本国就读于完全采用其它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的本国院校等。跨境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存在着客观条件和主观需求,它的发展冲击了原有的基于国家的教育质量保障和资格认可体系。由于缺乏国际性的教育质量保障和资格认可协调体系,不同国家的质量保障和资格认可体系各不相同,并且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