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集锦     
《出版参考》2011,(18):47-48
谷歌和解协议或于7月修订谷歌、美国出版社和作家协会近日被告知,将于7月份修订谷歌关于绝版书和"孤儿"书的扫描协议。谷歌和解协议在3月份被美国法官陈卓光(DennyChin)驳回。他说,创建数字图书馆的计划将使谷歌获得更大竞  相似文献   

2.
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自2004年诞生起便遭到了多方反对,从遍布网络的口诛笔伐,直至美国、法国和中国的对簿公堂.法国的司法判决和美国的司法审查都表明该计划的实施侵犯了版权法,先授权后使用的版权规则成为置身于现行版权框架下的谷歌难以逾越的壁垒.2011年美国纽约南区法院巡回法官和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先后驳回了谷歌图书和解协议,使得谷歌在突破版权壁垒的征程中又回到了原点.该协议被驳回的原因主要包括集体诉讼原告方的代表性及“孤儿作品”的垄断性利用.谷歌图书和解协议虽被否决,但其积极的探索使得数字图书馆的版权瓶径问题备受关注,其版权解决方案将为立法机关修改版权规则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初,谷歌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旨在创造一个图书搜索引擎的计划———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该计划自诞生之初就在全世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文章介绍了谷歌数字图书馆事件的发展历程,概括了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推崇者与敌视者观点,对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进行了合理使用分析,对谷歌数字图书馆和解协议进行了评析,认为和解未必不是解决该纠纷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发布消息称,570位中国权利人的17922部图书在谷歌的数字图书馆计划之内,而权利人未获得任何报酬.谷歌在之后提出的和解协议中称愿赔付作家每部作品60美元.60美元就打发了?一时间,谷歌的和解协议引起众怒.作家棉棉首次以个人名义扛起了向谷歌数字图书馆侵权行为说"不"的大旗.  相似文献   

5.
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发展历程与版权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对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图书馆计划实施至今所发生的事件进行简单历史回顾,然后分析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经济目的与文化目的,最后重点对该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合理使用、"opt-out"与和解协议存在的版权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谷歌不能以合理使用来抗辩其行为.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图书馆》2009,(5):36-36
纽约时报网站2009年8月23日消息,尽管得到牛津大学出版社和贝塔斯曼等支持,但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在欧盟仍然遭到激烈反对。法国出版商、德国政府、瑞士、奥地利和西班牙等计划反对谷歌,并鼓励作者退出与谷歌达成的协议。  相似文献   

7.
谷歌公司"数字图书馆"计划是否侵犯中国作家的著作权,是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著作权司法实践的一个崭新问题。因为其行为借助互联网这种新技术,不再发生于传统的实体空间,而显现于虚拟空间。本文认为,认定谷歌公司侵犯著作权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谷歌公司的行为是否对著作权人造成了损害性后果;二是可能的诉讼应由哪里管辖,谷歌"数字图书馆"是商业性质还是非赢利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8.
谷歌与密歇根大学签订协议,决定让密歇根大学和其他图书馆商定它的数字图书馆的价格。 谷歌希望其他图书馆支持新的协议,如果密歇根大学认为谷歌对接人数字图书馆中的内容要价过高的话,密歇根大学可以提出反对。任何价格争议,都将通过仲裁解决。  相似文献   

9.
全球数字图书馆计划现况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探讨目前全球六个主要数字图书馆计划的现况与发展,包括:古腾堡计划、全球数字图书馆、谷歌图书搜寻、开放内容联盟、世界数字图书馆、欧洲数字图书馆等.并针对六个数字图书馆计划间的相同点与差异点进行比较,让读者清楚了解这些数字图书馆计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美国谷歌公司拟构建数字图书馆,引起了法律争议。谷歌数字图书馆争议的关键在于,谷歌将他人图书扫描进谷歌图书馆,并且在线提供这些图书的目录、索引等信息的行为是否构成著作权合理使用。根据案件的判决结果和理由可知,谷歌的行为具备高度的转化性,对社会公共利益贡献巨大,不会损害著作权人的市场销售,适宜被认定为合理使用。因而,我国著作权法有必要在合理使用条款中明确规定图书馆、搜索引擎公司等为构建数字图书馆或数据库,为公众提供搜索服务而全文扫描他人作品的行为构成合理使用,以为中国的图书馆和搜索引擎公司建立数字图书馆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美国作家协会诉谷歌数字图书馆侵权案展开论述,介绍了图书和解协议这一解决方案,各国针对谷歌案作出的具体措施,以及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版权规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沈璐  尤建忠 《出版参考》2011,(15):41-42
3月23日,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驳回了谷歌图书扫描和解协议。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表示,虽然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会使很多人受益,但是修改后的协议"实在太离谱了"。他认为和解协议将使谷歌可以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批  相似文献   

13.
动态集锦     
《出版参考》2012,(12):43-44
正谷歌终止与独立书店电子书销售协议谷歌代表4月3日与美国书商协会及鲍威尔图书(Powell’s Books)联系,称将终止谷歌电子书全球经销商合作。2月份,谷歌恢复部分销售量低的下属商店时,与独立书商的这一项目就暂缓进行。从2013年1月31日起,谷歌电子书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谷歌数字图书馆因为未经相关著作权人的许可,擅自扫描图书,在众多国家引发了沸沸扬扬的版权争议。谷歌数字图书馆到底是做什么的,是让人们共享知识成果,还是要攫取垄断利润?是否也有中国作者的著作权被侵犯?中国相关权利人的态度如何?谷歌下一步会采取怎样的行动?这些问题或许中国的有关权利人还并不十分明确。本文试着从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欧洲的反应与对策,以及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对中国权利人所做的抽样调查结果等方面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5.
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元数据标准的多样性与信息资源需求接口单一性之间的冲突,使得元数据互操作势在必行。通过文献调研、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谷歌图书、欧洲数字图书馆、HaithTrust、美国记忆等八个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的元数据互操作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映射、集成、协议和API较为常用,注册、转换和关联数据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建议我国大型数字化项目的元数据互操作向细粒度和去格式化的方向努力。图4。表5。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6.
谷歌"侵权门"事件是由谷歌的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实质内涵所决定的.其背后实际上隐藏的是巨大的产业利益.谷歌数字图书馆并非图书馆,它涉嫌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版式设计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本文对谷歌涉嫌侵权事件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动态集锦     
《出版参考》2012,(30):47-48
美国出版商协会和谷歌就图书扫描案达成和解当地时间10月4日,美国出版商协会和谷歌长达数年的图书数字扫描拷贝之争终于达成和解。该案始于2005年,美国出版商协会诉谷歌侵犯版权。与"谷歌图书和解协议"不同的是,这个和解协议不需要法院判决,也没指出谷歌需要赔偿。双方均表示,和解协议的条款保密。据报道称,和解协议"承认版权持有者的权利和利益"。美国出版社可自行决定图书是否出现在谷歌产品中。根据协议,谷歌图书馆项目中扫  相似文献   

18.
张宁 《出版广角》2014,(9):49-52
庞大的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所依赖的商业模式是亟待我们梳理和分析的课题。本文回顾了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发展历程,拟采用Alexander·sterwalder的商业模式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剖析,同时对其商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再思考,以期对我国的数字出版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最近,由于涉嫌大范围侵权中文图书,谷歌苦心经营了长达5年的数字图书馆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570位权利人的17922部作品被谷歌扫描上网,谷歌或将面临着国内相关权利人的侵权指控。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09,(20):35-35
最近,由于涉嫌大范围侵权中文图书,谷歌苦心经营了长达5年的数字图书馆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570位权利人的17922部作品被谷歌扫描上网,谷歌或将面临着国内相关权利人的侵权指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