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万兵 《新闻世界》2013,(10):28-29
如何创新经济新闻的写作技巧、提高经济新闻的报道质量、改善经济新闻的报道效果,笔者的体会是选题的口子要小,主题的立意要新,素材挖掘要深,标题要朴实醒目。  相似文献   

2.
吃饭要求可口,看报要求可读。可读性,是报纸最基本的品质之一。较之社会新闻和文体新闻,经济报道偏理性,思辨色彩比较浓,因此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是提高经济类报纸新闻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经济新闻如何增强可读性?笔者个人理解,就是所报道的经济新闻要重要、要鲜活、要贴近、要实用。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新闻图片报道要善于捕捉新鲜话题,挖掘报道主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事物、新经验层出不穷,经济新闻图片报道一定要善于捕捉新鲜话题,挖掘报道主题。而要提高经济新闻图片报道的质量,提高摄影记者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闻是按照报道内容、报道对象划分而存在的新闻报道门类,因其报道内容的特定性而区别于科技新闻、文教新闻、政法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由于与经济工作、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就必须具有新鲜浓郁的“经济味”。也就是说,要注意从经济的视角切入,以经济活动的新闻价值为基本内涵,用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与文风进行报道,力求使报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经济新闻的特点,说到底,是由经济工作、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的特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经济宣传报道难以摆脱简单化、程式化的框框,很难激起听众收听的兴趣,更难以产生具有一定力度和深度的佳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宣传的报道面太窄。那么,怎样拓宽经济宣传的报道面,我有这样几点体会。一、转换报道角度,打开经济新闻的社会视角。要改变以往经济新闻的写作角度。把从经济工作的角度写经济新闻改为从新闻的角度写经济新闻。要把经济新闻从领导的角度,工作的角度,生  相似文献   

6.
江斌 《新闻世界》2010,(7):16-17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新闻越发重要,做活电视经济新闻,报道选题要具有贴近性、采写角度要具有通俗性、写作语言要具有易懂性、数据运用要具有形象性、后期制作要具有可视性,使电视经济新闻面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经济新闻真正地具有可视性。  相似文献   

7.
徐芳 《新闻实践》2001,(4):59-60
信息性和指导性的统一,是搞好党报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报道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毫无疑问,党报的经济报道要坚持指导性原则。另一方面,经济新闻的本质要求它要向读者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读者更需要这种含有市场信息的新闻。经济新闻的信息性要求经济报道要从市场出发,从市场角度理解新闻事实,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这篇由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稿子,在如何体现两者的统一上给我们提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党报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文本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具有较强可读性的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文本和一般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文本相比,辞格使用的频率要高,辞格使用的种类要多,辞格的使用方式也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之前时政报道不接地气、创新力不够与指令性要求过多有关,那么当前,就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以"走转改"的要求和做法,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宣传味道过重、表现形式不佳),达到有效宣传目的。力争做到"时政新闻要有厚度、经济报道要有深度、民生新闻要有温度、宣传报道要有尺度"。具体地说,就是时政新闻按新闻规律办事,突出新闻性,压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程序性、简报式报道,突出其中的新闻内容;民生新闻要体现人文关怀,呈现民生幸福,要有任务、故事;经济新闻要有内涵,突出具体做法、经验,减少成就性的概念式报道。增加体验式报道、系列报道、主题报道,这是摆在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新闻栏目前的一个既传统又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要把经济新闻写得引人入胜,需要从报道题材、报道形式、写作方法、语言与文风等多方面着手,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报道题材的选择与确定。报道题材亦被称为新闻题材,指新闻报道所表现的对象或采写的内容。确定报道题材,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前提与开端。经济新闻所具有的政策性、业务性、保密性强的特点,对于其报道题材的选择多少会带来一些影响,加之过去我们理解上的片面性,把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1.
用新闻手段传递经济信息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闻现象。是随着社会对经济信息的需求而产生的。所谓经济信息报道,是通过新闻媒介,利用新闻形式来传递经济信息的报道。那么,它与现存的经济报道是什么关系呢? 经济信息与经济新闻,二者有交叉的部分,都报道了一个事实,反映了一个动态,但二者又有质的区别:经济新闻不能超前,是被动的反映;经济信息报道则是为指导生产、经营,要未雨绸缪,要求“超前”,不能放马后炮;经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报道要有宏观思维,就是要把经济报道的对象放在体制转换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判断其时代意义和新闻价值。为此,要求经济报道抓住体制转换的时代特点,从微观现象中透视宏观问题,对经济现象的发展要有超前意识和预见性,并提高融合经济和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所谓经济信息报道,是通过新闻媒介,利用新闻形式来传递经济信息的报道。那么,它与现存的经济报道是什么关系呢?经济信息与经济新闻,二者有交叉的部分,都报道了一个事实,反映了一个动态,但二者又有质的区别:经济新闻不能超前,是被动的反映,经济信息报道则是为指导生产、经营,要未雨绸缪,要求「超前」,不能放马后炮;经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越新越好,而  相似文献   

14.
经济新闻社会化,就是以社会新闻的形式报道经济新闻,使经济信息社会化,硬新闻软化、通俗化、大众化,有较强的可读性。 新闻心理学告诫我们:人的心理活动往往受制于对他有意义的事物。我们的经济报道要做到社会成员共同感兴趣,使社会各界读者产生共鸣,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就必  相似文献   

15.
王甚恺 《新闻世界》2013,(10):78-79
让经济报道成为地方党报的主打产品,就要整合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引导;要围绕中心大局,在经济新闻深度上下功夫;要关注百姓,贴近生活实际,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要直面经济热点,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经济新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孙倩 《新闻世界》2010,(7):37-38
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以增强权威性、贴近性和提升影响力?笔者认为地方经济新闻不仅要报道老百姓关心的国家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对经济建设、经济工作的部署、决策,使经济新闻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还要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就业、就医、旅游等日常经济生活为报道对象,使经济新闻具有贴近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的发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呼唤着经济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要从经济新闻的报道主旨、报道内容以及思维方式、表现手法上,都要突破传统的经济新闻的旧模式,让经济新闻活起来,把企业报办成企业经济发展的导向报,搭起企业通向市场的桥梁。怎样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田洋 《新闻窗》2011,(4):50-51
经济新闻历来是各类媒体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但纵观各类媒体的经济新闻,普遍存在语言枯燥、形式呆板、手法僵硬、堆积数字术语等问题,总让读者读起来觉得太累。笔者长期从事经济报道,平时工作中感受最大的是,由于经济报道专业性较强,要做好经济报道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报道顺应时代潮流,服务于大众的首要前提,就是经济新闻必须要写的好。今天,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人在读经济报道时,会有不同的心理期待。作为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必须要在把握了受众心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写出“适销对路”的新闻,经济报道才会有价值。具体地说,经济报道的写作应该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财经信息,经济新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经济工作本身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政策性,所以经济新闻如果报道不当,往往外行听不懂,内行不愿呒要让听众听得清楚明白,记者自己首先要弄懂;通俗易懂是经济报道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