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旨在为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水平提升及服务模式创新提供参考。通过对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国内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从资源、空间、用户三个核心要素服务模块构建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整合信息资源、感知用户信息需求、拓展深度服务。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概念,指出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精准化转型的具体内涵,即用户需求精准识别和知识资源精准配置,分析了图书馆智慧化参考咨询服务的构成要素,最后指出了精准服务视域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智慧化发展的策略,旨在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3.
融合与重构:智慧图书馆发展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图书馆是当下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一种重要的图书馆发展理念。目前,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多是在“技术至上”的原则下展开,尚未从根源上去探讨什么是图书馆“智慧”以及人在知识获取中需要怎样的智慧支持等问题。历代图书馆在服务重心变迁中呈现出以知识与技术为推动力、不断根据用户需求变化而变革的核心理念,本研究在分析人在智慧活动中的本质规律及其对图书馆的核心需求后,提出融合“资源”“人”“空间”三大核心要素,构建智慧环境以支持用户智慧活动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理念及服务模式。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应在构建个体智慧图书馆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大图书馆”智慧共同体努力。图3。参考文献42。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构建公共图书馆“十四五”期间的智慧化转型路径理论框架,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提供借鉴和创新认识。[方法/过程]选取我国国家图书馆、32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与15家副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文本作为分析样本,以样本中有关智慧图书馆的总体目标、发展策略与具体行动等内容作为基本分析单元进行人工类目编码,以揭示规划文本中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相关内容。[结果/结论]研究得出,积极发展智慧图书馆现已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共识;“十四五”期间智慧化转型的六大核心要素,即智慧服务、资源建设、智慧空间、智慧管理、智慧技术、协作协调。基于此,构建出战略重点关系结构中的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路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构建与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相适配、与实践需求相结合的馆员核心能力体系,能够有效促进馆员的专业化发展,对于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家级战略规划以及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挖掘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元数据管理需求,确定战略目标;参考元数据馆员岗位职责,分析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各项元数据活动;基于已有馆员核心能力标准,梳理馆员元数据核心能力要素。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将核心能力分为三类:能懂(记忆与理解)、能做(分析与应用)和能创新(评价与创造),构建馆员元数据核心能力框架,该框架可以作为评估馆员元数据能力的分级标准,有助于培养元数据管理人才,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图1。表5。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6.
文洁 《兰台内外》2024,(8):76-78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用脱节”“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日益显现。学生作为智慧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如何构建符合学生体验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亟待探究。基于用户体验理论,文章首先构建了学生体验视角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四层次模型(直观体验、功能体验、交互体验、情感体验),并从智慧空间、智慧设施、智慧资源、智慧服务方面出发,搭建基于学生体验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分析框架;其次,在梳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智慧空间、智能设备、智能资源、智慧服务角度剖析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为了建设更加贴合学生体验的高校智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紧密围绕高校育人目标,推动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信息化行业应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强化空间与资源的智能化建设。学生应提升数字素养,积极反馈智慧图书馆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7.
智慧图书馆建设逐渐由单体建设阶段发展到联盟建设阶段,智慧图书馆联盟具有以资源转型为核心、多元主体共治、技术集成、去机构化、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与业务规范、服务体系共享开放融合等特征。我国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存在理论认识、标准化、主体合力、精准对接、均衡发展和去机构化六方面的困境,可以利用三层级配合推广理念、强化评价体系、去中心化、构建需求识别调度体系、多元要素一体化联动以及以图书馆伦理规范联盟等对策予以破解。表1。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8.
智慧图书馆建设逐渐由单体建设阶段发展到联盟建设阶段,智慧图书馆联盟具有以资源转型为核心、多元主体共治、技术集成、去机构化、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与业务规范、服务体系共享开放融合等特征。我国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存在理论认识、标准化、主体合力、精准对接、均衡发展和去机构化六方面的困境,可以利用三层级配合推广理念、强化评价体系、去中心化、构建需求识别调度体系、多元要素一体化联动以及以图书馆伦理规范联盟等对策予以破解。表1。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为传统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促进了新一代智慧图书馆系统的构建。人工智能环境下,图书馆将呈现出人机协同的精准服务方式、趋于平等合作的馆员与用户关系、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更为灵活多样的服务组织形式等新服务形态。研究了人工智能环境下建设"智慧国图"的思路,要面向图书馆用户开发人工智能系统服务,面向智能社会发展的数据资源建设服务,面向不同服务群体的拓展型深度服务,以助力国家图书馆的智慧转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在科研全面数据化和“十四五”规划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建设方向和路径对教学和科研具有重大影响,本文旨在提出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下一步落地和实践思路。[方法/过程] 梳理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解析发展新态势,以数据意识为出发点,尝试构建智慧图书馆在技术、服务、空间等方面的发展方案。[结果/结论]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应重点在智能设备、智慧服务平台和智慧空间上“下深功”,此外还需在馆员角色和联盟建设上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推进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梳理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特点,揭示了馆员知识管理在图书馆智慧化转型中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引入角色认同理论,结合知识管理的过程视角,构建了不同层级馆员的全流程参与框架,即知识识别与激活—知识获取与整合—知识应用与创新—知识效能与评价,以期推动智慧图书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晶晶 《图书馆界》2023,(3):80-85+91
在数字中国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为更好地保障文献信息资源,推动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智慧服务转型,已将用户体验工作作为自我变革和转型升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源于线上服务的用户体验馆员这一职位逐渐兴起,越来越成为图书馆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通过介绍用户体验馆员的起源,简述用户体验馆员的定义、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分析高校图书馆用户体验馆员队伍建设在外部环境、自身条件、工作要求及用户需求等4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高校图书馆用户体验馆员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图书馆如何在新时代利用其宝贵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为图书馆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是图书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智慧图书馆信息系统组成要素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图书馆用户和决策需求特点,提出构建新一代智慧图书馆信息系统的五层架构,以期为广大用户提供多功能、个性化服务。图2。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4.
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核心的“四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四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质量受学科馆员胜任力素质的影响较大。论文通过分析四全媒体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胜任力的现实性影响,围绕用户需求跟踪、资源数据呈现、社群化参考咨询、全链条数据服务等方面论述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需要具备的四全媒体胜任力素质,提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应成为科研型馆员、全媒体馆员、咨询型馆员与数据型馆员,促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现四全媒体转型。  相似文献   

15.
“智慧图书馆”理念于2003年被首次提出,代表一种不受空间限制、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旨在帮助用户快速便捷地找到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目前,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构建科学、合理、完备的标准体系对智慧图书馆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智慧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和技术应用等核心要素入手,对比分析国内外已有的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探索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标准的选采策略,提出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标准体系的构建对策:①重视多维度标准体系构建,保障智慧图书馆建设行稳致远;②注重与现有标准体系的融合,适应国家政策要求与行业发展变化;③深化标准制定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我国智慧图书馆相关标准的话语权;④推动制定主体多元化,提升智慧图书馆标准体系的科学性与完备性。表7。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16.
傅爱雯  邵波 《图书馆论坛》2023,(10):117-125
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和元宇宙技术的推进,知识表现形式愈加丰富,用户需求愈加多样,元宇宙视域下的图书馆存在更多内在价值有待挖掘。基于此,文章梳理元宇宙及元宇宙图书馆发展特征,研究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多层交互的内外循环发展方向,探讨图书馆内部及与相关文化知识场馆交互细则,搭建实践性应用场景并提出发展策略,以增强用户沉浸式交互体验,为图书馆“数智化”转型和图情界虚实交互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智慧图书馆是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模式。当前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进入了纵深阶段。因此有必要对过去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进行总结,思考智慧图书馆未来研究的方向。[方法/过程]总结近5年来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主题内容,包括智慧图书馆的基本问题、技术应用、实践案例、智慧服务以及智慧图书馆馆员。[结果/结论]认为智慧图书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建设的重点应当从馆员、资源和读者3要素入手,建立图书馆馆藏、图书馆馆员、图书馆读者的多维交互模式,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应以读者需求的精准识别为起点,重视读者体验,构建更加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党校图书馆转型建设"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在国家新型智库建设需求的大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实现向智库服务转型的内外动因,并从党校图书馆智慧平台的构建、馆员能力素养的提升、馆舍空间功能的扩展以及智库成果服务的衍化等方面,探讨切实可行的党校图书馆转型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需求驱动知识流动这一视角出发,构建了高校图书馆内用户与机器、用户与馆员,用户与资源的三种知识流动的组合结构模型,同时在分析智慧信息服务价值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校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结构,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智慧变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全国49所副省级以上党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制约其发展的管理制度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针对党校图书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融合制度规范设计、组织结构转型、团队素养提升、技术应用创新等多维度、多层面的联合作用力,探讨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