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红霞  费郁红 《编辑学报》2007,19(6):410-412
作为科技期刊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科技期刊传播学研究是21世纪科技期刊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以传播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以科技期刊传播学原理、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研究等6个研究层面构成的科技期刊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相似文献   

2.
档案文献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文献编纂学自创建以来,得到极大发展,然学术界对其核心概念"档案文献"的认识却众说纷纭,这就严重影响着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发展速度。本文对关于其不同认识的几种观点进行逐一论析,并结合诸家观点的合理之处,提出一个反映当前学科发展和社会现实的修订性概念。  相似文献   

3.
档案文献是档案文献编纂学中的核心术语,但自1981年首次提出以来,对于它的定义却是众说纷纭。本文首先梳理档案文献的六种代表性定义,然后从档案文献是开发对象还是解读对象,是编纂对象还是编纂成果,档案文献或档案文献的组成部分是否只是档案中具有较高价值的那部分,档案学的双重学科属性与档案文献定义等四个角度,对这些定义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能够反映当前学科发展和编纂实践需要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徐欣 《档案与建设》2007,(10):22-24
在我国档案学体系中,专门研究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学科名称不仅变化多次,而且近20年来处于多元化发展时期。从上世纪50年代始至80年代,学科名称主要有文献公布学、文献编纂学、档案史料编纂学、档案文献编纂学等种种提法。80年代至90年代末,档案界掀起档案编研的高潮,档案编纂、编研学科建设向多元化拓展。但业界对于学科的命名,还没能达致共识。对此有必要作细致的探索,以引起同行的关注,促进工作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成熟。  相似文献   

5.
敦煌文物和文献是敦煌学众多分支学科研究材料的基本来源。因学科门类和研究目的不同,各分支学科在利用研究材料时或侧重实物、或侧重图像,或侧重文献记载,在研究资料的全面性上多有欠缺。敦煌写卷名物类文献既是同时材料,又是即时材料,涉及学科门类十分广泛。以写卷名物为研究视角,可补图像、实物及其它材料之不足,因此,敦煌写卷名物类文献对敦煌学的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期刊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有人提出建立期刊学之后,人们有的赞同,有的持怀疑态度。持怀疑态度的人有许多理由,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期刊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论不能令人满意。当然有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至今还没有共识的结果,如情报学就有几十种理论,这恰好说明该学科在研究对象的理论研究上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正渐臻成熟。一个学科的建立,首先遇到的基础问题之一就是其研究对象是什么,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这个学科的发展方向。从有关期刊学研究的文献中可以看出,期刊学的研究对象理论目前还很薄弱,这将影响到学科的建立和今后发展。我们总不能把大厦盖在不坚固的基础上吧! 本文并不想就此构建期刊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基础,仅想在期刊学这座大厦的基础上铺一粒石子。  相似文献   

7.
公安(警察)科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处在发展中的学科,要想使公安科学教育与理论研究更上一个台阶,与现代世界警学技术接轨,就应当广泛利用国内外各种类型的警学电子文献资源.国内外警学电子文献由于自身的保密性质,大部分由专业图书馆和一些大型文献资源单位提供,主要来自公安(警察)机关、院校、协会(学会)出版的警学电子文献、公安(警察)特色数据库、网络公安(警学)文献,从不同渠道获取警学电子文献是学习中外警学知识必备的技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主题为"文书学"的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作者分布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文书学研究主题利用Ucinet的Netdraw方法进行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利用SPSS19.0进行共词分析,揭示我国文书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我国文书学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相应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胡鸿杰教授主编的《档案文献编纂学》一书,近期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档案文献编纂学是档案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历史、原则与方法的学科。该书全面介绍和论述档案文献编纂学。在结构上分为思想史、方法论和出版物三个大部分,分别包涵了  相似文献   

10.
文化组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组学在定量研究人类文化趋势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简要描述了文化组学的定义、n-gram工具及其使用.然后,统计了国内外近几年有关文化组学文献的基本情况及所涉及学科等问题,按发表时间顺序进行了归总,分别按其不同语料库和不同应用领域进行归类整理,并详细介绍了文化组学在描述社会和自然现象,以及在情感挖掘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结合云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海量文献数字化处理平台模型,为今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信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科学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学经过近两百年的演进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包含数十门分支学科的学科群组,具有了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图书馆科学学的创建,来自于图书馆学自我认识的需要.图书馆科学学的任务,是探讨有关图书馆学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图书情报学与传播学理论交叉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调研近十几年传播学与图书情报学交叉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对传播学与图书情报学的学科比较研究、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目录学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当前目录学存在的三个问题:①目录学概念混用;②目录学实践相互层级关系不明确;③传统目录学理论没有做好包容网络环境下新目录学的实践。笔者试图建立一个以“书目学”和“学科目录学”为双核心内容的目录学新体系,并把所有的目录学实践分门别类地归入到这个体系中,以此来解答上述提到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普应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这种规范与科技伦理、传播伦理、教育伦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回顾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对“科普伦理”这一概念的定义并加以辨析,就我国语境下科普应当遵循的伦理规范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思考,提出在我国更适宜将科普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定义为“科普伦理”。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学及其对象的层次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图书馆学及其对象研究,应在图书馆学对象、图书馆学研究者、图书馆学的关系基础之上寻求研究者的视域融合。按照图书馆学研究者的认识层次的划分,图书馆学对象有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次,相应图书馆学学科也呈现现象学、元学、方法学层次或形态。从根本上讲,图书馆学对象是所谓"图书馆性",图书馆学呈现现象学形态,是对图书馆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方面认识成果的系统化和理论化。这种系统化和理论化是图书馆学人对图书馆发生发展现象的理解与解释。  相似文献   

16.
从引文分析看档案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引文分析的角度,利用档案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来研究档案学借鉴图书情报领域相关知识情况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对学科交叉部分进行词频分析,把握图情档三学科关注的共同问题。从而体现出信息化战略背景下,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国际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秋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2):127-129
在分析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国际化必要性的基础上,以英国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为例,对国际化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期刊的典范进行深入分析,并将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国际化现状与之对比,提出加快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国际化进程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情报学的研究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环境中的用户情报需求和学科情报系统的功能,社会认知理论引入情报学认知观。情报学社会认知观强调情报认知的社会情境性、领域性、文化性,其研究呈现内隐社会认知和整合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9.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六十年是曲折前行的,这一过程充满着滑稽、屈辱、奋进与迷茫。学术主体的独立、自由意识至今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研究内容与成果的官学色彩越来越浓,研究方法上不善于进行多方法的融合、交叉,学科自身的反省与批判能力、学科构建与学术协商的能力还明显不足,学术建制有专业知识浅薄化、激励制度行政化的倾向,学术前贤的优秀品质在代际传承中没有很好地继承等,这些都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长期存在的问题。只有克服这些问题,中国的图书馆学才能获得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期,在晚清的两种刊物上先后连载了两部图书馆学著述,一部是王国维翻译的《世界图书馆小史》,另一部是孙毓修著述的《图书馆》,但是这两部著述的学术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世界图书馆小史》对外国图书馆历史进行了最早的系统介绍,把中国学习国外图书馆制度的历史提早了一个阶段,是"中国图书馆学术书籍之滥觞"。《图书馆》被视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结构的著述,被定位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馆学著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