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互联网环境中,广告的界限变得模糊,与口碑、搜索引擎等信息混合在一起。受众在社交媒体中的只言片语结成“广告茧房”,精确传播的技术性内卷造成新时代的广告费依然得“浪费”掉一半。广告的定制随着个体兴趣“枝条”的延伸而延伸。搜索带来海量信息与选择性的接触,而陌生关系的分享则使受众对负面口碑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相似文献   

2.
任廷会  赵剑 《东南传播》2012,(8):140-142
SICAS作为新的消费模型,系统化地概述了从受众需求的感知交互模型到体验分享的多维互动过程,但在网络广告的策划与创作过程中这一模式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从效果层次模型SICAS的角度,探讨如何通过对受众认知与行为方式的研究来制定有效的网络广告策略及广告作品,如何运用语言、感知觉元素来创造更好的网络广告效果。通过对网络广告传播策略的研究,以期对我国网络广告的创新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董建义 《传媒》2021,(6):70-72
每一次媒介的变迁都是人类文明的客观反映,每一个阶段的演进都伴随着不同消费文化的形成.融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介的束缚,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广告传播形态:STORYTELLING广告.本文以符号视角探讨了STORYTELLING广告的逻辑和受众认知,认为其降低了受众的阻抗心理,干预并建构受众对广告的"主动"认知,能更好地实现广告信息的传递和品牌系统的打造.  相似文献   

4.
徐雅琴 《新闻世界》2010,(10):119-120
在广告主们感叹广告形式陈旧,广告效果越来越不理想的的今天,一场搜索营销的广告战已经开始。搜索营销它利用的是主动搜索的"拉"效应,受众定位精准,信息覆盖广泛,广告成本可控。因此搜索营销成为一种极富发展空间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搜索营销的形式由文字链接升级到图文并茂,因此能最大化地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4,(17):59-63
本文所研究的"微广告"是指依托微信、微博、QQ等主要自媒体平台与"微片化"的受众进行沟通与传播,重点关注微广告在自媒体平台下所呈现出来的分享形式与扩散特点,剖析广告主在运作微广告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内容与表现形式直白单一、过度推送造成干扰、垃圾信息引发反感等问题,进而从微广告的自我定位、信息内容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与受众建立情感共鸣和互动、信息传播频率和时机等层面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为微广告的运营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接受是关键。而受众的人口统计学属性、社会学属性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对受众接受信息具有重要影响。从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上,广告传播目前能够影响的仅仅是受众的认知和态度两个方面,而对于受众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并不到位。这使得广告传播的影响力不足,传播者设定的基本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的消费者形成了新的行为模式。在大众传播时代,消费者即使认为所购物品很重要,其信息搜寻活动通常也非常有限。现如今,随着网络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渗入,随着在线资源越来越丰富、便利,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活动大大增加。①与此同时,购买了产品的人常常在网上议论、评价这种产品,这就形成了网络口碑,购买者也明显地会受到口碑传播信息的影响。②可以说,在这样一个已经通过搜索引擎形成了信息循环的网络化社会中,“搜索”与“分享”已成为消费者行为的显著特征。也正是基于这种洞察,日本电通广告公司提出AISAS(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模式,以升级传统的AIDMA(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动)模式。  相似文献   

8.
陈爽 《传媒》2017,(16)
从2010年《一触即发》的首次面世,到《老男孩》的迅猛崛起,微电影广告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并成为一个主营项目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微电影广告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广告传播模式,开始强调创意与诉求,在潜移默化中将品牌理念传达给受众,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受众对广告宣传的心理隔阂,提高了品牌价值的传播效果.而要想实现微电影广告的"病毒式"传播,发挥微电影广告的正面效用,就必须制作出丰富、独特,且受众乐于分享的内容.在微电影广告内容制作中,不仅要考虑传统广告画面、声音和时间三大要素,还要考虑故事叙述和影视剧作两大核心要素,以生活化、故事化和情境化为根本抓点,构造微电影广告内容的独特体系,这是全媒体时代微电影广告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广告钝化现象是当前广告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广告的传播效果.广告不仅具有市场功能同时具有艺术功能,其艺术功能对广告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解决广告钝化现象的突破口.广告陌生化创制原则的运用就是要实现广告本身的陌生化,增强广告的感知效果和传播过程的"异化",在此过程中,广告人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受众,在此基础上求变、求新.在陌生化创制原则下的广告必将是审美创造和审美感受的过程,广告也必将从钝化走向锋利.  相似文献   

10.
党报的公信力是指党报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近年来,我国频发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及对部分突发事件的报道使有些受众对党报的可信度产生了一定的质疑,从当前出现的某些受众不爱看党报、党报发行量下降、广告额下滑等均反映了这一问题.受众对党报刊发的内容"信不信",信了以后"近不近",近了以后"亲不亲",这些都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在中国渐渐盛行,广告商的青睐和受众的反感让中国的植入式广告显得十分尴尬。笔者将从心理学角度探析这一问题,用逆反心理原理和选择性理解原理分析"非融入性"植入式广告对受众心理的干扰;用单纯性接触理论,隐性宣传的心理机制,经典条件反射,模仿心理机制和记忆原理分析"融入性"植入式广告产生的积极心理效果。预防引起受众的反感,是植入式广告必须解决的难题。解决之道就在于了解受众的心理,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植入式广告真正融入节目,在节目中展现自己的魅力,发挥植入式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在形式上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12.
广告受众在广告传播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广告娱乐化的受众接受过程的分析和思考,解析受众对娱乐化广告的表层接受、深层接受、意义建构驱动品牌印象及购买行动产生等方面所具有的接受心理特征,试图在受众知性、情性的娱乐选择和广告诉求引导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理解通道,达到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杨健 《青年记者》2012,(17):69-70
广告语言是广告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广告中最主要、也最为人们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广告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受到语言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民族文化和受众心理的深刻影响.只有广告语言贴合了受众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心理认知,才会使受众乐于接受,促使消费行为的产生,实现广告为推销商品服务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消费社会中,"人"作为广告受众,存有主体建构与欲望支配两方面的主体性危机.主体建构危机表现在媒介受众在主体位置上的纯粹性失真和媒介受众进行以"消费仿象"为核心的排他性主体建构;欲望支配危机表现为媒介与广告控制了"公共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公共兴趣"被媒介与广告支配、公众对媒介与广告的"宣泄依赖"、广告与媒介藉消费社会的"符码关怀"控制公众的"爱与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5.
韩玉婷 《传媒》2016,(19):46-48
当前数字新媒体呈现网络化、移动化、人性化的传播趋势,如何在其设计中融入情感元素,加强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传播,如何丰富受众情感体验,提升受众的认同感,成为数字新媒体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猫眼电影APP是美团公司的下属品牌,定位影视文化传播,为受众观影购票、搜索与浏览影视资讯、分享观点、互动评论提供了便利.目前,该APP覆盖全国300余座城市的2600多家星级影院,其情感化设计为同行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式本身的特质和思考的角度差异,在用理论模式概括广告效果的研究历史中,出现过线型模式、反馈型模式和象限型模式。本文分析了各类模式中的典型代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网络传播现状的广告效果行为模式——交互模式。该模式将网络传播中的受者行为作为思考基础,总结出点击、搜索、处置、分享和行动是当下广告效果的五大要素,分析了各要素间彼此交互、相互影响的网状存在。较之传统的模式,交互模式能更好地反映网络传播的特征,对网络受众行为的内在关系有更好的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环境媒体广告是一种体验性广告,受众参与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按照受众参与意愿的不同可将受众参与形式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两大类,受众在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广告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多重角色,并通过亲身体验对广告信息产生更深的认知和记忆。通过环境媒体的恰当选择及对其互动性的充分挖掘,并充分调动受众的好奇心等策略能有效增强环境媒体广告中的受众参与体验,达成广告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金常德 《青年记者》2012,(11):62-63
在广告写作中经常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尤其是在广告标题和广告语的写作中更为突出.在广告写作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是为了使广告更生动形象,把所做广告的商品、服务乃至观念等比做某种事物,以达到吸引受众促使其行动的目的. 广告写作中运用比喻的诉求效果 在广告写作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是借用文学手段来宣传商品、服务、观念等,属于情感诉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广告的"新"主要体现在其打破了传统媒体广告在传播地域、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为广告受众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互动体验,给广告主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但也正是由于新媒体广告的"新",使得其在传播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内容缺乏创意、受众碎片化、效果监测技术不完善、可信度降低等问题。本文立足新媒体广告的内涵及其传播优势,重点探讨了新媒体广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新媒体广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环境的变革与技术更新引导户外广告趋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互动化,在消费者信息接受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中,"情感"的作用和价值非常突出。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在梳理现有主要广告传播心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户外广告传播"注意-兴趣-行动-情感-分享(AIAES)"模式,对其各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模式运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