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以“回归民族文化本位和自我身份立场”为编纂指导,从中国古代目录产生与衍变的“历史语境”切入,深入分析中国古代目录的内容旨趣、形式结构、文献标引、文献组织等内容,试图揭示中国古代目录兼具知识论与价值论的双重本质,从而建构民族文化本位视域下的古典目录学理论。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2.
徐有富教授的目录学新著《目录学与学术史》一书的出版将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理论上,该书作者对历代目录所构成的通代学术史性质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中国历代目录实际上就是中国学术史的缩影”。方法上,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精心选择富有代表性的目录著作进行目录学研究与宏观的学术史建构;其二,紧紧抓住目录本身的要素特点,精心设计研究论题,进行目录学与学术史的研究工作。成效上,表现为学术史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扩大。该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3.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清末“国命危砧”,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康有为,发扬古典目录学“经世致用”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武器,扬变法启民智,构建了“参采中西”的目录学新体系。康有为为推进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自觉地以目录学为武器。对开创我国近代目录学,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代表作是:《新学伪经考》和《日本书目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从时空转向的角度,揭示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境遇,并为分析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型提供基于书目的解释与说明。[方法/过程] 以图书、学术和目录的相互建构为视角,在中西目录学此消彼长的语境中系统梳理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化历程。[结果/结论] 时间上“范围古今”与空间上“兼及天下”的古典目录学,最终仅著录“中国”“古代”的典籍;而西方目录学则成长为独步中西、超越时空的普世性体系,从而也为区域性和时间化的西方文明异化为世界性的普遍真理提供了书目体制上的学理铺垫。相应地,颠覆以西方为中心的目录学一元论话语,也是世界文明走向中西互补之健康生态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需要的目录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综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目录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成果,分析探究了当代指引读书治学的目录学著作缺乏的原因。认为在文献与日俱增,计算机的运用已较为普遍的今天,我国古代目录学的精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用“叙录”的方法揭示图书文献的思想,不仅没有过时,更应该发扬光大。提出了改变目录学研究领域“只开花,不结果”状况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录学的时代性与当代中国目录学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论述了目录学的时代性表现、成因与内涵,并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分别从发展阶段、学科意识、理论建构策略、价值取向、研究内容、学科体系、发展动力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国目录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结构是指组成有机整体的各部分、要素、成分相互结合的方式,或日构成方式,它是由要素、成分的特殊本质共同决定的,并按自身的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内在联系。目录学的体系结构,就是目录学全部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要素、成分相互结合的方式。目录学的体系结构,是人们对目录学的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化的产物,也是目录学的知识内容积累到一定阶段与数量之后,人们对这些知识元素相互结合的形式加以研究,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层次化、体系化、模型化的结果。因此,这种结构既是目录学本身内在联系的反映,也是人们认识深化后的产物。它对于人们认识目录学的内容范围、明确目录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掌握目录学知识、深入研究目录学理论和广泛从事目录工作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代目录学领域的卓越代表人物-章学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亚敏 《图书馆论坛》2003,23(3):145-146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纂修史志。他以“经世致用”作为治学准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到方法全面发展了我国古代目录学说。他提出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目录学宗旨,以及“以书类人”、“互著与别裁”、“韵编与索引”诸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中西目录学比较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现代目录学是依缘西方学理而建立的,本质上就是“比较”的产物。作为比较的“方法”,与其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程序或模式,毋宁说是在讨论跨文化目录学比较中碰到的难题,主要包括术语差异问题和文化差异问题两个方面。始自上世纪初的中西目录学比较一开始就与价值立场有关,或“拿来”或拒斥,分别代表了特定时期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0.
王云五一生的学术成就很多,其中《新目录学的一角落》,总括了他前期从事图书出版事业的成就。本文概述了该书中阐发的“新目录学”思想和基本内容,评述了在新旧目录学交替过程中,王云五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新文化与我国目录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在整个目录学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它是古代目录学衰亡,西洋目录学传入并影响我国近代目录学建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目录学思想在内容方面,从传统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禁锢下解放出来;在方法方面,完成了由经验描述到理论抽象这一重大转折,使目录学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近代目录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社会文化的革命密切相关,经历了近代目录学研究的萌芽、变革和建立三个时期。从江人度对四部分类法的疑异,经“康、梁”的否定,到杜定友、姚名达批判的继承,其间经历了思想上的几次转折。从总结古典目录学开始到建立近代目录学思想体系终结,花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种目录  相似文献   

12.
李国新 《图书馆》1992,(1):9-10
十年前出版的《目录学概论》是当代目录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该书比较广泛地吸收了中外目录学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目录学的理论、历史、方法,对我国近十年来目录学的教学、研究和目录学知识的普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今天回过头来看,《目录学概  相似文献   

13.
当代目录学面临着衔接与融合问题,它包括传统目录学与现代目录学衔接与融合的问题,目录学理论与实践衔接与融合的问题,中西方目录学衔接与融合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认清当代目录学研究对象的历史继承性、研究内容的拓展性与外延性、中西书目知识本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录学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当前目录学存在的三个问题:①目录学概念混用;②目录学实践相互层级关系不明确;③传统目录学理论没有做好包容网络环境下新目录学的实践。笔者试图建立一个以“书目学”和“学科目录学”为双核心内容的目录学新体系,并把所有的目录学实践分门别类地归入到这个体系中,以此来解答上述提到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录学教程》被教育部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该书具有如下特点: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资料翔实、论述详备,内容观点与时俱进,吸收了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6.
目录学的发展趋向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学的发展趋向简论马学博(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1对传统目录学理论的反思我国目录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之学,曾一度成为“显学”。然而历史的辉煌并未延续下来,在现代信息社会环境中,目录学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17.
中西古代目录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目录学的起源,对中西16世纪以前的目录学进行了比较,总结了目录学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古代文化的载体,古代文献本质上是“体道”,包含了人生的至高设定和冥思。整序古代文献的中国古代目录学也因此而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19.
邓建 《图书馆学刊》2009,31(10):81-83
通过对正史艺文(经籍)志中的“目录之目录”——簿录篇和目录类进行考察,可以窥知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流变。《隋书·经籍志·簿录篇》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首例“目录之目录”,表明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从《旧唐书·经籍志·目录类》到《清史稿·艺文志·目录类》,“目录之目录”不断发展,渐次兴盛,展现了中国古代目录学逐渐走向鼎盛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由彭斐章教授主编的《目录学教程》被教育部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章从几个方面对该书作了评介。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