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学术期刊匿名审稿问题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匿名审稿,就是指期刊编辑部对来稿在隐去作者资讯后,送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审稿,并据以择优刊用。在这个过程中,审稿人不知作者的真实身份,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因而有人也称之为双向匿名审稿。在编辑实践中,还有一些学术期刊编辑部对责任编辑也实行匿名审稿。 多年来,国际上一些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一般郜实行匿名审稿制度。我国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也较早地借鉴和实行了这种  相似文献   

2.
基于定性审稿信息的稿件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期刊编辑部对来稿一般实行三级审稿制(简称“三审制”)程序,对此文献[1]也作了专门论述。由于各级审稿的任务不尽相同,审稿人的评审标准和侧重面不一,加之一些其他因素,所以三级审稿的结果不可能一致,形成审稿意见的形式也不一样;又由于三级审稿对稿件采...  相似文献   

3.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0,22(5):467-468
实名审稿制与匿名审稿制各有利弊.相比于实名审稿制,双向匿名审稿制(双盲审稿)更有其现实意义和普遍适用性;只要采取相应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其缺陷.同行审稿制的关键是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审稿过程中非理性、非学术性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吴菲  孙琴 《编辑学报》2023,(2):165-169
审稿是期刊筛选论文、确保刊发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审稿过程可能会受到审稿人、编辑和作者有意或无意的偏倚的影响而导致审稿结果失实。本文总结了医学论文常见审稿偏倚,如内容偏倚、保守偏倚、利益冲突、作者身份或地域偏倚等问题,对目前国内外期刊现有的审稿模式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各期刊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审稿模式;谨慎选择审稿人,既要“对口”送审,又要避免利益冲突;避免审稿一票否决,严格落实三审制度;尊重作者的科研成果,建立作者申诉机制。基于此,确保论文的优势得到承认,弱点得到剖析,为作者提供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帮助作者提高科学研究及论文撰写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审稿过程中出现偏倚。  相似文献   

5.
对现行审稿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宋双明  刘阳娥 《编辑学报》2003,15(5):359-360
针对我国现行的封闭式审稿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借鉴国外期刊的审稿模式,提出改进、完善审稿制度的方法。用连续审稿方式取代平行审稿方式,审稿内容首先在审稿人之间公开,在征得审稿人同意的情况下,审稿人姓名与审稿内容向作者公开。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网上公开式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审稿环节形式化、审稿人职责不清晰、没有量化的审稿标准等诸多问题都出现在高校学报的审稿过程中,使审稿工作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保证审稿高效有质量的进行,必须从强化对"三审制"的认识、熟练地掌握审稿人的职责、审稿标准必须实行量化、有效运用学术检测工具等方面,使审稿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才能使审稿机制更加的规范化。本文首先介绍了审稿机制的概念,然后分析了高校学报审稿机制的规范化存在的不足,最后完善高校学报审稿机制。  相似文献   

7.
邱源  马云 《青年记者》2004,(3):26-27
出版社强调书稿“三审制”,为的是提高图书质量。作为一个科技期刊编辑部,五六个人,甚至三四个人办一份月刊,那该怎样来把住审稿关,以提高期刊的质量呢?有人认为,责任编辑掌管稿件的“生杀”大权是天经地义的,也有人认为,科技稿件专业性强,只能靠专家把关,期刊编辑集组、  相似文献   

8.
双盲与非双盲法审稿在审稿质量上有差异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家审稿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1994年11月以前,本刊与其他中华系列杂志一样一直沿用非双盲法审稿.审稿流程为:作者投稿时只送一份稿件,并在稿件正文内注明作者单位和姓名,编辑部在初审后,先将稿件送给第一位审稿专家审阅,第一位专家审阅完毕将稿件寄回编辑部后,再送第二位专家审阅(包括第一审的审单),即审稿人之间非盲,审稿人知道作者姓名,但作者不知审稿人姓名.论著类稿件一般送二审,个别送三审(前二审意见不一致时),个案送一审.专家审毕,上审稿会定稿.  相似文献   

9.
人文社科期刊匿名审稿的可行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社科期刊学术地位的建立,关键在如何为学术论文的评鉴确立客观公正的质最标准,以国际惯例为模式的匿名审稿制是根本的解决途径.将双向匿名审稿的国际通例引入人文社科期刊的难度,很大程度上是被传统审稿方式的积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周望舒  张凤 《编辑学报》2010,22(3):229-231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审稿专家和作者如何看待审稿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86.8%的审稿人和85.4%的作者都赞同双盲审稿,有88.2%的审稿人和96%的作者都认为,实行双盲审稿,有利于审稿人对稿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48.4%的作者和31.6%的审稿人认为,如果审者与作者从事的研究工作类似,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应采取回避政策.本文建议某些专业面相对较窄的期刊可实行双盲审稿,而大多数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可以实行单盲审稿.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稿件遴选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锋  黄雅意 《编辑学报》2015,27(6):531-532
分析科技期刊稿件三审制中专家评审环节采用匿名审稿模式和公开审稿模式的利弊,以及编委推荐制对于科技期刊遴选优质稿件的突出优势.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在公开审稿模式尚未建立的现阶段,实行编委推荐制与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模式相结合的综合稿件遴选机制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对匿名审稿制的两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匿名审稿制旨在通过一种程序正义来确保审稿的公正性,减少因编辑的主观判断可能产生的弊端。匿名审稿制确实能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作为一种制度,它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它最终是要达到一个目的。学术期刊的最高编辑目的是推动学术创新,匿名审稿在推动学术创新方面未必一定比职业编辑审稿有效,很多西方学者已经对匿名审稿制进行过深刻的反思。我们赞同引入匿名审稿制,但我们同时主张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匿名审稿制进行改造,使它能切实推动中国的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建立科技期刊开放式审稿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辉 《编辑学报》2006,18(6):439-441
分析了科技期刊现有审稿系统的缺陷后认为,在科技信息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利用因特网在原有的审稿系统中增加反馈机制、建立开放的审稿系统,一方面可以制约审稿人的审稿行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审稿人的审稿能力,从而达到科技科期刊与审稿人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的职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不仅科技学术期刊,而且社科学术期刊采用"三审制"进行审稿的比例日益增大.其具体的做法一般是:责任编辑对来稿进行初步筛选以后,将略多于实际刊用数量的稿件寄送至审稿专家数据库中的一个或多个同行专家,同行专家然后在稿件匿名或未匿名的情况下进行审阅,审阅以后写出审稿报告寄回编辑部,主编或编委会在主要依据审稿专家意见的同时,根据版面等实际情况最后决定是否刊用.显然,在这一审稿模式中,最关键的是审稿专家,他们能否切实履行自己应有的职责对刊物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审稿专家应该履行哪些职责,现有的研究似乎不够系统、具体.本文试图改变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专家的评审意见对期刊稿件质量的评判尤为关键。在现行的三审制度下,编辑部与评审专家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表现为由于隐藏类型而造成的逆向选择,以及由于隐藏信息或隐藏行为而造成的道德风险。有效搭建专家与作者之间沟通的平台是一个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可以作为提升审稿质量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期刊审稿过程中非统计专业审稿人很难对统计结果进行审核,导致论文中的统计学错误很多。基于Excel的统计分析系统,不需要专业的统计学知识,只要了解一般统计学常识就能方便使用,特别适合期刊编辑部编辑和审稿人员审核稿件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非常实用,对减少期刊论文中的统计错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刍议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是科技期刊最重要的办刊资源之一,审稿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要求科技期刊编辑部以规范正式的审稿专家数据库代替以往的审稿人临时搜集、主观随意选择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动态管理和合理使用,从而实现让审稿工作不断趋于科学、简捷、高效和现代  相似文献   

18.
陶范 《出版科学》2007,15(1):27-29
我国实行匿名审稿制度的社科期刊很少,原因在于编辑主体对匿名审稿制度的认识不足,社科期刊界尚未形成良好的匿名审稿大气候,审稿专家难找且需要一定的经济支出.基于此,应提高编辑认识,重视匿名审稿;学习先进期刊,建立匿名审稿制度;充分调查研究,制订行业规范;建立审稿专家库,增加投入,解决审稿费用.  相似文献   

19.
张济明 《编辑学报》2020,32(5):530-533
审稿人是稿件科学性和创新性的评价者,在控制期刊学术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期刊审稿人主要扮演“外”审专家的角色,不是期刊的“编内”人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外期刊成立了审稿委员会,使得期刊审稿人成为期刊编委会的一部分。本文首先提出审稿委员会的概念并介绍了一些期刊的具体做法,接着分析了科技期刊成立审稿委员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审稿委员会的运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专家审稿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曹作华 《编辑学报》2002,14(3):178-179
有感于审稿的重要性,编辑部及编辑对审稿人和审稿工作的影响,针对专家审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审稿时间长、审稿意见简单、审稿意见相左等,提出了改进专家审稿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