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54年),至明代九华山便居中国四大佛山之列。随着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兴盛,九华山积累、收藏了佛教经等佛档案120000余卷(册、块、枚),其中年代最早的档案是贝叶经(经称千年贝叶经)。这些珍贵的佛教档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记录和反映了九华山的历史、佛教的兴衰,是珍贵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王飞朋 《图书馆》2017,(11):100-106
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是近代中国最早由居士创办的佛教图书馆,体现了佛教居士在弘法过程中对图书馆这一新兴事物的关注和利用。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在人员不足、经费紧缺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努力实践,依靠劝募、认捐等途径,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在全国范围都较有影响的佛教图书馆。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是上海佛教事业、公益事业和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值得深入考察和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3.
河南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时期,是佛教从天竺传入中国最早之地,被称为中国佛教之源。东汉皇帝汉明帝刘庄,为安顿天竺高僧和翻译经书,特地建造了一座大寺院取名白马寺。白马寺成为管窥各个朝代建筑艺术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4.
冯小刚的存在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无疑是独特的和极具研究价值的。在众多的阐述视域中,佛教不啻为对其人其作进行深度解读的重要维度,但也是迄今为止尚未被充分重视的维度。2000年以来,冯小刚电影中带有鲜明"佛教意味"的视听艺术创作渐成自觉,至当下已经显现出了不可忽视的风格魅力。而其中,佛教元素的传播和佛教情怀的表达不仅可以成为探讨佛教文化对冯小刚导演艺术影响的重要层面,而且能够由此窥及到当代中国电影文化中多元思想的存在与碰撞。  相似文献   

5.
刘一菡 《大观周刊》2012,(41):46-46,66
本文通过对佛教的传入及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等进行介绍,阐述汉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演变,通过分析佛寺的建筑特点,展现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武则天受家庭影响而信仰佛教,其日用生活、政治捭阖均援引佛教助势,另一方面佛教亦在武则天的积极支持下,发展至鼎盛局面,特别是佛教中国化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版画历史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繁荣成长起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佛教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需求中,佛教题材版画应运而生,在隋唐宋元乃至更长历史中得到发展。从记载看,中国佛教版画是中国版画史和世界版画史的开篇之作。早期被称作佛教版画的东西,实用性应用性很强,结构则比较简单,就是把小形的佛与菩萨尊像象章一样按印排列组合的印佛形式,如千佛像。后来发展成对大形尊像和许多尊像组合构成的故事画进行木刻,成为佛版画。版画和印刷术的发展是并蒂莲的关系,中国的印刷术最早,但发明的时间或版画产生的初始时间仍众说纷纭。要寻求佛教版画起源需要追述到隋朝,隋文帝开皇13年诏书中有“度佛遗径,悉令雕版”  相似文献   

8.
陈楠 《青年记者》2013,(2):18-19
佛教源于印度,而发扬光大却在中国。自东汉时传入中国,经历多个朝代,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文化。佛教在历史上和当今社会中的影响都不容忽视,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革新,社会大众了解佛教文化的途径也日益增多。媒体应利用自身功能,促使佛教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媒体技术革新给佛教传播带来的影响1.现代传播技术使佛教获得更好的发展。禅宗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义理,佛教思想亲近世俗的先天属性使其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了长足发展。随  相似文献   

9.
印度佛教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促成中国历史上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的第一次大交往。在佛教输入中国的过程,其必然会受到中国本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双向影响和深刻改造,呈现着佛教中国化和化中国的历史面貌。佛教中国化的广度、深度都极为深刻广博,历经了一个逐渐发展、稳步完善、渐进成熟的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10.
佛教涅槃观源于以“缘起论”改造外教思想,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出中观空宗的涅槃性空思想。《涅槃无名论》正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儒道玄文化作了中国化的涅槃性空诠释。其后,《涅槃无名论》注疏则呈现出灌顶天台圆教与别教涅槃说、澄观华严涅槃说、德清禅宗涅槃说等中国佛教宗派化诠释,涅槃思想也呈现出般若“性空”与佛性“妙有”如鸟双翼般地融合在一起的特点,这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佛教经典诠释特色。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陕西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碛砂藏》的来历、刻书特点、文献价值及其艺术魅力,并介绍了康有为与《碛砂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汲古阁毛氏系明清之际显赫的藏书家、出版家,且缱绻释教,尝慨然助刊《径山藏》,惜乎此段史实湮没不彰,以致影响准确考量其刻书及版本价值。鉴于此,本稿以《径山藏》为中心考察毛晋或以捐资,或任校雠,或独力诸方式所刻之佛经,而重新判定汲古阁之出版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佛教《大藏经》中,有大量关于柳宗元的记载与评价。透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释氏眼中的柳宗元形象:对佛法有深刻的理解与同情;批评当时佛教界的混乱局面,并为其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努力调和儒佛矛盾,充分发掘、利用佛教"辅时及物"之功能,为现实政治服务。这些评价都是很中肯的,对全面理解柳宗元的佛教观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面对历代备受尊崇却又束之高阁的佛教大藏经,明末高僧智旭潜心阅读二十余年,并在分类、编排、解题方面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编成独具特色的解题目录《阅藏知津》,在佛教界和目录学界瀛得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5.
"干柴烈火"、"火上浇油"、"惹火烧身"等三则成语源自佛教与火相关的比喻,中古汉译佛经已多见其例.<成语源流大词典>等辞书的结论应当修正.  相似文献   

16.
古代寺院藏经楼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其社会活动也相当频繁。除直接服务出家僧侣、在家信徒外,藏经楼还有服务儒家士子、供养寺僧之功。寺院藏经楼经费来源不尽一致,其所藏佛教图书比例亦有很大差异。藏经楼藏书来源多样,其载体类型亦至为繁杂。  相似文献   

17.
18.
Offers a ‘nuts and bolts’ perspective on setting up and running the UK’s first peer–reviewed WWW journal.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汉文佛典写本佛经、刻本佛经和现代佛经的数据库建设现状,讨论了当前汉文佛典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汉字识别、外字处理、图像处理、文本校对、平台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汉文佛典数据库建设的相关对策,即充分吸收和利用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数位建设成果,尽快建成兼收并蓄的汉文佛典基本字料库;完善佛典图像的显示、处理效果,提高佛典文本的标点、校对质量,尽快建成精良成熟的汉文佛典图文数据库;全面整合汉文佛典的数字化资源,合理构建汉文佛典的数据库框架,尽快建成开放交互的汉文佛典数据库平台.  相似文献   

20.
论文简要介绍北京刻经处主要创办者徐文霨编印《印光法师文钞》、编辑《杨仁山居士遗著》、校刻佛经、结集《百纳本方册清龙藏经》等生平事迹,主要论述北京刻经处的刻经宗旨、人员组成、刻书质量,以及在收藏出版佛教典籍方面做出的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