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音乐老师们伴着新课程大胆地走了一段“创新路”,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问自己:所谓的“创新路”自己走得累吗?学生累吗?效果真的好吗?学生学会了吗?我还继续创新下去吗?这些问题从一次思想品德教研活动中,我与一位老师的交流间,有了新的启发。这位老师告诉我“思品课”靠一次观摩交流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收效甚微。比如只要一星期不强调,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我上了一节自认为很得意的专题课《求函数的值域》,但学生提出了很多细节性的问题:“您举的例子定义域都为R,当定义域不为R时,能用判别式求值域吗?”“究竟什么时候才可以用判别式求值域?”“用判别式求值域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3.
下课后,许多教师总爱这样问自己:“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课上,我的学生快乐吗?他们在课中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得到了享受吗?”两种不同的反思角度.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赞可夫说过:“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才能和禀赋。”然而,当我们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却分明看到了以下令人深思的镜头。  相似文献   

4.
教学个案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在课前备课时.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学生单从表面理解.一定会“离题万里”.故在教案设计时特别作个批注。果不其然.当学生读到“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时.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碰壁’是什么意思?”我没急着回答,而是笑着对大家说:“问得好.‘碰壁’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掀起了议论热潮: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角度。选择最佳的切入点 问题的设计应注意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例如:在讲“好奇与从众”时.我是这样设问的:你有“追星”的经历吗?你心目中的名星是谁?你是如何追星的?这一问。立刻就引起同学们浓厚兴趣,我便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十分自然地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6.
教学背景:在一次合作教学的教研活动中,执教者用严谨的教学风格使整堂课充满了和谐的氛围。课后评课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将这堂课的可圈可点之处进行了评述。突然,出现一个异样的声音:“过堂课我觉得这几个环节处理得很好……可是这节课教学内容有价值吗?”“教学内容有价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也引发了我对环绕在我头脑中“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呢?为什么学生总不能真正走进数学课堂,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快乐……”等问题再度深思。  相似文献   

7.
《花瓣飘香》一课,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故事,表现她是一个懂事、孝顺、可爱的孩子。昕了几位老师教学《花瓣飘香》第二课时,有的老师采用探究讨论式,有的采用开门见山式,多围绕“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得出结论。听完这些课,笔者和学生交流,问:“小女孩摘花瓣送给妈妈,这样做好吗?”学生无一例外地点头。我接着问:“小女孩摘花瓣对吗?”“对啊!”学生肯定地说,忽然有些疑惑,“摘花瓣送给妈妈,是对的吗?”又想了一会儿说,“咦?搞不清楚了。”  相似文献   

8.
这篇课文学过了吗?北京特级教师王有声有一次,我在学校礼堂上公开课,接待西北各省市来的几百位教师.课后座谈时.一位老校长的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王老师,这节课本身的诸多优点,大家巳经谈了许多.”老校长语调平和地说,“我感兴趣的是这节课的‘道具’.如...  相似文献   

9.
杨荣平 《师道》2005,(10):13-13
老师们下课前常会对学生说两句话:你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说实话,我真希望学生懂了,但又害怕学生说“没问题”.因为“没问题”往往会掩盖许多问题。不信,去问问学生,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的问题多多.难怪很多老师课后大呼“没想到、没想到”。  相似文献   

10.
感恩     
张海英 《河北教育》2006,(12):44-44
一天上课,我发现有位学生课上说话,就狠狠地批评了他。当时,我很激动,大声斥责:“老师辛辛苦苦地给你讲课,你坐着,我站着。这还不能打动你吗?难道这还不足以让你感恩吗?”见我大发雷霆,同学们鸦雀无声,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后边的课很顺利地讲完了。但我感觉教室里的空气好像凝固了。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下课后.数学教研组的几位老师正在办公室闲聊,一位学生拿着课本.羞答答地喊了报告,行了举手礼后走到一位老师面前.胆怯地问道:“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您给解释一下好吗?”老师定眼看了看.用手一扶眼镜冷冰冰地说:“我不教你,别问我,谁教你的课你找谁去。”这位学生很扫兴地走了。很显然.他的任课老师当时不在办公室,那么其他老师就可以不赐教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参加省、市、县级大型的会课、赛课,还是学校自己搞的公开课,课前课后,总能听到诸如此类的发问——“你的课符合新课程标准吗?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尤其是在评课上。似乎只有符合新课标。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才能被称为“一堂好课”。否则,你即使有着独特的思考.独具个性的见解,有诸多的闪光点,也只能被一票否决。不得不望“标”兴叹。此种情形,我不仅亲见,而且亲历。每每于此,我在欣慰于新课标的深入人心之时。总会不由地发问:“符合新课标的一定就好,而不符合的就真的一定不好吗?老师们真的对新课标的理念吃透了.理解了吗?”进而叉不得不心生担忧——长此以往。作为新世纪新的教育改革标志,具有“解放”意义的新课标,会不会演变为一种束缚?  相似文献   

13.
许良培 《中国德育》2012,(12):61-62
在即将结束中国史教学的时候,我为学生设置了这样一堂课——《感动吗,我的孩子们》。那天,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健步迈上讲台:“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将上一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愿意听吗?”“愿意!”在学生洪亮的声音中,我拉开了课的序幕——穿越过去,走向未来!于是,我将课前准备好的道具有序地展示出来,并做详实的讲解。  相似文献   

14.
长大了像你     
快下课时,和学生们谈起了自己的童年。我讲了自己第一天入学的故事。老师年老慈祥,她用温柔的声音给我们讲课。那时的我还不知什么叫上课,平时自由玩耍惯了,在教室里时间一长,只觉得很闷,便尖叫了一声。老师的课被打断了,但她没有发火,仍然微笑着问我:“你怎么了?”我红着脸站起来没回答。老师继续温柔地说:“坚持一会儿,下课再出去玩,好吗?”我点点头坐下来。“那位老师真好!”一个学生大声说出来。“你就像那位老师,也对我们这么好!”另一个学生跟着说。一个女生站起来,轻声问:“李老师,你是跟那位老师学的吗?”“是…  相似文献   

15.
一、引课解题的情境感染 “引课解题”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因此,应注重它的吸引力。教师在教一篇新课文时,用情境导入法往往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课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如《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导入,可以启发学生:认真的端详过自己的父母吗?对亲情的感受有过吗?尤其是逆境困难时的亲情体会过吗?从题目中“爸爸”所引出的亲情的情境感染,会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带来好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师合起课本走出教室时,我们的学生是真的没有问题了,还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倾向于追求前者,教师致力于下课铃声一响,教案便分秒不差地宣讲完毕,然后很胸有成竹地提出一个毫无悬念的问题:“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在一片地动山摇的“没有了”的回答中老师心满意足,学生心安理得,一堂成功的课结束了。但是我却在考虑,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有效课堂吗?“没有问题了”能说明我们的成功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与很多老师和专家交流探讨过。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7.
“有不同意见吗?” “没有。” 某市数学优课评比活动中,授课老师每讲完一个问题,总是习惯地问一句:“有不同意见吗?”学生总是整齐地回答:“没有”。听到学生的回答,不禁忧从中来。如此教育出来的学生,有何个性而言?他们还会独立思考吗?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创新能力,什么不同想法都没有的学生,还能进行创新吗?我不由想起了一位推销员讲的一个例子: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  相似文献   

18.
复习课好上,一本复习资料、随便找几道题目就能应对.果真如此吗?这样的课学生喜欢吗?这样的教学有效吗?答案不言而喻.怎样较好地体现“遵循数学复习课的显著特点、理解学生复习数学的认知心理、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这几个最基本的原则呢?本文笔者结合张宏政老师的课例谈几点看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爱”有千般花样。这是我认识桂老师之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没见面之前,我只知道,身为小学教师的她用三个朴素的问题打动了教育部长。那三个问题,仿佛是在问你,仿佛是在问我,更仿佛是在问她自己——“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非常幸运地,我得到了桂老师本人对这三个问题所给出的美丽答案...  相似文献   

20.
周武 《江苏教育》2010,(6):34-35
“周校长,学校安排我上‘小小科学家’校本课,我怎么上呀?”“那么多学生全部走出教室去赶场子,能不乱吗?安全怎么办?“‘现在的学生比我们知道的还多,我们能上好吗?”……自从宣布了校本课程的课务以来,已经不止一位老师在我面前发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