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职普融通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关键,也是国家近年来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职普融通对健全国民教育体系、打通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当前实践来看,职普融通面临脱离义务教育阶段基础、缺乏高中阶段整体制度设计、难以打通高等教育阶段层次障碍等现实困境。据此,可从细化宏观政策指导、强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技能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推动职普融通的发展,将职普融通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历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反映了国家构建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诉求。职普融通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推进职普融通的有效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内容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路径上,建立综合中学、实行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采用学分制以及构建国家资格框架。  相似文献   

3.
“类型教育”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内外两大结构:内部要求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衔接贯通、类型结构互相沟通;外部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动融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类型教育”背景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致力于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打通职业教育内部衔接通道;奠定普职融通的制度性基础,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平等互融;加强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推动职业培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提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普职融通成为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普职融通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因素,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有力抓手。在地位相同、类型不同的基础上,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的联系与贯通,有利于促进社会人才流动、供给有效人力资本、促进教育创新。但地位认可偏差较大、类型特色应实分离、体系建设厚此薄彼等掣肘因素影响普职教育相互融通,需要提升办学质量、凸显职教特色、加快体系建设,以促进普职教育同生共长、共通共融。  相似文献   

5.
顾建军 《职教通讯》2022,(4):F0002-F0002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就是完全的“割裂”和“排斥”,加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是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之路和应有之义。江苏师范大学陈鹏教授及其团队的新作《跨界与进阶:普职教育衔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引。职普融通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是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工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要求职普融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政策的科学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教育普惠公平;坚持协调发展,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然而,当前职普融通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配套政策亟须完善、运行机制不协调和就业渠道不畅通等现实困境。以职普融通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树立职普融通管理体系的坚强核心;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制度服务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教育普惠公平的内生动力;夯实协同基础,完善职普融通保障机制建设,为职普融通持续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后盾。  相似文献   

7.
普职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重要维度,目前已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借助对其概念的学术表达,剖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实现普职融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立足于中等职业教育视角分析普职融通存在的现实困境,可以对其实现路径进行前瞻性思考.文章旨在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希望对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慧敏 《职教通讯》2016,(11):11-15
"普职融通"是当前构建现代职业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各地建设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柳州市普职融通教育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施普职融通教育改革的对策,一是要扩大职教改革政策的宣传范围,二是要明确普职融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三是要在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重点改革中高考招考模式。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须厘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要解决好职普协调背景下中职教育的定位问题,明确中职教育升学与就业兼顾的双重职能,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要解决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问题,着力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持续强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要解决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建设问题,完善治理政策保障机制,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格局,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以进一步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石伟平 《教育》2012,(34):29-30
《教育》旬刊:为什么中职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这么低?石伟平: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教直通车,通过国家资格框架,实现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等值,加强普职融通。澳大利亚构建与普通教育相对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一、二级证书与普通教育的初中和高中学历文凭沟通;还在职业教育高级文凭上,开设研究生证书、研究生文凭课程,促使职业教育与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教育报主办、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高职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论坛,于2016年2月28日上午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社科院、浙江大学、全国高职研究会等2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课程开发、高职院校公共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关系、高职通识教育的路径与质量保障体系等问题开展了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英国本科职业教育是在大学之外建立职业教育机构实施本科职业教育,美国本科职业教育是在大学中通过职业性的教学计划实施本科职业教育。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英美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对我国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路径选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课程开发模式角度,运用目标模式为主,并结合过程模式的思想,将职业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于人文通识教育,并提出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愉快适应社会生活、及有较高精神境界与价值追求这3个目标层次,构建职业学院“以人为本”的通识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前提下,学前教育专业职教本科开始试点并得到初步发展。作为学前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学前教育专业职教本科在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因此,构建学前教育专业职教本科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德育为先、能力突出,重视通识、理论扎实,强化实训、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一凭多证"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属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做加减法,而是要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起来,在职业教育中体现通识教育的要求,使高职教育的两种属性在教育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共同完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部分优秀高职高专院校升格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一条简捷有效的道路。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本科与专科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体系的差异,提出对高职院校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为了顺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人才能力的需求,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之间衔接下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对职业核心能力内涵的分析,在培养过程中应坚持整体性、层次性和渗透性的原则,转变培养理念,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基于“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新医科人才培养理论,从顶层设计、组织机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师资保障等六个方面构建高职医学专业“六位一体”通识教育体系。体系以“三修养、三精神”为教育目标,以具有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学院”为机构保障,以“三层次、四模块”为课程体系,以“三结合”为教学模式,以“多元化”为评价标准,以“教师共同体”为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布鲁贝克认为,规模扩大之后的高等教育应当坚持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携手并进的教育目的观,为此,大学课程必须以高深学术和解决社会问题两者的结合为适切性标准,以跨学科的方式将各门学科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20.
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探索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德国构建的独树一帜教育类型——"双元制",以及充分展示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职业性、实践性特点。同时,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精髓予以深刻的诠释,并从中德职业教育现状的对比中,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