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近期学术界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比较活跃,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学、教育学和管理学诸领域,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中,我们需要将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包容性意识融入其中,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后所产生的供需矛盾性、多元融合性、普惠性以及互动性等特点,对其基本价值取向进行认知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张黔珍 《大观周刊》2012,(15):32-33
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主要针对城市户籍居民设置,外来人口始终被排斥在公共住房资源共享范围之外。社会资本匮乏、与城市主流社会疏离以及相关利益集团“经济人”取向是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剥夺意识”产生的根源。这种公平与正义判断的悖论造成严重的负萄社会影响,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在价值与思维方式上的偏执,更重要的是影响其再社会化的实现。文章认为,有必要通过市民社会责任感培育和建立组织化博弈机制来疏导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失衡:有必要以政府职能统筹城市公共住房资源、逐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完全“市民待遇”。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事关转型期中国城市化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单纯依靠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政策法规,仅能推动表层的社会融入;而要实现深层理念意识层面的社会融入,则离不开符号生产者和传播者———大众传媒发挥的社会整合功能。基于符号资本理论,通过对代表性城市媒体报道的文本解析,对大众传媒的话语符号生产及新生代农民工拥有符号资本的实际状况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众传媒的符号生产机制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必需的符号资本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新生代农民工符号资本的赤贫是其城市融入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符号障碍;大众传媒作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符号生产者,有必要通过提供信息平台、正名和扩大话语权等具体的符号救济途径,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符号资本,消除符号障碍,进而促进其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合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信息缺失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从文化资本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实证分析,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及文化资本存量现状,揭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存量,增强其信息能力,加速其城市融合的步伐,助力新生代农民工真正实现市民化.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如何向农民工提供知识援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对改革开放贡献最大但收益最小,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庞大弱势群体。他们整体文化素质低、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但求知欲强烈,渴望利用图书馆。在国家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环境下,图书馆应通过实行全面免费服务、以合作方式多办临时或半临时图书室、扶持社会力量自办农民工图书馆等制度创新来向农民工提供知识援助。加强农民工图书室的业务管理、利用流动书车送书、设立开放的农民工推荐书架、定期为农民工开展培训与文化活动,是图书馆服务农民工的积极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他们的文化素质偏低、文化生活枯燥,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图书馆应适应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拓展其社会教育职能,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探讨创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为农民工服务,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7.
谈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之社会职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工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生活中利益缺失的一方,农民工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重视。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机构,其使命和性质都决定了它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而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弱势群体提供优质服务也将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大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市的四家日报为例,本文运用叙事分析的方式考察了我国当代城市新闻媒体对于农民工这一城市“差异人群”的“再现”或曰群体素描,并分析了这些“再现”对于该群体之社会身份形成及在城市社会获得文化认可所造成的意义和影响。基本的发现是:我国城市报纸采用了高度类型化的叙事方式,进而产制了高度类型化的公共形象,其中得到最频繁再现的形象是“受难形象”和“负面行为者”形象。这两种叙事和形象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后果,其中,“受难叙事”和受难形象有助于农民工群体自身主体经验的表达,并促进了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理解和认同;负面行为叙事和负面形象则倾向于将农民工再现为城市社会的“威胁”和“麻烦”,抑制了农民工群体的主体经验表达,并阻碍了农民工在城市社会获得文化承认。本文比较了不同市场取向报纸在上述方面之表现的差异,提出了改进对“差异人群”进行新闻报道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文化资本分析及其对报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松 《新闻界》2008,(5):29-31
本文主要分析农民工文化资本的缺乏与媒体对其报道现状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提高农民工文化资本,改善农民工报道等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资本强调城市所拥有的物质、精神、制度等公共文化财富,在城市更新与城市营销实践中,各城市正积极探索如何实现城市文化资本向城市形象转变路径。西安寄托深厚的历史遗产等文化资本,借由意象书写、空间重塑以及媒介实践等方式强化"古城"形象。其"古城"意象实现从长安、废都到盛世之变;以空间为媒介实现"古城"景观重塑;新媒介参与城市形象话语更新"古城"叙事。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公共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对农民工文化扶贫的责任,以提升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在分析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的障碍,提出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关注弱势群体——联合图书馆的外来工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之一,公共图书馆在改善弱势群体文化生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职责。禅城区联合图书馆为外来工群体服务的探索与实践包括:以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倡导学习、阅读;以图书馆服务为纽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自我展示与提升的文化平台;开设专题培训与自助培训,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交流中心和自助培训基地;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意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公共资源的一部分,具有提供社区服务的优越条件。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技术、人才和服务的优势,为社区内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和农民工等特殊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建立与社区合作机制,发挥在社区服务中的独特作用,肩负起文化传承、服务读者、信息共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在理清基本样态的前提下寻找实践路径。文章以成都、重庆乡镇综合文化站41位工作人员的访谈资料为基础,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振兴基本样态与实践路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振兴是以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为导向的,基本样态包括以文化站设施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形成别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场景;第三方参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文娱活动、讲座、培训等作为内核,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于场域理论视角,要注重发挥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促进作用,要积极培育文化人才,注重村民“惯习”改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5.
发达地区农村外来劳动力是新兴的弱势群体,应对其给予关注与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采用卡诺模型的问卷调研方法,调查农村外来劳动力对不同信息内容的需求程度,分析其信息需求程度低和信息需求存在差异的成因。指出应以基层农村政府部门为主,用工单位为辅,共同开展面向外来劳动力的信息服务;应基于农村外来劳动力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应制定适当的信息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信息供给体系主要包括农林科技信息供给系统、农家书屋、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等,从组织机构、作用、途径和特征等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主要构成。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平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文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信息权益缺失的成因,从加强农民工信息权益维护的制度建设,完善教育培训网络,提升农民工信息素质,创造和谐、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弘扬包容、平等的公共信息服务理念等方面强化了农民工信息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参与和介入观察、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对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基金会发起的虚拟导航员项目在唐人街社区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该案例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在图书馆读者尤其是特殊社群获取计算机免费培训信息方面扮演着支配型角色;桥接型社会资本为社群数字贫困成员实现数字脱贫提供了先决条件;社区公共图书馆在社群成员的数字化生活中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社会网络节点。以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基金会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可以增加公益信息机构如图书馆的团结型(内部型)社会资本储量。  相似文献   

19.
劳务工为城市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对讲座类公共文化服务也有着迫切需求,公共图书馆又具有开展讲座的专业优势。宝安区图书馆通过对开展劳务工讲座六年多的实践分析研究,提出开展劳务工讲座应整合区域资源、对讲座主题进行专业策划,并增加为劳务工子女开展的讲座,利用讲座衍生产品等对策,在保障劳务工文化权利实现的同时引导广大劳务工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推广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