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构建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供给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及其影响机制,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发展提供参考。在梳理总结健康信息服务供给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与读者访谈,确定影响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供给的26个因素,并进行归类汇总;随后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项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邻接矩阵,并基于邻接矩阵计算可达矩阵;进一步分解可达矩阵,将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供给影响因素划分为8个层级,综合专家意见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各层级因素影响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供给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可区分为用户导向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外部条件因素和深层制度因素4个层次,其中用户导向因素是影响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供给的直接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条件因素是影响服务供给的间接因素,深层制度因素则是影响服务供给的根本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构建普遍均等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我国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下依然存在着政府供给机制的弊端.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和我国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必要借鉴政府改革和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在坚持政府主导并积极作为的前提下,探索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思路.文章以公共治理理论为基础,以服务三角模型为分析框架,从公民文化需求、服务战略、服务系统、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提出社会参与的相关路径,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微观主体,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供给上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服务时间供需错位、服务产品供给落后、服务空间供给平庸三个方面,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也需供给侧改革。围绕深圳青番茄文化传播公司的“In Library”计划和北京西城区特色阅读空间的具体实践,分析新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基本属性、现实意义、建设主体和发展特点,为公共图书馆建设、优化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供借鉴;并从供给侧改革加减乘除四则混算法则的视角,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出建议。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4.
面向公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组成部分,是实现公众信息公平权利的制度保障,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机构.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制度供给不平衡、公共图书馆布局不合理、结构不完善、体制不畅通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完善图书馆制度供给机制,不断加强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同时以城市返哺农村为导向,加强乡村图书馆体系建设,构建一个普遍均等的面向公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共图书馆制度转型的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公共图书馆制度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馆制度研究角度的划分、关于发挥政府制度保障的研究,以及对公共图书馆制度转型方向和形式的探讨等方面。在现有公共图书馆制度的作用下,公共图书馆面临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多中心制度安排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转变、多元化公共服务对政府制度创新的要求等多重考验。针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问题,应以民办图书馆制度环境为研究角度,探讨公共图书馆事业多元化制度转型的背景、目标及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是由公共图书馆地位、性质以及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决定的.为发挥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公益性保障的职能作用,笔者认为必须依靠地方政府承担起资金投入、管理监督、制度供给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公民对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政策关注与导向的不断增强,企业参与服务创新与供给的实践也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是应运新生的服务之一,品质属性较高且受公众青睐。为剖析其形成机理,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深入分析典型实例,发现企业参与图书馆跨界融合存在五方面动力和两方面阻力。引入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企政合作模型,对照动力设计收益指标、展开问卷调查、检验修正发现,并围绕动力收益变现厘清其作用机制,获得以下政策启示:我国宜加快市场力量参与模式、自主边界、获利空间、激励标准等方面政策探索;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坚持利益激励与监管并重;合作中应秉持契约精神,维护合作透明度及政策连续性;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倒逼合作主体提升各项能力,推动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品位及供给模式切合公民需求、政策导向,为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6,(3):101-105
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推动因素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理论创新、国内外实践经验的示范和图书馆服务市场主体的兴起,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制度缺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完善制度规范、加强政府能力建设、培育和规范图书馆服务市场以及推动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是完善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县级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开展。文章通过分析县级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通过总分馆发展模式、服务外包发展模式、数字化运营发展模式等途径进一步提升县级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并指出县级公共图书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保障措施,以期对县级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改革与转型定位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在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过程中,政府负有两方面的责任,一是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价值定位的责任,一是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责任。在价值定位上,政府应该认识到: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方式,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制度保障上。政府应负有制度供给和制度实施的责任。制度供给的核心内容是制定图书馆法;制度实施的责任,主要包括经费保障的责任和普及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延伸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发挥优势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在概述图书馆延伸服务含义的基础上,从服务空间延伸的角度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在新时期开展的文化建设举措。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分析了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优势.并提出了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的要义不仅仅是收藏,更主要的是以文献公益于社会;公开性、公益性、公平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与之息息相关的问题是:图书馆应该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高水平的、全面的、平等的和个性化的服务。由此,本文从经济资源、制度资源、文化资源三方面入手,试就当今国内图书馆服务质量作一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4.
胡唐明 《图书馆论坛》2012,32(2):1-4,13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维护社会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工具和制度安排。文章对公共图书馆产品的公共性、供需的非均衡性、拥挤性等理论进行论述,分析公共图书馆免费运行的理论归因,从管理创新、多元投资、资源共享、公共精神等角度来建立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图书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着图书选择是一种公共选择,作为选择主体的师生所具有的经济人属性,导致图书选择过程中大众冷漠化问题的出现,并最终导致图书供给低效用。增强集体责任意识以克服个体经济理性、做好书目推荐工作以减少师生参与成本、构建激励机制以提供制度支持是消除冷漠化、促进大众参与图书选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县级公共图书馆应确立自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先导地位,将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和文化惠民要求紧密融合,延伸服务的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有效利用种种设施和技术条件,创新工作方法,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广度与深度都得到延伸,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章结合桦甸市图书馆工作实际,就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理论提出了实现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保障条件和基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发展为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奠定基础,但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图书馆仍然存在不少的障碍,难于共享公共图书馆服务。从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入手,提出应以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平等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去除服务差异。并且,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积极建设社区图书馆,开展各项便利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制度经济学观点,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制度安排三个方面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阐明适合图书馆总分馆协调发展和高效运作的多维立体式组织结构及理事会制,提出适应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决策机制、规范机制、动力机制,以及来自政府、行业、机构三个层面的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