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要素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在中国的先进的图书馆学理论。文中通过刘国钧的主要经历和哲学倾向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案,对“要素说”的哲学来源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20世纪后期得到了较快发展,一大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对学术界、读书界及文化普及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影响。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慰慈整体构架和主持编写的《图书馆学书目举要》是“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的成果之一,编委王余光、刘兹恒、李国新、马建华皆业内知名教授学者,20余位参撰者主要是博士研究生,另有少数硕士研究生。该书已于2004年10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是北京大学“985工程”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它对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作了系统的总结和客观的评价,为图书馆学在2l世纪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馆学史:传统及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德国图书馆学家施莱廷格(M.W.Schrettinger)提出“图书馆学”概念为标志,迄今,世界图书馆学已经发展了近两个世纪。相比之下,中国图书馆学史只有其一半的时间。然而,从更广泛的“文献科学”意义上,不只是中国传统目录学历史悠久,而且,在近一个世纪中,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图书馆学却已涵括了西方图书馆学的所有经历。20世纪末,这个特殊时期不能不让人回顾一个世纪之前中国图书馆事业起点的点点滴滴,回顾近代图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一些优秀图书馆学专家的学术成就证明,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研究,必须广泛借鉴东西方的学术思想,否则将导致学术研究中的片面性和片断性,难以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和科学思想。要批判地借鉴国外图书馆学流派,还必须克服固守传统和追随新潮这两种倾向,恰当地对待国外近代图书馆学传统和新图书馆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从图书馆学译著看20世纪西方图书馆学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图书馆学译作为基本线索,简略回顾了20世纪近百年来西方图书馆学对中国图书馆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超越与生存:"非图书馆学"现象透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近年来,图书馆学界内外出现了一种否定既有的图书馆学研究成就的倾向,对图书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研究对象、学科名称、学科发展阶段等的传统结论提出质疑。作者认为这种倾向可称为“非图书馆学”现象,并对其作了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7.
超越"拿来"走向原创——中国当代图书馆学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以来,中国图书馆学研究长期受制于西方的技术图书馆学、科学图书馆学和人文图书馆学这三大话语类型。作为西方文明的产物,西方技术、科学和人文信念有其深刻的社会传统和认识论背景。而传统和背景是不能直接"拿来"的,这也许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在学舌西方时总是不得要领的主要原因。中国学者应该"知耻而后勇",超越"拿来",走向原创性的学术诉求之路。  相似文献   

8.
韩珏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6(3):81-82,88
文章认为范并思教授的著作《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是近年来影响甚广的巨著。著作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辉映,折射出20世纪西方与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重要历程。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图书馆学历史传统的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图书馆学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丰富的历史资源,它们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图书馆学的重要精神财富。文章分析了如何发掘和利用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学术资源,提出要弘扬中国图书馆学经世济民的价值取向、调查研究的方法取向、应用研究为主的研究取向和系统、整体的思维取向等优良学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融合西方图书馆学的成果。使当代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既符合世界潮流,又具有中国的“魂”和“体”。  相似文献   

10.
整合: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困惑。本文作者指出,产生诸种困惑的基本原因是中国长期存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学“三科独立”、真伪混杂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我们要从这种低速中走出来,迫切需要将这三门学科整合为“三位一体”,按照图书馆学的自身发展规律,统一信息学的大框架。  相似文献   

11.
"睡美人"现象是科学论文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指论文刚发表时几乎被忽视,很少被引用,但若干年之后,突然被大量引用。"昙花一现"现象与"睡美人"现象正好相反,指论文刚发表时立即引起关注,但持续时间很短,很快被人遗忘。学术界对被引次数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高被引"论文。研究"睡关人"与"昙花一现"现象的意义在于将学术界的注意力吸引到"低被引"或"零被引"论文上。论文在评述这两种引文现象的相关研究之后,解释了他们在科研管理中的意义,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前,实时竞价(RTB)广告已成为数字广告业发展最迅猛的领域.“实时”意味着以技术改变广告业的生产方式,而“竞价”则完成了广告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文章在对实时竞价广告的产业流程以及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RTB广告是如何通过不同市场主体、技术及运行机制的安排实现“实时”与“竞价”,从而改变广告业的传统运行方式与商业逻辑的.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不崇尚炫耀暴露相比, “秀”的兴起是互联网蓬勃发展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理想化的自我表演,“秀”受到媒介技术“中介化”的深刻影响.文章指出,新型人际关系的出现以及自我呈现技巧的提高,使传统中国人在固定交往关系中被压抑的“自我”得到释放,不过,技术“中介化”也可能令“自我”陷入因交往关系复杂化和浅层化所带来的认同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BPR不能再停留于对旧有制度与流程的修补,应该回归到以服务和用户为中心的根本层面上来。本文对图书馆BPR的根本性进行解析,指出“习惯”“假设”与“优化”是阻碍BPR项目实施的重要因素,认为要重视组织目标重组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大胆创新,冲破限制。  相似文献   

15.
曹兵  范韫 《图书馆杂志》2012,(4):44-45,59
探讨5篇对误差进行分析与修正的文章,指出其中的若干误差,以使后续研究者在利用这些文章实现信息计量时能够减小和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介绍了Second life的应用情况,并主要对在Second life中建立和延伸图书馆服务的意义和国外的应用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对读者的研究与为读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陆 《图书馆论坛》2007,27(1):18-21
批评了图书馆“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应当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知识管理与读者服务相统一、“对读者的研究”与“为读者的研究”相统一,以促进信息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全面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宋代扈仲荣等编纂的《成都文类》,为《全宋诗》《全宋诗订补》所采用,惜尚未尽,本文据此再补。  相似文献   

19.
廖靖靖 《兰台世界》2016,(15):100-103
根据《天圣令》中《厩牧令》唐二条出现的"出身法"一词,考证唐代文献中的"出身法"。此词首先出现于唐代史料,即户籍中门荫或秀才、明经之类出身的标准。它是荫叙官制度的依据与基础。其划分依据有爵位、功勋、门荫、考课、劳资五种主要类型。"出身法"虽未留下直接记载,但据推测可能曾录于《选举令》中。唐代的"出身法"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可以在日本古代官人出身法以及新罗"读书三品出身法"中看到类似记载。  相似文献   

20.
《中图法》(第五版)世界地区表"3/7国家(地区)表"的修订中,修改和规范类名、类目注释,增设新类目,增加、完善类目注释,删除停用类目,改进幅度和力度之大,是历次修订中所少有的,但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完善。表2。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