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产业,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形成医疗器械相应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基于先进医疗器械技术发展视角设计了医疗器械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以满足先进医疗器械设计、制造、检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医疗器械专业"医工结合"的特点,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医疗器械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对医疗器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施实验教学改革,目标清晰,方向明确,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宗旨,调整实验课程体系,建立"产、学、医"联合实验平台,"三师型"实验教学团队与"创新实验项目驱动型"实验教学模式,完善实验教学质量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了一套医疗器械行业人才培养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对创新型医疗器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方式,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双证融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学历素质方面和专业技能两方面,都能较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就业质量得到了提高。本研究立足于医疗器械行业,借助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平台,探讨如何在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进行"双证融通"人才培养,并根据学校和专业的自身情况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智能医疗器械被研发并不断投入临床应用,传统的医疗器械类专业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应对产业变革和新一轮科技革命、面对新工科建设的挑战,文章对医疗器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以适应医疗器械行业领域的变革,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医疗器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以任务牵引“合训”学员军事基础训练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任务牵引"合训"学员军事基础训练,是有效提高训练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从规划任务需求、设计任务背景和选择任务难度三个方面,就"合训"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中如何加强任务需求牵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对数控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以及数控设备应用程度的不均衡,各类企业对数控人才提出了多样性需求,专门设计了"多元分流"人才培养方案,即数控人才培养能顺应中小型、大型及外资企业发展,实施"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多元分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7.
落实"卓越计划"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针对西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构建了地理与资源环境类专业"一主线·两注重·三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培养规格、优化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体系等四个方面探究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并提出五项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措施,以期为地方高校实施"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罗润来 《教育与职业》2012,(12):102-104
高职应用型会展设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和当下院校展示设计专业对会展行业实践教学资源的缺失与渴求,都决定了"校企合作"是构建会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基础和主导方向。文章从"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理念出发,提出并探究院校展示设计专业主动适应区域会展行业企业需求,共同构建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团队、课程标准、实训基地"等在内的人才培养校企多维立体融合与互动模式,并针对探索教学过程中的双向实施途径与方式,为会展设计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与新兴职业的有效对接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大规模扩招,然而与规模不相适应的是我国设计教育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不够清晰、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设计教育资源短缺、人才培养质量不完全符合市场的需求等.文章基于这些问题,追溯了"包豪斯"教育思想、理念,探索了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当前我国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首次从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内部化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社会需求内部化在本文是指把社会需求主体这一高校的战略性外部要素导入高校内部成为不领高校薪水的广义教职员工,甚至是高校的"影子书记"和"虚拟校长".文章首先从执行层面、管理层面和决策层面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内部化进行了探究,然后提出了某些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内部化的高校制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学军 《教育学报》2007,3(2):10-15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应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前提下从两性差别的角度来培养双性化人格。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内容,“道德的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本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动机论和效果论道德评价模式的影响,没有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把“道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的教育”,结果使得“道德教育”往往变成了“不道德的教育”.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道德教育”必须自觉地走向“道德的教育”,克服道德教育中的不道德性.  相似文献   

14.
陈学军 《教育学报》2007,3(2):10-15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着"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混同使用,概念不清的现象.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事实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二者之间是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为概念起源背景上的不同与研究领域、范围上的差异.在承认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存在显著差别,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略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6.
医学教育中的"关怀"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中,亟待进行“关怀”教育,因为“关怀”不仅体现出医学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实践的要求。本文分三个方面论述医学教育中的“关怀”教育:医学教育中“关怀”教育的必要性;“关怀”教育对于关怀伦理学的借鉴,以及关于“关怀”教育内容和途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现状和教育研究的现状令人担忧教育哲学工作者用一些早已没有生命力的所谓哲学概念"指导"教育实践而不是以哲学的气质介入"教育",使教育哲学走失了方向;教育学家所探讨的教育本质和现实教育的其它出路不容易由教育工作者付诸实施.同时,代际和同辈之间的教育中科学因素少之又少,因而用"教育科学"来指称当前的教育研究,实在是一种尊称;人们对教育自身的改变缺少一种技术的眼光,没有将教育的积累看成是一门技术的发展历程,甚至将教育的工具和环境误以为是"教育技术",使真正的教育技术的改善处于"遗忘"和"误以为"的历史境遇.由此看来,将真正的哲学、科学和技术的眼光、思想方法引进教育生活中是教育研究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分析"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各自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入手,阐述了"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所凸显的观念更新,以及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整体变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着重论述了“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两课“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改进“两课“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素质”的论述,并提出在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是提供“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