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明清秘密教门中的“无生老母”信仰,是罗教教主罗梦鸿在否定当时民间所流传的无生父母即是阿弥陀佛的基础上,杂糅儒释道三家经典中的某些内容,加以改造,创造而成,后经罗教弟子及黄天教等的发展,变得更加具体和丰富,而秘密教门中有关“天盘三副”或“龙会三会”信仰,则是在中国古代异端教派关于“弥勒救世”和“末劫说”的基础上,再融入对“无生父母”的崇拜而形成的,对于秘密教门的信仰体系和基本教义,既要看到它在反封建统治中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无生老母,真空家乡”是明清两代民间宗教所共奉的八字真言。这一信仰内容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黄天教之前,民间已经出现“无生父母”的概念,这一“无生父母”信仰因其外在化的特征而被罗教之罗祖批判并以内在化的“无极圣祖”代之。黄天教在罗教之后,一反罗教内在化的体证之路,重新建立了一个外在化的信仰天国,明确提出“无生老母”这一概念,并首次将其以完整的故事形态呈现出来。而无生老母信仰,也正是在黄天教之后,以一个系统化了的姿态,成为民间宗教世界里共奉的一套信仰观念。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封建时代的秘密社会,是由下层群众为了互济互助和自卫抗暴而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分民间教门与会党两类①。民间教门以师徒递传的方式组成,维系内部联系与团结的纽带是宗教迷信;它要求徒众茹素食斋,诵经礼佛,以消灾挥祸,避劫免厄。民间教门表面上与佛教、道教有某些表象的相似之处,但不被自视“正统”的佛教、道教所承认,也不为统治秩序所容,往往只能在社会下层游行默运,因而也被人们称作“秘密宗教”或“邪教”。两宋时期,朝廷与民间教门之间关系错综复杂,难以捉摸,而又颇具典型意义;下文即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求…  相似文献   

4.
白莲教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曾经崇拜过弥勒佛、弥陀佛等偶像。明、清之际,活动在直隶、河南、山东、山西、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省的白莲教流派,虔诚地崇拜所谓“无生父母”偶像,把“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当做秘密传教的“真言”。“无生父母”包括“无生父”、“无生母”。“无生母”又称“无生神母”、“无生圣母”、“无生老母”。  相似文献   

5.
民间秘密结社包括秘密会党和秘密教门。当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下去以后,中国社会并没有出现像历代农民运动失败后常见的长期沉寂局面,民间秘密结社的反洋教斗争尤其十分引人注目,而且性质和特点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内容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反洋教的范围,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义和团运动后民间秘密结社反洋教斗争呈现出的复杂动向。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4,(10)
内容简介: 一天大清早,小姑娘芬看到他爹亚伯手里拿着把斧头匆匆往外赶去,便问她母亲这是怎么一回事。亚伯太太告诉她说,昨晚家里的老母猪生了一窝小猪,其中有一只必须被“干掉”。小姑娘一  相似文献   

7.
第一届中国近代秘密社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饶怀民在中国历史上,秘密社会(包括秘密会党和秘密教门)一直作为下层群众的集合体而存在着,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秘密社会组织几乎遍于国中,拥有数百种名目,达数千万徒众,成为一股巨大的社会潜势力,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仅见...  相似文献   

8.
欧洲中世纪哲学诸位贤哲,针对理性和信仰问题,围绕是“信仰权威”还是“理性权威”、是“先信仰而后理解”还是“先理解而后信仰”和“双重真理论”等问题展开过旷日持久的论争.《神曲》以文学的形式回应了这场论争。它抛开了论争双方的神学指向性和宗教目的性.把理性和信仰先行引入到对人生幸福归宿的关注、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探求,肯定了它们在人类世俗生活中的作用.它们在摆脱苦难、认识真理、走向至善至美过程中的起始作用或前提地位;修正了把理性和信仰对立起来的做法,建立了其间的联系.阐解了它们各自的价值、存在的领域、理由及必要性,认为理性和信仰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强调了理性所包含的人的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信仰所包含的“上帝”对人类的召唤与慈爱和它引人向善的道德伦理作用,体现了有别于诸位贤哲的人文关怀,使我们看到但丁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有着独特性、贡献性和进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实录:师:(课件出示生字苹果树)小朋友,苹果树上的生字宝宝里面藏着许多秘密。看看哪个留心观察的小朋友能找到?(生认真观察)生:(很兴奋)老师,我发现“雾、霜、霞”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都是“雨字头”。生:我发现“蝶”和“蜂”都  相似文献   

10.
信仰式德育是一种理想、信念和信仰道德教育,它能够促使学生领悟道德的终极价值,实现从“知”到“信”、从他律向自律的提升与转化。信仰式德育的弱化甚至缺位是当前高校德育陷入知行分离和实效性低迷等困境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应确认信仰式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实现认知导向与信仰建构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对泉州师范学院2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一级信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信仰、实用信仰及超自然信仰。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信仰更认同。而超自然信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大学生对民族主义、生命崇拜、政治信仰以及国家主义等次级信仰的认同程度较高.而对宗教信仰、神灵信仰以及金钱崇拜等次级信仰的认同程度较低。相对而言,男生更容易产生金钱崇拜,女生更容易产生生命崇拜;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容易产生家族崇拜;大四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实用信仰: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神灵崇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家庭主义。  相似文献   

12.
Beliefs about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eaching practice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in recent decades.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s of religions 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liefs about subjects such as sciences and language. However, the influences of worldviews in general and religions in particular, as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beliefs in relation to mathematics education, are under-researched. The current study is a first step to unpac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religions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means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mathematics teachers of different religious backgrounds, teachers’ perception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ir personal religious beliefs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investigated. In-depth analyses of the perceptions of three mathematics teachers reveal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religious beliefs and their teaching beliefs. First, there are some common values shared by different religions, which influence the beliefs about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well as education in general. Second, religion is a rich belief system, and the teachers appear to apply only a portion of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to guide their teaching. It is also possible that a teacher is influenced by more than one religion or cultural tradition. Despite its subtleties, our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alignment between teachers’ personal religious beliefs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13.
塔尔寺六族在历史上以藏传佛教格鲁派为其主流宗教信仰,兼及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六族信仰呈现出多元化、世俗性的特征,本文调查塔尔寺六族主流宗教信仰,汉文化影响下的道教信仰,民间信仰及民间禁忌等信仰现状,借以对河湟地区藏族社会的宗教信仰做一概貌性展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方法,对青少年宗教信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青少年宗教信仰研究现状、青少年宗教信仰的特点和成因、信仰宗教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信教青少年的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整理归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成都高校学生信仰现状的特点及模式。方法采用社会态度调查问卷对成都市两所高校的大三、大四、研一、研二学生进行取样调查。结果成都高校学生精神、伦理、国家社会信仰得分较物质、宗教神灵信仰为高;孝道因子在性别上、年级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文学类专业学生在宗教神灵信仰上的得分很低。结论成都高校学生对精神、伦理、国家社会信仰追求程度较强,对物质、宗教神灵信仰的追求处于模糊状态;女生、研一学生对孝道的追求处于模糊状态;文学类专业学生不太追求宗教神灵信仰。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比较调查方法,研究泉州大学生在不同信仰状况下,其宗教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素质目标的效果差异等,力图进一步明晰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总体特点以及宗教对大学生思想的现实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普通教师较难进入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研究视野。薛瑞萍作为一名以教育写作赢得独特专业成长机会的普通教师,其六年间出版的六本教学手记,值得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特别是薛老师种种特立独行的教学言行背后,存在着多种关于母语的课程意识和教学信念,"日有所诵"、"定能生慧"等行动与信念,可供普通教师借鉴。  相似文献   

18.
如何保持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仰不会丧失,同时又保证这一信仰热情不被滥用,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在“文革”中,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热情被引向了信仰主义的宗教狂热方向,在个人崇拜的幻象破灭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信仰的淡漠和危机。“文化大革命”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悲剧,也是一场社会主义信仰的历史性悲剧。  相似文献   

19.
腊湾、新民地区彝族老人舞以其独特、原始的舞蹈特征,被称为彝族古老舞蹈的"活化石",老人舞蕴含其民族社会特点、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民俗特征等文化,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并进一步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concept of “mythical realism”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religion and orienting religious education. The focus is on beliefs as one central aspect of religion. The author draws on recent cognitive studies in religion to illumine the “counterintuitive” and “mythic” character of religious belief, while also arguing that religious thinking should be and commonly is held together with “intuitiv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s of experiential reality. A case is mad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mythical realist” religious understanding as a fundamental goal of religious education.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nurturing such mythical realist fai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